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分明;宋信英;张振洪
目的:了解谷胱甘肽(GsH)对高糖时人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加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正常+GSH组,高糖+GSH组培养基,放免法测定培养24h,48 h,72 h时培养基中的PGI2和ET-1含量。结果:①高糖组较正常对照组PGI2显著下降(P<0.01),ET-1显著升高(P<0.01);②高糖+GSH组较高糖组PGI2升高(P<0.05),ET-1显著下降(P<0.01)。结论:GSH在调节高糖时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ET-1的平衡方面起一定作用。
作者:赵保明;王国玉;李风良;张苏河;李志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83~1999年,对收治的因截瘫所致的骶部巨大褥疮患者中的9例施行了褥疮创面彻底切除,双侧臀大肌肌皮瓣移位修复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男8例,女1例,年龄21~54岁,平均29岁。均为外院转入本院治疗的截瘫患者。其中战伤截瘫2例,颈椎骨折并四肢截瘫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双下肢截瘫4例。有6例合并其他骨折及外伤。4例曾在他院行褥疮伤面植皮治疗失败,2例并股骨粗隆区褥疮。骶部褥疮面积小5 cm×6 cm,大12 cm×14 cm,平均8 cm×9 cm.
作者:王书诚;王振昊;刘文德;张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需长期依靠血液透析和输血治疗。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是常见症状,其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呈正相关[1]。以前,此类患者血液透析的同时要输注新鲜全血(因新鲜血K+含量比库血低),如今成分输血特别是红细胞悬液的输注及应用占据了重要地位[1]。此方法不但能达到输全血所能达到的目的,而且能减轻和消除输全血引起的种种输血不良反应。1995年5月~1998年9月,作者观察了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门诊及住院需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32例的临床疗效及输血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群英;胡利亚;李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临床上病毒性肝炎重叠或多重感染的病例也日益增多[1],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为探索重叠或多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多种病毒之间的关系,对1995年5月至1997年5月入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作血清学指标检查,发现重叠或多重感染6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玉萍;张立新;程华;蒋雪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溶栓治疗脑梗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的10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年龄40~79岁,平均61岁,男32例,女18例;对照组50例,年龄45~74岁,平均62岁,男28例,女2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均于发病后72 h内入院。所选病例均无意识障碍,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出血性疾病及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出血,无脑出血史及新近手术者。经统计学检验上述指标2组差异无显著性。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降纤酶一次10 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约1 h,1次/d,连用3 d,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维脑路通O.4 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疗程。若有脑水肿可用脱水剂,血压过高应用降压药。治疗前后均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质量浓度,全血及血浆比粘度。1.3 疗效判定治疗效果采用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2]。1.4 结果1.4.1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作者:梁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5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8例全部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将急诊胃镜检查结果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8例患者中,男165例,女63例,年龄小15岁,大76岁,平均45.5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或便血,24h内出血量400~2 000ml,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及心率加快。1.2 方法胃镜检查前应充分估计病情,必要时建立静脉补液通道。使用Olympus GIF-XQ20、XQ30胃镜,检查在出血48h内进行。