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浅谈

梅颖

关键词: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摘要: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讲授、实验和复习等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尘肺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51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方法对48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重点加强并发症的观察,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通过直肠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夏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F(芬太尼)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B(布托啡诺)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两组均在1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效果满意两组相比无差异,但呼吸抑制、呛咳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复合布托啡诺呼吸抑制、呛咳发生率更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王文珠;王冉;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因素调查与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原因,观察改革后护理对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护理,对比两组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因素多样,实施改革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作者:夏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手术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手术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方式病例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在术后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优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作者:项兆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4例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64例小儿腹泻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对64例患儿进行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并进行控制感染。结果64例小儿腹泻患者的平均病程为(6.2±1.4) d,64例满意临床护理,有64例患儿治愈出院,其中有15例为臀红患儿,占23.4%。结论在进行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时,应加强严密监护,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精心的临床治疗,进行正对性的护理,两者进行配合,可提高患儿治愈率,提高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贾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周围性肺癌空洞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肺部疾病而言,在其影像学表现中,空洞较为常见,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在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较为困难。而周围型肺癌可并发空洞,属于常见恶性肿瘤。本文对空洞定义,空洞病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周围型肺癌空洞进行了分析,即其CT诊断,鉴别诊断。并分析了诊断肺部空洞性病变时,多层螺旋CT的应用。

    作者:秦风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褥疮的临床防治与护理

    目的:通过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易发人群,总结褥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经验。结果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结论褥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

    作者:王晓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室控制感染方法的探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控制感染采取的措施与护理管理在预防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间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均开展控制感染结合护理管理,观察效果。结果2006年3月至2012年9月共120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刀口感染仅为7例,仅占患者的0.58%,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相应的对策与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具有极高的干预作用,值得在医学界中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26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颖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比较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原支原体肺炎,MP)疗效。选择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病例42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序贯治疗,观察其治疗后咳嗽缓解,退热时间,肺部罗音消失等。结果红霉素组在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阿奇霉素组。

    作者:王凤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镜诊疗中丙泊酚联合咪达锉伦应用静脉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静脉麻醉的方法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惠者100例年龄在16-70岁之间心肺功能正常者,将其分为无痛肠镜组50例,和传统肠镜组50例作为对照,无痛肠镜组50例患者行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检查,并与普通肠镜组在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耐受性等方面做对比。结果无痛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内镜检查,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应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行无痛肠镜检查起效快、苏醒快、可控制性强,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其恐惧心理,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检查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徐忠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效果,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6例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取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40例患者度过危险期,26例患者在急性期出现死亡。两组患者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帮助改善预后,但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改进,以求能更好的改善预后。

    作者:田静;李品品;刘保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论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应该是对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质量控制的分析,总结出了各环节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用药的疗效、血脂变化和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用药的有效率(96.7%)明显大于对照组(80.0%);治疗组经治疗后TC、LDL-C、TG都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单独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生;凌士明;欧阳雨婷;许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苏醒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苏醒期的临床反应。方法根据我院全麻手术患资料统计,总计患者60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手术患者中根据要求均进行全麻手术,均为颅内肿瘤手术,肿瘤程度为3-5cm35例、4-5cm15例、5cm 以上10例。根据病患要求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镇痛泵100mL生理盐水中+芬太尼0.8mg(8μg/mL)观察组为:镇痛泵100mL生理盐水中+芬太尼0.8mg+右美托咪定400μg(4μg/mL)。观察记录芬太尼平均用量、对照组右美托咪定总量、wapy以及hr减少数量、呕吐率以及镇静评分。结果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芬太尼用(以每两个小时用一次计算),观察组为15-20ug/Kg,对照组为20-25ug/Kg,明显少于对照组。②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总用量24小时内总用量为(220±56)μg,观察组WAP、HR在每隔两个小时内进行监控为55mm,平均为23-34次/min。③24小时内采用视觉评分法VAS对照组呕吐率评分为5分,观察组为4分;24小时内采用 Ramsay镇静评分两者均为4分,沉睡但可以唤醒。结论右美托咪用于患者全麻手术苏醒期,可以明显减少有关副作用,提高临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成锐;李永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发现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直接决定患者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注重随访、综合应用各种检查及监测肿瘤标记物是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再次切除肿瘤是佳治疗途径。

    作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根据患者临床出血原因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6例患者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又55例患者均成功止血,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且子宫切口均良好愈合,子宫体血运情况显示正常,仅有2例患者术后通过 B 超检查在子宫切口发现液性暗区存在。结论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并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予以针灸配合推拿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针灸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针灸推拿疗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且可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

    作者:王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自1997年问世,其美容效果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我院自2001年9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至2010年1月共实施胸乳晕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22例,取得满意效果,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女12例,男10例。年龄18-51岁,(30±12)岁。22例均无意发现有颈前有包块、偶有颈前压痛、呼吸不畅,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术前均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测定,均正常。彩超提示肿瘤均位于单侧、单发;位于右侧16例,左侧6例;直径0.8-1.8cm。无颈深淋巴结肿大。术前均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营养状况良好,无合并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根据术前查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甲状腺肿瘤位置,按照甲状腺良性肿瘤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术中送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17例甲状腺乳头状微癌、5例甲状腺滤泡状癌,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并得到同意后,术中改行腔镜下甲状腺癌功能性根治术,将患侧甲状腺完整切除,再将峡部及对侧叶大部分切除,同时彻底清扫中央组淋巴结,如果发现有肿大淋巴结送检快速病理。

    作者:任姗;国艳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