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与单一依沙吖啶终止中孕妊娠相关结果对比分析

张隽

关键词:中孕引产,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缩短产程, 减少出血, 宫颈裂伤及胎盘滞留
摘要:目的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运用于中孕引产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出血,宫颈裂伤胎盘滞留的积极作用.证实此方法安全、有效、让患者认可,简单易行的方法:选择来我院16-27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165人,随机分2组.观察组63人,对照组62人,对两种方法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滞留、宫颈裂伤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在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滞留、宫颈裂伤上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胎盘、胎膜滞留较对照组少.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肺栓塞诊治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47例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的患者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具备典型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者仅2例,72%的患者存在低氧血症,84%的患者D-二聚体升高,77%的患者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收缩压升高,所有患者经肺灌注/通气显像或螺旋CT增强扫描明确诊断,获明显改善的患者中,行介入治疗者(肺动脉取栓、溶栓)占29%,联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者占41%.结论 肺栓塞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其常见诱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李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4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4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对其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后遗症等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中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1-5天,平均时间为3天,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2-10天,平均时间为6天,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6-15天,平均时间为10.5天,患者受伤眼球视力恢复,在眼球受伤后于2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有41例,其中有38例患者能够恢复原视力,其中有3例患者视力恢复欠佳,而4例伤后3天就诊的患者,其视力恢复同样欠佳.结论 对眼球受伤后出现外伤性前房积血给予及时、有效合理的综合治疗,对前房积血起到促进积血吸收的现象.

    作者:张立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头外伤病人致精神症状的护理

    目的 研究和分析由头部外伤引起的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 我们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住院患者35例,35例患者因为头部外伤后,在精神表现上产生了障碍,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我们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认真总结,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患者没有精神症状出院,6例患者有轻度的精神障碍,1例患者有重度的精神障碍,继续在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结论 头外伤致使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在系统化与整体化的护理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98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到本院就治的196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并根据分层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照组直接实施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高危患者较治疗前少(P<0.01).结论 治疗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能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及有效性,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丁永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ICU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ICU患者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患者中的16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乙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联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能力等评价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ICU中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适宜广泛应用于ICU中护理干预.

    作者:姚磊;刘青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

    目的 对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2例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6例.常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症状扭转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朱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分为奶粉喂养组、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同时对早产儿出生时、纠正胎龄40周、纠正年龄2月时的体质量、身长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 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时,母乳喂养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大于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2月时,奶粉喂养组各项指标变化均大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通过母乳喂养可以促使患儿的生长和发育,之后可通过奶粉喂养促使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作者:于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例幼女阴道加德纳菌感染及健康教育

    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是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的常见病原体,可经性接触传播[1]该菌在阴道若过度生长,可引起乳酸杆菌大量减少,引发非特异细菌性阴道炎.近年来,由阴道加德纳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炎已被妇科重视,但幼女感染加德纳菌的报遭资料甚少,现将2010年5月-2012年3月诊治的6例幼女因加德纳菌感染的阴道炎伴泌尿道感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幼女均为门诊就诊患儿,年龄分别为8月、1岁、3岁、4岁、5岁、6岁.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瘙痒,有脓性分泌物,阴道口红肿或丘疹.其中一例4岁幼女伴有遗尿症状.8月女婴有阴唇粘连,其母粗暴分开造成出血,后就诊外科.病史询问其中4例母亲有妇科病,2例否认,6例幼女均作阴道口分泌物涂片送门诊特殊检查室作微生物学鉴定,同时还作尿常规检查.

    作者:赵全敏;陈素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对6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

    目的 深入探讨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电视胸透及胸部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结果 对6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都做出了比较正确的诊断.结论 X线电视透视及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大大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率.

    作者:白英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体检中心全程优质服务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体检中心全程优质服务的做法和效果.方法 将全程的优质服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院前服务,体检中服务,体检后服务.院前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制定体检流程并和其进行沟通和指导.体检中开放程序化的便捷服务,灵活多样的特色服务,体检后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健康管理服务.结果 实施全程优质服务1年后,体检人数明显增加,优质服务的实施前后服务的满意度、服务流程、特色服务、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体检中心应开展全程的优质服务,对服务质量进行持续的改进,满足人们健康服务的需要.

    作者:许少先;张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白介素II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白介素II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2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内注射顺铂及白介素II.结果 约88%患者胸腔积液得到控制,胸痛、胸憋等症状明显缓解,主要副作用为一过性的发热,体温高为38.5℃.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康乐;王一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在保证药品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因此,保证药品安全有效是医药工作永远的主题[1].药房库房作为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药物质量的第一线,对库房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做好药库环境管理工作,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及时、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本院实际,就如何做好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工作做一综述.

    作者:谢东杰;李有明;孙玉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109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成2组,于术中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55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保留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治疗可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其可降低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朴升日;朴云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学影像科设备购置与管理的策略技巧

    影像医学是21世纪医学领域中知识更新快的学科之一.随着CT、MRI、介入放射学等的影像技术、影像诊断和影像治疗的相继问世,医学影像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飞速迅猛的发展过程.当今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反映和引导着临床医学在诊治以及随诊方面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医学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热点趋势,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使医学影像学科从单纯的诊断演变为既有诊断又有治疗的双重职能,成为与内外妇儿并列的临床学科.展望未来,医学影像学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及更全面的发展,必将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冯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试论鸡蛋的营养价值

    本文从鸡蛋的结构入手,介绍了鸡蛋的各类营养素含量以及食用鸡蛋的误区,以便更好的利用鸡蛋的营养素.

    作者:关蕴良;杜剑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5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疾病的体会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0例小切口不离断腹直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切口疼痛轻,发生剧烈疼痛23例(3.5%),无胆漏、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0天.结论 只要选择好病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操作简便、安全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显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骨折患者实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100例于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按其住院时对以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骨折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舒适度、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为优秀.结论 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的舒适度,促进其功能的回复,提高满意度,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骨折愈合有良好效果,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伍艳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科学研讨早期教育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促进小儿智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寻求科学教育方法,促进儿童的身心智能的发展,制订早教方案.现对100名小儿的运动、语言和社会行为能力量表进行评价.每月进行生长发育个别指导,每周进行潜能开发训练和亲子游戏活动.结果 通过训练,早教组小儿在智力、大运动、认知方面的5项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小儿智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

    作者:崔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周期漫长,一旦发病,往往伴随患者终生.本文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探讨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黄成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总结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X线检查,在C臂X线机辅助下行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伤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个月行CT检测,所有伤椎解剖复位良好,伤椎高度及脊椎形态正常,脊髓神经功能有所改善.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脊髓钉棒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应用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忠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