学术投稿

肌肉联合移植治疗小儿大便失禁20例术后护理

王云霞;王汴云;张清君

关键词:外科手术, 大便失禁, 护理
摘要: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国内外治疗方法很多,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本院近年来采用肌肉联合移植治疗肛门闭锁患儿术后大便失禁20例,疗效较好。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肛门闭锁术后患儿,男15例,女5例,年龄6~12岁,其中18例行腹会阴肛门成形术,2例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大便失禁患儿,本次术前会阴部检查:肛门哆开,直肠粘膜不同程度外翻,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或收缩力很弱,直肠内空虚无便意,经常严重的污粪或稀便时不能控制。肛门周围皮肤角化层增厚或有小溃疡面。1.2 手术方法游离股薄肌,将股薄肌围绕肛门周围的遂道环绕一周,固定在对侧坐骨结节处。然后在双侧股骨小转子处切断髂腰肌肌腱止端,在盆腔内将断端提出,双侧肌腱断头缝合固定,在会阴体切一小口,由此穿两根丝线与双侧肌腱固定,再将盆底肌肉和直肠上提,与双侧髂腰肌肌腱间断缝合固定。1.3 结果术后随访短16周,长4 a。排便明显改善,肛门口基本闭合或明显缩小,粘膜外翻明显缩小或消失,便意恢复正常,干便时能控制,肛门收缩力增强。其中17例没有污粪,1例有污粪,2例稀便时有污粪。肛门功能综合评分[1]17例为6分,排便与正常人一样,2例为5分,排便接近正常人,1例为2分,效果较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种群动力学参数

    目的:探讨自然界内郑州中华按蚊种群的繁衍动力学。方法:采用自然调查和数学生态学的方法。结果:求出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1998年第6代的净增殖率 Ro 为3.522 O,平均世代周期T为22.942 0 d,增长能力rc为O.054 9,有限增殖速率λ为1.056 4,种群增长1倍的时间t为12.625 6 d,雌蚊预期寿命ex为5.5加3 d,瞬时出生率b为0.0620,瞬时死亡率d为0.007 1,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占98.298 8%,成蚊占1.701 2%。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的预测预报及防蚊灭疟策略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曲传智;苏天增;齐静姣;杨柳萍;史崇敏;王仲文;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岛素辅助治疗脑梗死38例临床观察

    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胰岛素具有防治脑缺血损害的作用[1,2]。作者对胰岛素辅助治疗脑梗死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讨正规胰岛素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1999年10月,在96h内就诊,经头颅CT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73例,其中男40例,年龄45~78岁,平均(58±2.3)岁;女33例,年龄49~82岁,平均(60±3.2)岁;既往高血压病史45例,冠心病史32例,均无糖尿病史。1.2 神经功能缺损参照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会议所定的标准[3]评分。1.3 血糖检查均在入院后48h内抽空腹血,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糖。

    作者:马连萍;陈攸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32例

    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善得定可减少腹腔胃肠道血流量,从而使门静脉压力降低,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并发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药物。作者于1995年至1998年10月用善得定治疗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龄47岁(24~70岁)。肝硬化病史2~20a。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7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隐原性肝硬化1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2例,所有病例治疗前或病情稳定后均经内镜检查,证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7例。所有病例第1 d出血量为1 000~2 000ml。出血后先后用立止血,垂体后叶素,口服凝血酶,部分使用三腔管等均未见效[1],后改用善得定。1.2 治疗方法善得定0.1 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缓慢推注,继之以100g/L葡萄糖液1 000ml加善得定稀释后缓慢静滴,共3 d,并采用输血、输人体白蛋白等支持疗法和应用H2受体阻滞剂。用药期间随时记录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观察止血效果和药物副作用。1.3 结果 32例患者经善得定治疗后24h内出血全部停止,其中6例于用药后2 h呕血停止,便血次数减少。26例8 h内呕血明显减少,12 h内呕血停止,便血次数减少,24h后便血停止。全部病例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方;闫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绞股蓝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为了测定绞股蓝不同部位多糖的含量和对其测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采用比色法进行了绞股蓝茎、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绞股蓝叶中多糖含量为(1.78±0.60)%,茎中多糖的含量为(0.84±0.23)%,回收率为(87.2±3.3)%。结论:绞股蓝全草中多糖含量叶高于茎,比色法可作为测定绞股蓝多糖含量的一种方法。

    作者:马丽萍;赵培荣;张惠芳;娄振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河南某医学院校学生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成因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某医学院校学生神经症流行情况及其成因。方法:采用神经症筛查表、艾森克问卷(EPQ)、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和青年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对1~4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神经症患病率为7.75%。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症和强迫症患病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以及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年级之间比较,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神经症患者与精神健康者比较,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负性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发生及迁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大学生神经症患病率较社会人群高。其成因与人格特征、负性生活事件、母亲的文化、职业及不良环境密切相关。

