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艳杰
胃癌的病死率及发病率极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1]治疗胃癌的一般方法为手术治疗,且有数百年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对治疗胃癌方法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且实施于临床。微创与D2根治术均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坚持手术结合化疗的方法也经临床践行证明其可行性及优越性。[2]下面对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作出以下综述。
作者:黄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控制感染采取的措施与护理管理在预防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间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均开展控制感染结合护理管理,观察效果。结果2006年3月至2012年9月共120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刀口感染仅为7例,仅占患者的0.58%,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相应的对策与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具有极高的干预作用,值得在医学界中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于肺部疾病而言,在其影像学表现中,空洞较为常见,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在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较为困难。而周围型肺癌可并发空洞,属于常见恶性肿瘤。本文对空洞定义,空洞病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周围型肺癌空洞进行了分析,即其CT诊断,鉴别诊断。并分析了诊断肺部空洞性病变时,多层螺旋CT的应用。
作者:秦风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单鼻蝶入路的适应征及手术方法。方法18例垂体瘤患者经单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3个月-2年,肿瘤消失18例。结论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作者:宋卫东;杨椿;贾永雄;张丽娟;苏永胜;丁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用超声诊断妇产科的急腹症72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AS及和经TVS诊断之后加以治疗的7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32例异位妊娠流产破裂,4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2例急性子宫穿孔,6例急性盆腔炎性反应,14例各种类型流产,12例前置胎盘。超声与术后结果符合70例,符合率为97.22%。结论超声诊断中本次用到的两种方法,相互完善,操作容易,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症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病情,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可知,患者并发症多是消化道出血、体温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呼吸功能不全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病情会引发并发症,例如高热和呼吸窘迫等,死亡率高,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并且作用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而为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社区卫生围产保健进行孕期保健和分娩的产妇2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产妇则采取针对性的孕期保健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完善相关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工作。结果采取对照孕期指导后,两组产妇均安全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头围、体重的相关资料,观察组均显著占优,P<0.05;此外,观察组出现巨大儿、窒息、低体重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保健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应对分娩的心理接受能力,并且对提高新生儿健康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林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992年--1994年皮下埋植剂(左炔诺孕酮硅胶棒,以下简称埋植剂)在育龄妇女中的广泛应用,因使用期满及其他原因而需取出者增多。由于埋植对象的体质、埋植深浅不一及位置偏移等原因,常规采用蚊式血管钳取埋植剂,存在埋植剂折断率高及取出时间长的问题。笔者于2005年3月--2011年8月采用直视钳穿输精管绝育术的方法及器械用于皮下埋植剂取出术,发现具有简单、方便、快捷、折断率低、受术者痛苦少、取出成功率高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临床疗效、推广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共10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66例,开腹手术38例。囊肿直径4.0.0-10.0cm,其中44例为双侧囊肿。比较二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上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共3例,1例为腹腔镜组,另2例为开腹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医生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其在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方面较开腹手术优势突出,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对其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方法,从而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挽救产妇生命。
作者:汤秋华;申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出血控制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综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罗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就治的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推广使用。
作者:董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探讨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在新生儿黄疸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黄疸患儿126例,分为生理性黄疸患儿组和病理性黄疸患儿组,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TBA水平,并同时检测相关肝功能指标。结果病理性黄疸患儿组TBA、DBIL水平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患儿组(p<0.01),病理性黄疸患儿组TBA的异常率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患儿组(p<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中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是反映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肝实质性损伤的重要指征,可为临床儿科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韩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蛋白源的营养评价。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0例危重症患者通过肠内营养进行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内营养治疗后100例患者在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GB)等营养指标方面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制剂营养均衡全面,能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要求,生物利用度高,能有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受抑制的免疫功能。
作者:滕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早期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93.33%>76.67%),P<0.05。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剂后均得到缓解并消失。所有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使患者平滑肌的细胞增殖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峰;陈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电针与温针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电针组用电针结合牵引治颈椎病36例,温针组用温针结合牵引24例,观察及统计术后疗效及施术耗时。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8.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电针组施术耗时少,明显提高治疗效率。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电针结合牵引疗法治疗效率更高。
作者:庄建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压疮的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且彼此相互影响。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压疮预防和护理的研究,从压疮的概念、发生的原因、评估、分期、预防及护理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早期干预是预防压疮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尿管拔除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38。 C1例,占3.3%,对照组6例,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48例由于心脏性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对比分析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方法选取于2003年12月---2012年10月的入院接受检查的48例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区别。结果 B超一次性心脏检查出现的阳性率高于心电图出现的。但是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适合将两者联合使用,优缺互补。结论对于心脏性疾病的检查,适合将 B 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合起来,是为适合的方法,值得临床实验和推广,对于将来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新舂;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