对需要进行胃镜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局部喷洒药物,激光固化止血及硬化疗法。1.3 结果 228例被检查的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73例,占32%;胃溃疡44例,占19.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44例,占19.3%;急性胃粘膜病变39例,占17.1%;胃癌28例,占12.3%。对12例有小动脉喷射状出血者,在小动脉周围分3~4点,各注射体积分数为1:10 000肾上腺素0.3~0.5ml;25例局部渗血者用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局部喷洒;8例进行激光固化止血;12例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治疗,均达到即刻止血。未进行局部治疗者行内科止血或转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张分明;宋信英;张振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因具有手术切口小、愈合快、术后反应小、散光轻及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而深受眼科医生及患者好评,近年来,已在我国广泛开展,但术中术后并发症不少见。作者1998~1999年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00O例1 110眼,出现并发症183眼,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 000例1 110眼,男462人(614眼),女538人(496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92眼,并发性白内障108眼,先天性白内障36眼,外伤性白内障48眼,其他16眼。术前视力:光感者436眼,0.02~O.1者265眼,O.12~0.3者399眼,核硬度为Ⅱ~V级。1.2 人工晶体的选择人工晶体选用美国眼力健、日本HOYAPMMA,直径5.5 mm后房型。使用TOPCONKR-8100自动电脑验光仪测得角膜屈率,无锡康宁KN-1500型A超测得眼轴,连同晶体常数输入计算机,根据SRK三元回归公式计算并自动输出结果。1.3 超声乳化仪和能量使用美国眼力健公司超声乳化仪,术中超声能量通常使用45%,Ⅲ级核者可调低至20%,V级核者可调高达70%。超声乳化时间20~30s。负压5.3~10.7 kPa(40~80 mmHg)。1.4 手术方法术前1 h散瞳,球后或球周麻醉,开睑器开睑,上直肌缝线。手术在双目显微镜下完成。以右眼为例,自10~1点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电凝止血,11点角膜缘外2 mm板层切开巩膜,用隧道刀分离至角膜缘内1.5 mm,3点角膜缘内前房穿刺,以3.2 mm穿刺刀自隧道切口进入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注水分离,根据核硬度进行不同形式的囊袋内超声乳化。注吸皮质,前房再次注入粘弹剂,扩大切口至5 mm左右,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注吸前房残留粘弹剂,检查切口,一般不缝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3 mg,单眼包扎。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获得中华按蚊自然净增殖率和其他种群动力学参数。方法:于1993年、1994年的7~8月份,在郑州郊区的水塘和稻田内,以实验种群动力学为基础,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中华按蚊的净增殖率和其他种群参数值,并和实验种群参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和实验种群动力学相比,除了平均世代周期长和12 d后成蚊存活百分比相近外,其余各项参数值明显偏低。结论:野外自然因素和天敌对中华按蚊所构成的环境阻力是很大的。计算出该蚊自然种群动力学的参数值对防蚊灭疟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曲传智;张荣光;杨柳萍;苏天增;王梅英;苏天运;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83年3月~1999年8月,作者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查确诊Rh新生儿溶血病(HDN)40例,现对其病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产前预报Rh HDN的母婴和患儿出生后以黄疸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症状的母婴血液标本,共40份。同时检测父亲ABO、Rh血型。40例母亲中,有母婴血型不合妊娠史的21例;有输血史的10例;人流史的5例;自然流产史的4例。1.2 方法 ABO血型采用正反定型法,Rh血型采用木瓜酶法或盐水抗-D法[1],发现Rh阴性者用抗球蛋白试验验证[2]。1.3 试剂血清除抗-e血清由美国Gamma公司提供外,其余由中国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提供。鉴定用标准红细胞为本科自制。1.4 结果 40例患儿母亲中36例为D抗原阴性,父亲为D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D);3例母亲E抗原阴性,父亲E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E);1例母亲E、c抗原阴性,父亲E、c抗原阳性(发现血清中有抗-E、抗-c)。
