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离子导入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邱薇

关键词:小儿肺炎, 中药离子导入, 外治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哆音难消的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并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两组治疗3~5天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哆音难消疗效肯定,可缩短病程.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消石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

    目的:观察消石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采用消石利胆汤加减治疗,1个月为1疗程.结果:80例患者经1个疗程后,治愈4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消石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梅景;宋之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化腐清创术治疗皮脂腺囊肿伴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腐清创术治疗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脂腺囊肿伴感染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采用化腐清创术;对照组31例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伤口愈合时间长短及愈合后瘢痕的大小.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有效,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治疗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的大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腐清创术治疗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具有操作简单、病程短、愈合瘢痕小的优点.

    作者:李叶;李浩杰;胡满香;李晓东;张鹤;谢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宋康常用安神药对经验举隅

    宋康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对失眠症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宋师的安神药对经验略述如下.1 益气养阴安神药对灵芝、莲子和百合.灵芝:味甘、苦、性平.归肺、心、肝、脾经.能益心气,补心血,安心神,用于心之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惊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赤芝,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

    作者:徐小小;杨珺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胥受天治疗不孕症经验介绍

    胥受天主任(1926-),江苏省名中医,著名妇科专家,江苏省省级师承带教指导老师.从医60余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妇科疑难病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不孕症疗效显著.临床上,胥受天老师根据不孕症的病因,将其分为4类.

    作者:龚素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陈家礼从脾胃论治杂病经验

    名老中医陈家礼,穷其一生,致力于临床,提倡整体辨证论治,尤其推崇脾胃辨证论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临证善从脾胃论治内科杂证,认为脾胃为人体之根本,治病必须顾护脾胃,正如清·程杏轩所言“凡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用药首推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等健脾和胃之品,而后根据不同病证特点分而论之.现将陈老临证从脾胃论治眩晕、水肿、不寐等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芦文静;李变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归芍地黄汤对肾虚型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符合肾虚型月经后期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月经周期、经量的变化及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结果:38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15例(39.47%),显效10例(26.31%),有效9例(23.68%),无效4例(10.52%),总有效率为89.47%.患者月经周期、月经量均有显著改善,腰酸或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FSH明显降低,血清E2显著升高,LH亦有一定程度改善,三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月经后期,对调节月经周期、月经量及改善腰酸腰痛、头晕耳鸣等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对性激素相关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作者:李芳;赵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GP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3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80.00%(95%CI =65.69% ~94.31%),临床受益率90.00% (95% CI =73.45%~97.9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7例,稳定3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56.67% (95% CI=38.94% ~ 74.40%),临床受益率66.67%(95% CI=49.80%~83.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5 >0.05),而临床受益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55<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NSCLC效果优于单纯选用GP方案.

    作者:解加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加味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以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吸入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抗感染治疗,2组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缓解咳嗽、气喘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对肺部痰鸣音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治疗婴幼儿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刘全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治验1例

    陈某,女,61岁,2014年9月3日因“全身乏力伴双下肢浮肿3月”收入我院肾病科治疗.患者于2008年因呼吸困难、持续干咳而于当地某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炎”.入院症见:全身乏力,双下肢浮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无痰,偶胸闷心慌,纳差眠可,小便伴少量泡沫,无尿频尿急,无发热,大便日1次,质稀,舌质红、苔厚腻,脉沉弦数.查体:T:36.8℃,P:98次/分,R:18次/分,BP:110/8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双下肢轻度浮肿,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辅助检查:2014年9月4日化验尿常规:419.1 p/ul,潜血(+++),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3 g/24 h;血沉50 mm/h;C反应蛋白35.3 mg/L;ANA定量1∶100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定性3+,定量19.71;胸部CT示: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作者:张作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正交设计腧穴“胃病方”佳刺激量优化研究

    目的:在胃黏膜损伤模型基础上,通过对电针腧穴“胃病方”的刺激量诸因素包括针刺时间间隔、留针时间、电针频率关系的研究,完善针灸治疗胃病的针灸处方.方法:采用吲哚美辛片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在选用腧穴“胃病方”的基础上,电针刺激大鼠.其中针刺时间间隔选取每日2次、每日1次,隔日1次,留针时间为10 min、20 min、30 min,电针频率定为2Hz、30 Hz、100 Hz.通过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学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观察等方面来筛选出疗效佳的针刺时间间隔、留针时间、电针频率,并确定哪个因素为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筛选出佳刺激量组合.结果:治疗组中第1~9组的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学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观察较模型组改善(P<0.01),其中第9组较第1~8组改善(P<0.01),第1~8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吲哚美辛片可以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通过筛选得出留针30 min、电针频率100 rmz、每日1次为佳刺激量.

