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下桡尺关节半脱位

宁世荣;宁春磊

关键词:小儿下桡尺关节半脱位, 手法复位, 屈腕内旋法
摘要:下桡尺关节半脱位多发于1~5岁儿童,文献报道较少.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上常有误诊和漏诊.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笔者共诊治该病患儿35例,就其诊治问题,浅谈体会如下.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四逆散新用2则

    1顽固性呃逆胡某,女,38岁,1993年2月3日初诊.呃逆2年,经治有减,抑郁加重,频频而发.近半月呃逆复作.刻诊:呃逆不断,声高,难以自制,伴胸中灼闷,偶痛如刺,叹息不已,精神疲惫,胃脘胀满,纳呆,便秘.舌质紫暗、尖红赤、苔薄,脉沉弦.证属气滞血瘀,肝胃不和.治宜理气活血,疏肝和胃,降逆止呃.方用四逆散加味.药用:柴胡、枳实、川楝子、郁金、大黄各10 g,白芍、丹参各30 g,香附、川牛膝各15 g,桔梗6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药9剂,呃逆未作,精神好转,余症亦除.

    作者:姜雅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朱进忠相似论学术思想管窥

    朱进忠主任医师是山西省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者:李庭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降糖滋阴活血汤治疗Ⅱ型糖尿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降糖滋阴活血汤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符合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降糖滋阴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消糖灵胶囊2粒,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两个月为1疗程.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服血糖(FBG)、血脂、临床证候等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未达显著性差异(u=1.5554,P=0.1199),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空腹血糖、临床症候有显著改善.结论:降糖滋阴活血汤综合疗效与消糖灵相当,但在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后者,是有发展潜力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

    作者:朱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护肝降酶丸降低慢性肝炎ALT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护肝降酶丸降低慢性肝炎AL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肝炎12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护肝降酶丸,对照组用复方益肝灵和清开灵胶囊,连用3个月.结果:从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ALT降低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95%CI=90.2%~99.7%);对照组为76.9%(95%CI=65.4%~88.4%);两组综合疗效未达到显著性差异(u=1.8985,P=0.0578).结论:护肝降酶丸可有效降低慢性肝炎ALT参数.统计结果提示,治疗组宜加大疗程数量.

    作者:王志功;李泉;魏志祥;董月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头痛治验举隅

    例1:张某某,女,60岁,1989年9月19.日初诊.头痛反复发作20年,患高血压病10年,脑血栓形成5个月.现症:满头皆痛,以头顶为甚,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眼花,口干口苦,纳食欠佳,大便或干,右眼阵发性抽痛,眼球上吊,左眼流泪,嘴角向右歪.舌质紫暗、有瘀斑、苔少薄白,脉沉细而弦.BP:23.99/17.34 kPa.证属肝阳上亢,血瘀气滞.治以镇潜肝阳,活血理气.镇肝息风汤合羚角钩藤汤化裁:代赭石、杭菊花、炒地龙、怀牛膝各15 g,生白芍、川芎、红花各20 g,钩藤、夏枯草、生石决明、草决明、白蒺藜各30 g.水煎2次,取药液200mL,早、晚空腹温服.

    作者:蒋天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骨错缝

    2000年6月至2003年12月,笔者用斜扳牵抖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骨错缝1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吕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1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该病患者2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6例予温胆汤加味,对照组132例用开富特和非诺贝特,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2例,有效6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2%(95%CI=91.7%~98.7%);对照组显效50例,有效42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为69.7%(95%CI=61.9%~7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u=3.4351,P=0.0008);在降低舒张压及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痛合并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开富特和非诺贝特,其收益为OR=0.12(95%CI=0.04~0.34),NNT=4(95%CI=2.91~5.99).

    作者:黄春玲;吕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术后化疗配合中药治疗进展期胃癌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对胃癌术后化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配合服用中药,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体重增加12例,稳定15例,下降3例;对照组分别为2、9、19例.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平均为(6.41±1.66)×109/L,(6.31±0.98)×109/L;对照组分别为(6.18±1.04)×109/L、(3.77±0.99)×109/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配合中药治疗可明显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韩玉华;司鹏先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加味对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随机分为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组30例;鲨肝醇、Vit.B4对照组30例,共治疗6周,每2周查白细胞1次,比较其结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95%CI=77.9%~99.2%);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95%CI=61.4%~92.3%).两组综合疗效相当(u=1.6100,P=0.1075).治疗4周后,治疗组升高白细胞参数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氯氮平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程短、疗效好,综合疗效与鲨肝醇、Vit.B4相当,其收益NNT=8,治疗4周后治疗组升高白细胞作用优于对照组.