    作者:王志铭;王宇中;冯丽云;施学忠;饶耀刚;李越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间日疟原虫在郑州中华按蚊体内的易感性和发育过程

    目的:了解郑州中华按蚊感染间日疟原虫后,疟原虫在其体内的易感性和发育过程。方法:以羊膜饲血法供郑州中华按蚊吸食间日疟患者血液,养殖饱吸血液的雌蚊,定期解剖观察疟原虫在体内的生长与发育。结果:疟原虫雌、雄配子体在其胃内15 min即发育成熟,45min结合为动合子,26h动合子发育成熟,48h胃壁出现囊合子,7~8 d子孢子即已进入唾液腺。胃囊合子阳性率为26.4%,腺阳性率为19.4%,总阳性率为45.8%,从第7 d起有少量子孢子进入唾液腺,8 d后进腺率显著增高,子孢子进腺过程是分批的连续过程,不是同步的。结论:郑州中华按蚊对间日疟易感性较高,吸间日疟原虫配子体阳性血液后7~8 d即可传播疟疾。

    作者:曲传智;苏天增;董涛;史崇敏;王梅英;王仲文;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目的:探讨自然界内郑州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方法:在自然界内用自创的实验筒、实验网和接近自然状况的大实验笼等工具,定点定量调查研究。结果:求出成蚊前期发育历期:7月份为14.17d,8月份为13.32 d;存活率:7月份为77.53%,8月份为85.18%;生殖营养周期:7月份为2.48 d,8月份为2.49d;产卵规律:该蚊多数在夜间产卵,产卵高峰出现在黄昏后和黎明前;平均产卵量:7月份为167粒,8月份为121粒;平均成蚊寿命:7月份为3.93 d,8月份为6.23 d。结论:郑州中华按蚊在当地6月下旬和8月下旬各出现一次密度高峰,自然种群数量大,传疟潜势高。

    作者:曲传智;苏天增;齐静姣;史崇敏;王继恒;王仲文;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脑出血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3例

    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脑出血急性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995年3月~1998年3月收治急性期脑出血患者356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3例,就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易患因素及预后等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56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组)63例(17.7%),其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35~84岁,平均65岁。无上消化道出血者(对照组)293例,其中男158例,女135例,年龄34~86岁,平均63岁。2组平均年龄无明显差异。上消化道出血组,单纯呕血36例,呕血和便血20例,单纯便血7例,呃逆22例,抽搐15例.

    作者:朱林峰;张肖师;杨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例护理体会

    1997~1999年本科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住院时间为9 d;日龄O~8 d 13例,~14 d 17例,~28d20例;入院查血清胆红素浓度205~256 μmol/L12例,257~342 μmol/L 17例,大于342μmnol/L 17例;本组病例均为间接胆红素为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根据临床表现外,依据胸片、血检查、培养等确定有感染因素的,包括肺炎、脐炎、脓疱疹、败血症等共34例,占68%;围生因素(产后窒息、头皮血肿)5例,占10%;母乳性黄疸2例,占4%;其他原因9例。

    作者:李金蕊;田秋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全头皮撕脱显微吻合再植术的护理体会

    1997年7月14日本院外科运用显微吻合血管技术,成功的为1例全头皮撕脱连同右耳廓、双上睑、双眉及额部皮肤一并撕脱患者,进行了原位再植。再植的头皮、耳廓、上睑、眉毛及额部皮肤全部成活。眉毛生长良好,头皮长出常人一样的黑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1岁,工人。以头皮撕脱伤急诊收入整形外科病房。入院前5 h,因工作不慎,被纸机卷伤,致头皮全部撕脱,离体的头皮在当地医院用毛巾覆盖,塑料袋包裹冷藏保存。入院后体格检查,患者呈贫血面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体温:37℃C,脉搏10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2/9 kPa,创面渗血较多,局部创面未做特殊处理。

