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芝
目的:研究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360例肿瘤化疗住院患者作为临床实验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营养摄入资料、人口统计学资料、营养状况及其他相关资料。结果360名肿瘤化疗住院患者中有212名患者存在着营养不良,共占总数的58.89%。资料分析得知,年龄、静脉滴注氨基酸、使用激素类药物、进食肉类与蛋类是影响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大多不佳,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静脉滴注氨基酸、使用激素类药物、进食肉类与蛋类。进行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指导,减少影响营养状况的不良因素,可以提高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处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34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治愈2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重度低钠血症的死亡率高,病情危险,及时诊断及积极处理能够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被成为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一种替代品,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痛苦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从患者肢体、血管、留置针型号选择,及如何进行正确的排气、贴膜、封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以规范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作者:段宁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液白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方法可检出的范围。尿 mAlb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在此对尿 mAlb 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吴奇福;林灿英;陈小婷;林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体认为是由人们生活方式不健康、人体摄入营养不均衡引起的。如何通过饮食治疗糖尿病,也成为当前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探讨了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并从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四方面膳食的合理摄入,探讨了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方法,以期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有所借鉴帮助。
作者:徐连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用药评价,促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份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该类药物应用人次排序前4位的是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的36.41%,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趋于合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刘亚文;蒋均德;吴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脂类代谢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按照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PCAD组)60例及非早发冠心病组(非PCAD组)5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脂类代谢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结果 PCAD组吸烟、阳性家族史比率显著高于非PCAD组(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比率低于非早发性冠心病组(P<0.05);PCAD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较高(P<0.05);PCAD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主要病因;并且病变以单支管状血管为主;轻度病变比率较非PCAD组高(P<0.05)。结论 PCAD患者具有受吸烟、饮酒以及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大;病变程度通常较低且以单支管状血管不稳定性病变为主;甘油三酯水平高等临床特点,阳性家族史以及饮酒吸烟是造成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胎儿的畸形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8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与筛查胎儿的畸形情况。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共确诊为胎儿畸形的例数共有14例,占总人数的1.75%。分娩与引产结果显示本组800例孕妇,有16例产出畸形儿,占总人数的2.00%。通过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87.50%。结论在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于降低胎儿的出生缺陷率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罗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肺炎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能有效的提高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杜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方法选取住院骨科2011年度为对照组与2012年度为观察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2011年度实施陈旧的护理模式,2012年度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个时间段住院患者满意度、护士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等。结果2012年经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住院治疗骨科患者进行实施后,护士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明显的提高骨科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黄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压疮的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且彼此相互影响。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压疮预防和护理的研究,从压疮的概念、发生的原因、评估、分期、预防及护理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早期干预是预防压疮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参与救援医院的临床应急血液需求强度评估方法。方法选择各血型日临床需求量为评估指标,应用直觉模糊集距离公式,建立医院临床应急血液需求强度评估模型。结果所构建模型能够反映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各血型需求相对于常规状态的综合增加程度,也能反映不同需求偏型程度对需求的增加效应。结论应用所构建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可为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参与救援医院的临床应急输血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朱明;胡慧颖;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的临床消毒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科采取根管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即使用甲酚醛或樟脑酚组与观察组即使用氢氧化钙组,对比分析两组封药1周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使用氢氧化钙的观察组,患者在封药1周内发生疼痛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牙髓病患者采取根管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消毒,可以有效降低并预防疼痛发生。
作者:朱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采用保守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为82.9%。结论对股骨近端出现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手术患者78例,监测其睡眠质量,并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本组78例患者的PSQI总分平均为(12.03±4.87)分,62例(79.5%)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病理、心理、环境以及医源性因素四大类。结论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因素较多,但多为可控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失眠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小学三年级学生600名进行调查,收集本组学生的基本资料,对学生实施体格检查,重点做好体重的记录,用食物频率表调查学生的钙摄入量以及实施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查,终对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肥胖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学生中有220名为超重肥胖,占总数的36.67%,其钙的摄入量为647mg/d,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随着单位体重钙的摄入量成增高而降低,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减少,膳食钙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肥胖率与单位体重钙成负相关关系,乳钙占总膳食钙的百分比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它能够促进骨密度,并且其效果会随着总钙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强。
作者:鲍永霞;籍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臀部表皮样囊肿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查找相关资料,总结以往的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提高对臀部表皮样囊肿的认识,探索臀部表皮样囊肿的诊治要领。结果①臀部表皮样囊肿生长缓慢,病程较长。②以手术治疗为主,主张完整剥离包膜以防复发。③注意与肛周疾病相鉴别,病理确诊。结论深刻了解臀部表皮样囊肿,掌握诊治要领,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夏柱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科方法治疗非小细胞癌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非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这些患者均治疗四周,A组患者采用健择+顺铂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泰素+顺铂进行治疗;C 组患者采用泰索帝+顺铂进行治疗;D组患者采用易瑞沙进行治疗,比较几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四组患者中C组总有效率高;患者在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临床上容易发生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等副作用,而D组毒副作用较少;D组治疗费用高,其次为C组。结论 A、B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比较适合普通群众,而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病人可选用易瑞沙。
作者:包久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3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进行随访6个月-2年。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 GOS)评估治疗效果,良好24例,轻度残疾3例,中度残疾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安全性高。
作者:许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肱动脉置管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应用肱动脉置管动态监测98例危重新生儿的动脉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标本的化验指标。结果应用肱动脉置管准确、及时地动态监测了98例危重新生儿的相关指标,并通过相关护理防止了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肱动脉置管,可随时采集血标本,避免了因反复穿刺对血管的破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缓解了工作压力、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郭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