    作者:孔敏;高小妹;宫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治验2则

    1胸胁部击打伤王某,男,40岁,2003年5月8日初诊.左侧胸胁部被拳击伤12天.经外用红花油,不能奏效来诊.左侧胸胁部疼痛难忍,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伴心烦、口渴.查:左锁骨中线外第4~7肋压痛(+)、叩痛(+).胸片X线检查未见异常.舌暗红、苔薄,脉细涩.证属血瘀气滞、血行不畅.药用:当归、桃仁、生地、红花、元胡各12 g,血丹参15 g,川芎、枳壳、牛膝、赤芍各10 g,泽兰叶、柴胡各9g,三七粉(兑服)、甘草各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0剂,疼痛症状消失,压痛不明显.再服3剂而愈.

    作者:孙亮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家族性外阴白色病变1组报道

    外阴白色病变是以外阴部皮肤黏膜变白、粗糙、萎缩,甚至皲裂、溃疡、大小便不畅、性生活困难、不能正常分娩为特征的一种妇科疑难病.该病与外阴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现代医学对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对该病的传染性和遗传性更是多持否认态度.祖国医学文献中未见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我院在门诊发现一组3代4例均患外阴白色病变的案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鲜梅;柴瑞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痹康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痹康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痹康饮;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3个月为1疗程.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另设2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95%CI=77.9%~99.2%);对照组总有效率66.7%(95%CI=42.2%~82.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差异(u=3.8156,P=0.000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两组治疗后CD4、CD4/CD8值均有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且接近健康人群.结论:RA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痹康饮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OR=0.14,NNT=4),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李俊柳;胡冬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胥受天治疗崩漏的经验

    胥受天主任医师为江苏省名老中医,已悬壶60个春秋,在中医妇科方面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深受患者好评.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妇女崩漏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紫草油治疗尿布皮炎7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油治疗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尿布皮炎患儿1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4例采用紫草油局部外用,对照组78例使用5%鞣酸软膏.3天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7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6%(95%CI=92.3%~100.0%);对照组治愈46例,好转1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4.4%(95%CI=64.7%~84.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u=3.8894,P<0.001).结论:紫草油治疗尿布皮炎疗效优于5%鞣酸软膏,其收益为OR=0.03(95%CI=0.01~0.30),NNT=4(95%CI=2.8~7.5).

    作者:孔卫华;王茹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下桡尺关节半脱位

    下桡尺关节半脱位多发于1~5岁儿童,文献报道较少.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上常有误诊和漏诊.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笔者共诊治该病患儿35例,就其诊治问题,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宁世荣;宁春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结合穴位注射与刺络拔罐法治疗慢性乙肝351例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注射、刺络拔罐综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肝患者5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1例,对照组176例.治疗组予中药辨证施治、穴位注射、刺络拔罐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凯西莱注射液等.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显效171例,有效114例,无效66例,总有效率为81.2%(95%CI=77.1%~85.3%);对照组显效82例,有效53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76.7%(95%CI=70.5%~82.9%);两组综合疗效相当(u=0.8064,P=0.4200).对显效患者3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28.8068,P<0.01).结论:中药、穴位注射、刺络拔罐综合治疗慢性乙肝与凯西莱注射液等近期疗效相当,但3年后显效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收益为OR=0.19(95%CI=0.10~0.36),NNT=3(95%CI=2.51~5.41).

    作者:刘翠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气丸加减治疗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揆其病因乃素体不健,肾气不充,产后阴血虚损,或湿热壅积肾及膀胱,致气化失司遂成癃闭.发病除了给患者造成痛苦外,还可因膀胱胀满影响子宫复旧,造成产后恶露不绝,又易继发阴器尿道感染,产后发热等症.笔者根据治病求本、标本同治之宗旨,以温化肾气、渗湿泻热为原则,采用肾气丸加减应用于临床治疗产后尿潴留,每获良效.

    作者:法娟;费依合;厉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我院中医科自199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文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研究进展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1].也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近年来,中医界广泛开展了肾穿刺活检,中医药在控制血尿、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疗效,对其病因病机也有了进一步认识,现概述如下.

    作者:崔宇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指压承山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20例

    目的:探讨指压承山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和机理以及与按摩治疗的关系.方法:将2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压穴组120例,按摩组80例.观察两组气滞型和血瘀型患者的疗效.结果:气滞型压穴组总有效率为100%(95%CI=95%~100%),按摩组为94%(95%CI=84%~9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压穴组优于按摩组(u=4.1514,P<0.0001);血瘀型压穴组总有效率为98%(95%CI=87%~100%),按摩组为100%(95%CI=87%~10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按摩组优于压穴组(u=3.4862,P=0.0007).结论:气滞型急性腰扭伤应以压穴治疗为主,而血瘀型则首选按摩治疗.

    作者:鲍铁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