    作者:曹雪梅;李改焕;刘延锦;陈长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吗啡对小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吗啡对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①吗啡急性用药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4组按100 me/kg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将小鼠在注射吗啡后0.5 h,1 h,2 h,4 h分批处死并收集血清,另1组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在注射后1 h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清。②吗啡成瘾性实验:另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4组每d按100 me/kg注射盐酸吗啡,共注射10 d,在末次注射后6 h分别将吗啡成瘾组、纳络酮诱发戒断组小鼠处死并收集血清,其余2组小鼠在自然戒断1 d及6 d后处死并收集血清;另1组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d按0.5 ml/只注射生理盐水,共注射10 d,在末次注射后6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清。③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①吗啡急性用药实验:在注射吗啡后0.5 h,1 h,2 h血清NO浓度分别为(121.09±16.66)μnol/L,(132.00±27.51)μnol/L,(127.35±13.μmol)u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6.62±7.87)μmol/L,(P0.05)。②吗啡成瘾性实验:吗啡成瘾组、纳络酮诱发戒断组及自然戒断1 d组血清NO浓度分别为(114.60±15.15)μmol/L,(122.12±22.73)μmol/L和(132.81±39.98)μnol/L,对照组为(92.14±14.98)μnol/L,3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自然戒断6 d组小鼠血清NO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吗啡及吗啡成瘾和戒断可升高小鼠血清NO浓度。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尹惠卿;魏重琴;李江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颅脑术后颅内感染12例

    1992年11月~1999年4月,共收治颅脑术后颅内感染1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2~62岁,平均39岁。术后感染发生时间5~21 d,平均10 d。有头痛、呕吐12例;意识模糊者6例;体温均升高,颈部均有抵抗。术后伤口感染脓肿形成4例,脑脓肿1例,化脓性脑膜炎7例,见表1。

    作者:张文彬;阎长祥;王献祥;张福生;张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228例

    1995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8例全部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将急诊胃镜检查结果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8例患者中,男165例,女63例,年龄小15岁,大76岁,平均45.5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或便血,24h内出血量400~2 000ml,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及心率加快。1.2 方法胃镜检查前应充分估计病情,必要时建立静脉补液通道。使用Olympus GIF-XQ20、XQ30胃镜,检查在出血48h内进行。对需要进行胃镜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局部喷洒药物,激光固化止血及硬化疗法。1.3 结果 228例被检查的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73例,占32%;胃溃疡44例,占19.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44例,占19.3%;急性胃粘膜病变39例,占17.1%;胃癌28例,占12.3%。对12例有小动脉喷射状出血者,在小动脉周围分3~4点,各注射体积分数为1:10 000肾上腺素0.3~0.5ml;25例局部渗血者用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局部喷洒;8例进行激光固化止血;12例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治疗,均达到即刻止血。未进行局部治疗者行内科止血或转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张分明;宋信英;张振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谷胱甘肽对高糖时人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和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了解谷胱甘肽(GsH)对高糖时人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加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正常+GSH组,高糖+GSH组培养基,放免法测定培养24h,48 h,72 h时培养基中的PGI2和ET-1含量。结果:①高糖组较正常对照组PGI2显著下降(P<0.01),ET-1显著升高(P<0.01);②高糖+GSH组较高糖组PGI2升高(P<0.05),ET-1显著下降(P<0.01)。结论:GSH在调节高糖时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ET-1的平衡方面起一定作用。

    作者:赵保明;王国玉;李风良;张苏河;李志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生命表

    目的:探讨郑州中华按蚊种群生殖,存活的规律。方法:实验得出郑州中华按蚊的年龄特征存活率和产雌率,建立生命表,分析该蚊实验种群的动态变化。结果:郑州中华按蚊成蚊前期的各期发育历期:卵为2.102 6 d,幼虫期为10.875 0 d,蛹为2.011 3 d,成蚊前期为14.988 9 d。成蚊前期各期存活率:卵为83.251 3%,幼虫为92.189 7%,蛹为95.573 5%。郑州中华按蚊的性别比为1.058:1,平均寿命雌雄分别为13.155 4 d和6.573 5 d,预期寿命雌雄分别为13.828 8 d和8.329 2 d,长寿命雌雄分别为32.000 0 d和14.O00 0 d。郑州中华按蚊的产卵特性:羽化到第1次产卵的时间为2.570 O d,大产卵年龄为30.000 O d,每雌平均产卵数为19.084 3个/d,每雌平均产卵总数为515.276 O个。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了该蚊各年龄特征存活率和产雌率的曲线图,编制了雌、雄中华按蚊生命表。结论: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确立,为该蚊种群数量的预测预报和确立预防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曲传智;苏寿汦;王仲文;杨瑞琴;王梅英;杨柳萍;苏天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Rh新生儿溶血病40例父母血型分析

