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老性痴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及家庭支持工作

石磊

关键词:老年人, 痴呆患者, 精神护理, 家庭支持
摘要: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老年人患病人数的增多,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数量在近几年也相应上升.老年性痴呆患者指的是患有老年性健忘症疾病与大脑思维反应较慢的症状混合型的一些疾病.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非常重要,针对性的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40例普外急腹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方式完成手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种手术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没有患者出现切口红肿或感染等并发症,占0%,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红肿或感染等并发症,占12.5%,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上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接受.

    作者:何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论对尿常规检验效果管理的探析

    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尿液常规检查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反映和检测相关疾病病状是否存在的辅助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分析与诊断,为保障尿液检查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病症,必须保障尿液常规检查的技术操作,本文针对尿液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李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目的 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系统观察,制订有效的整体护理流程,以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 士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 护理工作中,实行系统化,人性化护理,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全面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但病人年龄普遍较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翻修等问题日趋明显.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梅丽;张国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出血的原因分析.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60岁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为老年组;年龄<60和≥18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为中青年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老年组胃,食道肿瘤所致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的低于中青年组,有诱因和先兆症状的上消化道出血中青年组多于老年组;老年组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是上消化道溃疡或肿瘤的可能并伴有呕血,合并症多,故要尽快明确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期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64例在住院期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不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总共跟踪12周.结果 两组评定结果比较发现,PANSS、PSP、NOSIE评分差异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住院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帅;韩丽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完全的对比分析

    血小板参数包括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v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目前多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参数不显示结果,影响临床医师对病情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出血疾病对血小板参数的要求较高,我们只得更换其他血细胞分析仪重测.为此我们对100例不完全显示血小板参数的血标本以2种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检测,发现结果不尽相同,并对血小板参数变化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肠套叠的预防与护理

    肠套叠指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蠕动紊乱,环肌持续痉挛而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多,占60%以上,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男女之比为2-3:1.我科自2007-2012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824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0例血液透析科患者舒适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血液透析科对120例患者所做的舒适护理.结果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P<0.01),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在患者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后,加强对患者的舒适护理,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

    作者:曹高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九痔软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的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痔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痔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症状,有症状的痔80%以上其症状可经非手术治疗消除.九痔软膏作为我院自制中药在2010年1月-2012年1混合痔术后治疗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混合痔术后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文岩;郎洪敏;那云朗;郭纯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别山区胃癌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别山区胃癌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本地区胃癌的病因研究和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大别山区11县市2001-2011年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诊断25000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发病部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组资料男16950例,占67.80%;女8050例,占32.20%,男女之比2.1:l.年龄小25岁,大73岁,平均年龄54岁.青年人以胃窦部居多,老年人以贲门部为主.胃底贲门癌以女性居多,胃窦部癌则以男性居多.胃癌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组资料高分化腺癌6855例,占27.42%;中分化腺癌4020例,占16.08%;低分化腺癌10150例,占40.06%;未分化癌890例,占3.56%;印戒细胞癌865例,占3.46%;乳头状腺癌1315例,占5.26%;管状腺癌905例,占3.62%.青年人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老年人则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 胃癌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有较明显的关系,其发生部位与组织学类型也出现一些新特点,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注意.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决定其恶性程度,老年人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故不应轻易放弃手术,青年人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转移早,故对其应早期明确诊断,扩大手术范围和采用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徐久元;涂开峰;岑红兵;王毓芳;蔡中文;张楷良;徐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茵蒿颗粒治疗150例光敏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08年3月-2010年8月治疗的150例光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85例(56.67%),显效55例(36.67%),好转10例(6.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50例(33.33%),显效55例(36.67%),好转20例(13.33%),无效25例(16.67%),总有效率83.3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过程未见毒副反应.结论 中药治疗光敏性皮肤病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浩;林杰;吴邦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各类感染性疾病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37例各类疾病引起的感染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对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以及Hs-CRP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CRP的水平与中性粒细胞以及WBC呈现正相关,随着中性粒细胞与WBC的增高,Hs-CRP出现明显的上升(P<0.05).另外,对于WBC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异常的患者,同样发现Hs-CRP的显著上升(P<0.05).结论 Hs-CRP与传统的血常规检测感染性疾病,其拥有更强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对于早期WBC或中性粒细胞处于正常或轻微上升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确诊能力.

    作者:刘玉;韩玮婷;李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预见性思维在杜绝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评估和干预的预见性护理思维方法,探讨门诊输液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结果 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病情、巡视不到位及患者缺乏医学知识、遵医行为差、出现应答错误等为安全隐患的因素.结论 针对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性,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屏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雷贝拉唑治疗组(A组,n=37),单纯铝碳酸镁治疗组(B组,n=37)以及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组(C组,n=49),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单纯用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两种药物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抑酸和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作者:徐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肌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致死率较高.因此,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本文旨在讨论冠心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达到提高冠心病治疗率的目的.

    作者:杜文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开展社区综合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对某社区开展综合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一些主要医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过社区综合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SBP和DBP等平均都有所下降,管理前后血压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升社区管理的综合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生平质量能够有很好的帮助,社区应当加强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高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7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输卵管异位妊娠的7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其术前病史、阳性体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术后随访等.手术方式:输卵管妊娠部位切开取胚术、输卵管妊娠破裂清理病灶修补术及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创伤小、出血少、机体恢复快、术后输卵管的再通率高.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卫颖明;吴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特定人群为教育对象,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是一项投入小而收入大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然而,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2].主要表现在领导不重视,缺乏专业健康教育人员,大多数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意识不强,社会认同度低及对居民动员度和观念培养不足.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继续存在,确保健康教育的效果,是社区医务人员引起足够的问题.

    作者:许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之间收录的46例高龄动脉硬化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PW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恶心和呕吐以及肌肉疼痛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而且在对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复查中等均无异常情况出现.对照组无任何改变.结论 临床上采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建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乳腺癌乳房保留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1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等量两组,实验组66例进行乳房保留治疗,对照组66例,进行根治手术,并于术后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其美容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五年后均存活,实验组有2例发生局部复发(3.0%),远处转移1例(1.5%),对照组局部复发1例(1.5%),远处转移1例(1.5%).两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与远期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美容效果,其中,保乳组优32例,良30例,差4例,优良率达93.9%;根治组优18例,良33例,差15例,优良率77.3%,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保留治疗,对患者身心创伤小且恢复快,且术后美容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