    作者:吕慧玲;王海军;田康康;闫丽萍;程艳婷;冀来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予以安肠宁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5-HT、MOT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0.9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宁腑汤可有效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文锋;曾志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动力灸结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动力灸结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动力灸结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药物疗法.治疗10天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和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力灸结合针刺方法改善颈性眩晕主要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结合针刺方法.

    作者:魏治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溢泪症验案1例

    笔者在老师指导下运用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验溢泪症1则,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病历摘要李某,女,62岁.2014年11月20日初诊.双目溢泪1年余.患者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目溢泪,曾于山东千佛山医院行泪道冲洗术治疗,疗效差.多次泪道冲洗,均显示泪道通畅.泪液炎性指标正常.症见:双目溢泪不能自控,受冷受风加重,闭目休息减轻,无口眼歪斜,无目赤肿痛,纳眠可,大便溏,小便调.舌淡、苔白,脉缓.治疗:针刺睛明、承泣,每日1次,每次40 min.

    作者:刘哲;纪俊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阑尾炎研究进展

    就中医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在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方药中,以清热药,泻下药及利湿药居多,如大黄、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红藤、鸡内金、白术、黄芩、败酱草、白芍、甘草、当归、金银花、玄参、紫花地丁、虎杖、蒲公英、连翘、川楝子、乳香、没药、延胡索等,而在这些药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大黄、牡丹皮、红藤、薏苡仁,出现率为85%以上.针刺穴位选取上多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及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如曲池、合谷、上巨虚、足三里、天枢等,此类穴位均有清热调理脏腑之功效.

    作者:田振涛;张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王世贞《本草纲目·序》对该书流传的影响

    李时珍历时近三十寒暑撰写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受到明儒王世贞的赞赏,并为其作序.王序不仅促成了《本草纲目》的刊印发行,而且加速了《本草纲目》的广泛流传,也成为了解该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翁芳;邢永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用药规律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7篇文献,涉及中药153味,累计870味次;使用频率2.0%以上的中药共15味,累积频率57.95%;常用的5类药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湿药、解表药,累积频率84.92%.结论: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以扶正补虚和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除湿、行气、化痰、软坚散结等.

    作者:邢静;杨利超;刘西洋;姚明月;曾少谦;冯全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穴位贴敷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穴位贴敷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结果:治疗组控制癌痛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止痛效果好,毒副作用少,操作简便,止痛时间久等优点,为临床上缓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桑菊饮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肺炎中医辨证属风热犯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中医辨证属风热犯肺型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使用抗生素、氨溴索静滴及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桑菊饮加减方,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7.5%,对照组分别为72.5%、90.0%,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桑菊饮加减方可以提高儿童支气管肺炎中医辨证属风热犯肺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毛伟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康复治疗棒垒球运动员腰部运动损伤及等速测试系统评估

    目的:利用等速测试系统评估康复治疗方案对棒垒球运动员腰部运动损伤后躯干屈伸肌力学特征的影响,旨在评价康复治疗方案对腰部运动损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8名运动员为腰部运动损伤患者,对照组22名运动员未出现过腰部运动损伤.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予躯干肌康复训练建议,且治疗组予康复治疗方案每周治疗2-3次,运用Biodex system-3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观察治疗2年后腰部屈伸肌的力学特征改变.结果:经等速测试系统检测,治疗组参数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方案可提高运动员腰背肌的肌力及屈伸肌群的平衡性,从而提高腰椎的稳定性,减轻腰背疼痛,减少运动员腰部运动损伤的发病率.

    作者:聂纯瑜;王勇丽;张国辉;张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温肺逐水方联合胸腔恒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肺逐水方联合胸腔恒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确诊的48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观察组予口服温肺逐水方联合胸腔恒温热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仅行胸腔恒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后胸水量,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期后,观察组CR12例,PR9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CR8例,PR8例,总有效率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温肺逐水方联合胸腔恒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张君;方文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