作者:杨乾坤;胡利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善得定可减少腹腔胃肠道血流量,从而使门静脉压力降低,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并发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药物。作者于1995年至1998年10月用善得定治疗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龄47岁(24~70岁)。肝硬化病史2~20a。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7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隐原性肝硬化1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2例,所有病例治疗前或病情稳定后均经内镜检查,证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7例。所有病例第1 d出血量为1 000~2 000ml。出血后先后用立止血,垂体后叶素,口服凝血酶,部分使用三腔管等均未见效[1],后改用善得定。1.2 治疗方法善得定0.1 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缓慢推注,继之以100g/L葡萄糖液1 000ml加善得定稀释后缓慢静滴,共3 d,并采用输血、输人体白蛋白等支持疗法和应用H2受体阻滞剂。用药期间随时记录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观察止血效果和药物副作用。1.3 结果 32例患者经善得定治疗后24h内出血全部停止,其中6例于用药后2 h呕血停止,便血次数减少。26例8 h内呕血明显减少,12 h内呕血停止,便血次数减少,24h后便血停止。全部病例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方;闫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然界内郑州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方法:在自然界内用自创的实验筒、实验网和接近自然状况的大实验笼等工具,定点定量调查研究。结果:求出成蚊前期发育历期:7月份为14.17d,8月份为13.32 d;存活率:7月份为77.53%,8月份为85.18%;生殖营养周期:7月份为2.48 d,8月份为2.49d;产卵规律:该蚊多数在夜间产卵,产卵高峰出现在黄昏后和黎明前;平均产卵量:7月份为167粒,8月份为121粒;平均成蚊寿命:7月份为3.93 d,8月份为6.23 d。结论:郑州中华按蚊在当地6月下旬和8月下旬各出现一次密度高峰,自然种群数量大,传疟潜势高。
作者:曲传智;苏天增;齐静姣;史崇敏;王继恒;王仲文;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线粒体肌病于1962年由Luft首次报道后,美国、日本等相继报道多例,对其生化、组化及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现将作者1993~1996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时收治的线粒体肌病2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11例;发病年龄13~49岁,平均30岁;发病到确诊短4个月,长6 a,平均3.5 a。首诊误诊为重症肌无力10例,周期性麻痹6例,多发性肌炎4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3例,风湿性肌痛1例。住院1~5次,平均1.6次。无严重感染、中毒及缺血缺氧病史,可排除继发性线粒体肌病。1.2 临床特点①起病形式:发作性起病12例,渐进性起病13例。②诱因:1例为感冒,1例为精神刺激,余23例均首发于或轻或重的活动(占92%)。③家族史:本组2例有家族史,均为兄妹二人先后发病,其中1例患者母亲生前极易疲劳,未医治,是否线粒体肌病患者不能确定。
作者:付志新;赵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胆碱。方法:以双氯芬酸和胆碱为原料,合成了双氯芬酸胆碱,对其结构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元素分析。结果:实验条件缓和,产率高达75.2%,纯度99.7%以上,产品分子式为C19H24O3N2Cl2,经UV、IR、MS、HNMR、13CNMR及元素分析确定。结论:产品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无污染,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刘利娥;阎素清;刘洁;张幼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湖北地区11所医院1998年10月~1999年9月临床分离肠球菌进行K-B药敏试验,用WHONET-4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25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83株(72.0%),屎肠球菌38株(14.9%);肠球菌主要来自中段尿,其次为伤口、呼吸道、穿刺引流液。庆大霉素高耐株、链霉素高耐株分离率分别为47.3%和56.0%,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离率5.3%。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0%,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相对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51.6%~92.3%。结论:肠球菌耐药尤其多重耐药严重。
作者:邱昕光;王洪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颅脑手术后刀口脑脊液漏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文献报告不尽相同[1,2]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刀口感染,脑膜炎,脑脓肿,危及患者生命。1985年1月至1998年1月,共处理刀口脑脊液漏患者12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1985年1月至1998年1月,共施行各类颅脑手术3 246例,发生刀口脑脊液漏患者127例,发生率为3.9%。1.2 一般资料 127例颅脑手术后刀口脑脊液漏患者男78例,女49例,年龄2~74岁,平均42.5岁。手术类型:颅脑损伤77例,其中去骨瓣减压18例,颅内血肿清除15例,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38例,开放性损伤清创缝合6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26例;颅内肿瘤切除21例;脑脓肿切除3例。刀口脑脊液漏常见于术后7~12 d,共94例,占74%,长1例于术后74d发生。本组45例发生2次或2次以上刀口脑脊液漏,其中1例发生5次刀口脑脊液漏。1.3 漏口处理①单纯漏口缝合72例;②漏口缝合并漏口旁皮下引流39例;③漏口缝合并脊髓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16例。1.4 治疗结果刀口愈合118例。脑膨出1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8例因脑损伤重或全身情况差漏口未愈自动出院或死亡。
