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沙市48家新改(扩)建X线机房放射防护现状调查

陈建勇;黄文章

关键词:医用X射线, 放射防护
摘要:目的 了解长沙市范围内新、改(扩)建X线机房放射防护现状,做好放射防护工作,保护受检者、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该市48家医疗机构新、改(扩)建项目的 69台X射线机房,进行放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调查.结果 机房放射防护整体合格率为77.08%,其中防护门合格率为83.33%,观察窗合格率为81.25%,机房底、顶合格率为97.92%.结论 该市放射防护的各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民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监测机制没有很好的执行.加强依法管理是做好放射防护,减少辐射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应用微波和激光两种介入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

    目的 分别探讨微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以及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将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6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对A组实施静脉腔内激光介入消融术,对B组病患实施静脉腔内的微波介入消融术,在手术后比较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高低,病患恢复情况的好坏,血管病理学有没有形态变化差异.结果 尽管两组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烧灼、淤血等并发症,但是两组间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至于病患恢复情况的好坏,治疗前后统计检验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但是两组之间治疗效果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至于血管病理学变化也基本一致.结论 使用静脉腔内激光介入消融术以及静脉腔内的微波介入消融术对病患进行治疗,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效果都比较明显.

    作者:尹长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低度近视青年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参数的差异

    目的 探讨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参数之间的差异.方法 在18-28岁近视患者中随机抽取中度近视患者25例(41眼),低度近视患者18例(24眼).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瞳孔直径及kappa角.使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参数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 中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组CCT分别为(526.244±29.629)μm和(523.832±39.446)μm;ACD分别为(3.588±0.197)mm和(3.710±0.172)mm;瞳孔直径分别为(4.568±0.857)mm和(5.567±1.061)mm;kappa角分别为(4.453±1.302)和(5.028±3.033).两组的瞳孔直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CCT、ACD、kappa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中度近视组的瞳孔直径小于低度近视组,而两组的CCT、ACD和kappa角相似.

    作者:种泽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眼科门诊治疗晕厥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眼科门诊治疗晕厥预防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改进方向.方法 我科自2012年1月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为观察时段,同时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晕厥发生率以及意识转清时间.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眼科门诊治疗晕厥发病率显著降低,由2.99%(17/569)降至1.27%(8/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晕厥患者意识转清时间明显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降低眼科门诊治疗晕厥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余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探析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总结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2例体检人群中确诊的13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和年龄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之间有关,男性总体高于女性(P<0.05),女性在50岁以前患病率处于低位,50左右处于高发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见的并发危险因素.讨论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主要与年龄、性别有关,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病因与诸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饮食习惯不良、饮酒等危险因素相关.

    作者:王军英;王丽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前脐部不同备皮法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前脐部两种备皮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我院肝胆外科患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病人200例(病人均需进行择期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入院顺序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术前1天用肥皂液清洗脐部,脐孔内污垢较多者用棉签蘸肥皂液反复清洗,直至污垢完全清除为止,对照组按常规用松节油去除脐部污垢.两组均于术前用棉签蘸2.5%碘酊消毒脐孔及周围皮肤(范围以脐孔为中心,直径8cm),2min后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用盐水棉签在脐孔作环形涂擦,反复2次,然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送细菌室接种在无菌琼脂培养皿中,培养24h观察结果.结果 两组术前脐部皮肤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2=-0.68,P>0.05);两组病例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切口愈合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认真清洁手术野皮肤的前提下,采用传统的松节油脐部除污垢法和试行的肥皂液脐部除污垢法对手术野皮肤的无菌准备及切口愈合并无差异,且肥皂液取用方便,无异味,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克服了松节油对皮肤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从而保证了手术前皮肤准备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高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临床体会

    在临床中,传统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都会对原来的组织解剖结构造成破坏,而且还有许多的不利因素.自从我国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来,受到了外科医生的青睐.本文在此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孕症46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采取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92例肝郁脾虚型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疏肝健脾方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1%,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能够有效解除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福辛普利联合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3例,年龄35-70岁;男性24例,女性19例,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片(上海施贵宝)1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加入肾康注射液(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6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14日;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扬子江)10mg,口服,每日一次;控制血糖、血脂等其他方法各组相同.结果 治疗后后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不同程度减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血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I联合肾康注射液及单独应用ACEI均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但联合组疗效更为显着.