    1983年3月~1999年8月,作者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查确诊Rh新生儿溶血病(HDN)40例,现对其病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产前预报Rh HDN的母婴和患儿出生后以黄疸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症状的母婴血液标本,共40份。同时检测父亲ABO、Rh血型。40例母亲中,有母婴血型不合妊娠史的21例;有输血史的10例;人流史的5例;自然流产史的4例。1.2 方法 ABO血型采用正反定型法,Rh血型采用木瓜酶法或盐水抗-D法[1],发现Rh阴性者用抗球蛋白试验验证[2]。1.3 试剂血清除抗-e血清由美国Gamma公司提供外,其余由中国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提供。鉴定用标准红细胞为本科自制。1.4 结果 40例患儿母亲中36例为D抗原阴性,父亲为D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D);3例母亲E抗原阴性,父亲E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E);1例母亲E、c抗原阴性,父亲E、c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E、抗-c)。

    作者:杨乾坤;胡利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定量研究及工具创新

    目的:在自然界内对中华按蚊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和自制的工具。结果:求出各项参数值如下:孵化率为69.5294%,雌蚊和雄蚊存活率分别为54.03%和6.17%,发育历期为13.7417 d,雌蚊和雄蚊预期寿命分别为2.1430 d和0.7147 d。结论:自然界内中华按蚊具有极大的传疟能力。

    作者:曲传智;王继恒;齐静姣;董涛;杨瑞琴;苏天运;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渗盐水预防前列腺及膀胱肿瘤汽化切除术麻醉期水中毒60例

    经尿道汽化切除前列腺及膀胱肿瘤出血少、创伤小、安全性大,但术中有水中毒发生。作者观察在硬膜外阻滞下,经尿道汽化切除前列腺及膀胱肿瘤麻醉期应用小量高渗盐水,对预防水中毒发生、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的作用。1 临床资料1.1 对象择期ASAⅠ~Ⅲ级120例患者,其中前列腺增生90例,膀胱肿瘤30例。年龄50~8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IS组)和干预组(HS组),每组60例,2组患者的年龄、身高、性别和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O.05)。1.2 方法术前30min肌内注射安定10 mg,阿托品0.5mg。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L2~3穿刺置管,药物为体积分数为2.0%利多卡因与体积分数为0.4%丁卡因混合液,总量9~14ML,阻滞平面T10~S4。取截石位,应用美国ACMI汽化电极,在电视显像系统下操作。冲洗液为50G/L葡萄糖注射液。输液方法:干预组在手术中期1 h内用入50g/NaCl(3 ml/kg),手术前期、后期用林格氏液。

    作者:徐传青;陈文钊;宋丙章;张新际;明爱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颅脑手术后刀口脑脊液漏127例治疗体会

    颅脑手术后刀口脑脊液漏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文献报告不尽相同[1,2]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刀口感染,脑膜炎,脑脓肿,危及患者生命。1985年1月至1998年1月,共处理刀口脑脊液漏患者12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1985年1月至1998年1月,共施行各类颅脑手术3 246例,发生刀口脑脊液漏患者127例,发生率为3.9%。1.2 一般资料 127例颅脑手术后刀口脑脊液漏患者男78例,女49例,年龄2~74岁,平均42.5岁。手术类型:颅脑损伤77例,其中去骨瓣减压18例,颅内血肿清除15例,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38例,开放性损伤清创缝合6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26例;颅内肿瘤切除21例;脑脓肿切除3例。刀口脑脊液漏常见于术后7~12 d,共94例,占74%,长1例于术后74d发生。本组45例发生2次或2次以上刀口脑脊液漏,其中1例发生5次刀口脑脊液漏。1.3 漏口处理①单纯漏口缝合72例;②漏口缝合并漏口旁皮下引流39例;③漏口缝合并脊髓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16例。1.4 治疗结果刀口愈合118例。脑膨出1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8例因脑损伤重或全身情况差漏口未愈自动出院或死亡。

    作者:张俊杰;常文海;徐永康;张五中;姬馨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金属蛋白酶类及层粘连蛋白受体与人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揭示金属蛋白酶类(MMPs)及层粘连蛋白受体(LN-R)与人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并探讨MMPs及IN-R用以判断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可能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定量研究和蛋白酶活性分析(Zymography),对具有不同潜在转移能力的人黑色素瘤细胞系(WM35,WM134 b,WM983a,WM451)进行MMPs及瘤细胞表面67 000 LN-R的荧光阳性率和全部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测定。结果:早期WM35不产生MMPs;WM1341 b仅产生MMP2,不产生MMP9;进展期WM983 a和远处转移瘤株WM451既产生MMP2又产生MMP9。瘤细胞表面67 000 LN-R的荧光阳性率和全部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大小顺序为:WM451>WM983a>WM1341b>WM35。结论:MMPS和LN-R与人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获得之间关系密切,并可作为较特异的肿瘤侵袭转移标记物应用于肿瘤研究与治疗中。

    作者:闫素云;杨廷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