作者:张俊杰;常文海;徐永康;张五中;姬馨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郑州中华按蚊夏季种群数量激增,出现密度高峰的动力学机制。方法:采用数学生态学的方法。结果:求出该蚊的内禀增长能力(rm)为O.1999 05净增殖率(R0)为101.217 3,世代周期(T)为23.196 5 d,有限增殖速率(λ)为1.220 25,瞬时出生率(b)为0.874 45,瞬时死亡率(d)为0.675 5,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虫前期占96.199 2%,成虫期占3.798 7%及各项种群动力学参数值。结论:为控制该蚊种群的繁衍趋势和媒介能量的发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杨瑞琴;苏寿汦;苏天运;王仲文;王梅英;杨柳萍;SU Tuianyun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临床上应用常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为解决该问题,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1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201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7例。3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疾病分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nmg,安定10 mg,硬膜外穿刺,阻滞药物为10g/L利多卡因+3.75g/L的布比卡因混合液15~20 ml,加入1/20万肾上腺素。麻醉效果满意者术毕前5 min经腹膜外导管注入配伍不同药物的吗啡3 mg。 Ⅰ组(对照组)67例,剖宫产23例,子宫全切术35例,宫颈癌广泛切除术9例,年龄24~72岁,术毕用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吗啡3 mg注入腹膜外腔。
作者:安光华;安珂;李筱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国内外治疗方法很多,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本院近年来采用肌肉联合移植治疗肛门闭锁患儿术后大便失禁20例,疗效较好。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肛门闭锁术后患儿,男15例,女5例,年龄6~12岁,其中18例行腹会阴肛门成形术,2例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大便失禁患儿,本次术前会阴部检查:肛门哆开,直肠粘膜不同程度外翻,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或收缩力很弱,直肠内空虚无便意,经常严重的污粪或稀便时不能控制。肛门周围皮肤角化层增厚或有小溃疡面。1.2 手术方法游离股薄肌,将股薄肌围绕肛门周围的遂道环绕一周,固定在对侧坐骨结节处。然后在双侧股骨小转子处切断髂腰肌肌腱止端,在盆腔内将断端提出,双侧肌腱断头缝合固定,在会阴体切一小口,由此穿两根丝线与双侧肌腱固定,再将盆底肌肉和直肠上提,与双侧髂腰肌肌腱间断缝合固定。1.3 结果术后随访短16周,长4 a。排便明显改善,肛门口基本闭合或明显缩小,粘膜外翻明显缩小或消失,便意恢复正常,干便时能控制,肛门收缩力增强。其中17例没有污粪,1例有污粪,2例稀便时有污粪。肛门功能综合评分[1]17例为6分,排便与正常人一样,2例为5分,排便接近正常人,1例为2分,效果较差。
作者:王云霞;王汴云;张清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唇裂畸形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据统计,我国发病率为0.1%~0.2%,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部分唇裂同时伴有腭裂[1]。患此畸形的患儿,不能吸吮,并影响语言功能,面容受损,同时患儿的颌骨发育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口腔颌面外科面临着艰巨的治疗工作,唇裂修补手术虽属治疗性手术,但应选择患者处于体能的佳状态接受手术,方可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1993年9月至1999年5月,本院口腔外科共收治了135例唇裂患者行唇裂修补术,现对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苏君;孙岩;李艳燕;吴豪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的潜在能力。方法:采用媒介能量诸因素定量调查和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结果:计算出中华按蚊叮人率、人血指数、叮人习性、经产蚊比率、生殖营养周期、每日存活率、预期寿命、孢子增殖时间、有传疟性蚊的比率,预期传疟蚊寿命、媒介能量等参数值。结论:每年7月下旬、8月上、中旬郑州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高,潜在存在着间日疟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可能。
作者:曲传智;苏天增;王梅英;董涛;史崇敏;张荣光;苏寿汦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