    作者:张蔚;杨容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得普利麻复合芬太尼伍用麻黄碱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得普利麻是一种短效静脉全身麻醉药,诱导快,半衰期短代谢清除率高,苏醒迅速而完全,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呃逆等副作用,具有镇静、遗忘、抗焦虑等作用,但因其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常引起呼吸抑制、术后疼痛和循环波动的不良反应.我们使用得普利麻复合芬太尼伍用麻黄碱实施无痛人流,观察用药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清醒时间与质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貌勇;曹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0例外伤性肝破裂的外科诊治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外科诊治.方法 对我院6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外科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6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外科诊治后,治愈59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8.34%.结论 早诊断、早手术在外科治疗外伤性肝破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周光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指导

    乳腺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根治方法,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术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让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临床出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到2010年9月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22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采用的是支撑植骨加一期前路钢板进行固定,8例患者为腰椎、骶椎结核,先后进行椎弓根GSSⅣ型系统固定,再变换体位经腹膜外入路进行病灶的清除和植骨的融合.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10-24个月我院治疗的30例患者的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都没有引起结核的扩散,所植入的植骨全部都存活,没有复发,患者的脊柱没有出现向后凸出和向侧面弯曲等畸形情况,患者的全身情况都良好,治疗上达到了良好的疗效.结论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够有效的矫正患者的脊柱畸形情况,在我院经过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使患者的脊柱更加稳定,使患者能够及早下床进行活动和锻炼,且脊柱融合能给患者提供一个适应力学环境,使患者的脊柱达到矫正的效果.

    作者:于景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年轻高血压患者(15-4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实施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同时应用CP进行管理,进行CP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年轻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年轻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尽早规范治疗,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常虹;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38例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LST)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从2004年3月到2011年3月间接收并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重新复核、分析,根据患者的部位采取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患者均属于单发肿瘤,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2例,完全切除术34例,不完全切除术4例,愈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2.4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完全切除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手术效果,前者愈后情况较为稳定.结论 完全切除胃肠间质瘤可获得较好效果,手术后需服用预后药物,并进行常规检查,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锻炼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饶贵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99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82例(87髋),首次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7髋),术前及第一、第二次术后(末次随访时)行Harris评分,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有10例(11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无疼痛组(72例)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5.2±4.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90.5±2.4)分,效果满意.疼痛组(10例)保守治疗4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5±2.1),与治疗前(55.3±3.6)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广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和脑梗死再次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初犯脑梗塞的患者,出院后随访1-2年,再次复发脑梗塞的52例为实验组,无复发的78例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之间颈动脉硬化的差别.结果 无狭窄、轻度狭窄的复发例数分别和中度、重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5);无狭窄和轻度狭窄复发例数无差别,中度和重度之间有差别.软斑块发生脑梗塞的复发率高,和无斑块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中度、重度颈动脉硬化以及软性斑块的患者,复发脑梗塞的几率高,需要早期防护.

    作者:何世栋;滕国志;李东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天门市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相关知识,了解现状,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个乡镇,每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人群不少于50人;每乡镇抽查中学和小学各一所,每校1-2个班级,每校不少于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居民对疟疾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中小学生知晓率为52.43%.结论 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仍需加强,居民及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均有待提高.

    作者:张莉华;吴明雄;杨爱菊;何赤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变,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症较为多见,其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容易在儿童及青年人群中发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早期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轻微,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出现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等,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非常大,其治疗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些年来,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支气管扩张症治疗进展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卢朝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护理干预实施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使患者接受规范的化疗,提高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 对10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输液护理干预、化疗药常见副作用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 患者均能按时顺利完成术后化疗疗程.结论 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帮助乳腺癌患者术后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金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建钛板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重建钛板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 人为造成耻骨联合分离,分离修复后予重建钛板固定,采用32排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文件,导入Mimics14.11三维重建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修饰后构建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进入有限元的后处理模块,通过应力、应变云图等观察骨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 应力相对集中于钢板左侧端第三孔的内侧骶骨端,因此钢板左侧端第三枚钢钉处为易断裂处;外侧髂骨端应力分布小,4枚螺钉尖应力小于钉与板间的应力分布.结论 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重建模型,测定应力、应变,通过模拟更准确地分析出固定方法的可靠性,为骨盆骨折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有限元法可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分析精确度.

    作者:刘晓雷;李保良;王建民;孙永建;王虎;孙景福;吴任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