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693例分析

徐成春;金纪伟;陈永红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 药敏试验, 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为临床诊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送检的693份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693例标本中,女性标本570例、男性标本123例,女性中319例(55.9%)感染单一解脲脲原体(UU),5例(0.88%)感染单一人型支原体(MH),50例(8.8%)感染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UU+MH);男性中24例(19.5%)感染单一UU,1例(0.8%)感染单一MH,5例(4.1%)合并感染UU、MH.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强的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对克林霉素、甲砜霉素敏感率较低.结论 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男女性患者均以UU为主,MH多以UU+MH混合感染模式存在,治疗支原体感染宜首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腺瘤样瘤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进展

    子宫腺瘤样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由于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妇检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征性,并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伴发,而且其形态学表现多样,导致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子宫腺癌样瘤多偶然发现于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肿瘤剥除术的标本中.本文通过阅读大量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子宫腺瘤样瘤的文献,归纳总结出该疾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旨在增进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肿瘤的了解,提高诊断率,也为该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王贤曼;谭小芹;韩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食管异物穿孔急症中多学科诊疗的经验交流

    食管异物穿孔是一种危重的外科急症,病死率高,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危急重症的转诊救治工作,职能部门组织全院多学科诊疗,快速联动、协调配合,通过多种途径的质量监管,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谢敏;邹弘驹;冯国富;何蓉;栾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冲洗对缩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右下腹疼痛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术中右下腹腹腔冲洗对缩短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术后右下腹疼痛持续时间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腹腔冲洗各随机抽取20例,分为2组,1组为冲洗组,2组为未冲洗组.比较2组术后右下腹疼痛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 1组术后持续右下腹疼痛时间明显少于2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行右下腹腹腔冲洗对缩短患者术后右下腹疼痛持续时间有明显优势.

    作者:杨岳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4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74).给予对照组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发热以及肌肉疲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万咏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应用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开口式桡骨截骨植骨术治疗,试验组予以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腕关节活动度、Mayo腕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屈伸活动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2组腕关节旋转活动角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Mayo腕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的1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应用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腕关节活动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以动态心电图、血压同步监测其心电图、血压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4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血压同步监测,并对2组昼夜血压、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非杓型血压为61.2%,高于对照组的37.2%(P<0.05);夜间观察组ST-T压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肾实质性高血压者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步监测,不仅能了解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同时可为后期临床降压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林志锋;钟桂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单号入院,33例,行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双号入院,3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中转开腹,对比2组术中出血、手术用时、术中补液、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因解剖变异等剔除4例,93.85%(61/65)的受试者完成研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术中补液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2组手术用时相当(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45.16%(14/31)(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且有出血和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兵;宛家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结核免费药物治疗效果影像观察

    目的 观察确诊肺结核患者应用防疫站免费药物治疗后的影像追踪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2月肺结核免费治疗后复查的47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7例患者随访33个月,结果显示,肺内病灶完全吸收1例,病灶大部分吸收小部分固化3例,病灶部分吸收、部分固化17例,病灶无吸收、固化24例,病灶增加1例,病灶钙化1例.结论 肺结核免费治疗患者病灶吸收不明显,免费治疗效果欠佳.希望相关部门及医疗工作者重视这种现象,并找出原因及时解决,提高肺结核的防治效果,减轻其传染的社会危害.

    作者:叶昌远;王小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偿献血人群HC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类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3240例无偿献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比分析不同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职业类型的抗-HCV检测结果.结果 女性感染率为0.92%,略高于男性的0.52%;对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HCV感染率,其中以≥45岁者比例高,达到1.08%,但和其他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对比不同献血次数人群HCV感染情况,献血1次的抗-HCV阳性检出率为0.90%,明显比献血2次的0.56%和3次的0.00%要高;对比不同职业的献血人群HCV感染情况,职业为医务人员为0.28%、 公务员为0.36%,明显比其他职业的人群血中的抗-HCV阳性检出率要低.结论 应当重点筛选无偿献血人群当中HCV感染的高危人群,明确低危人群,从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石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继发免疫抑制的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多见.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感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大大恶化了中风患者的病情.卒中后继发的免疫抑制被认为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进一步的炎性损害,但其增加了卒中患者的感染风险.既往的观点认为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能改善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然而,新研究表明预防性抗生素仅仅只能降低卒中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此外,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通过改善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来对抗卒中后免疫抑制继发损害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替代选择.

    作者:何秀梅;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录的有关于白芍的炮制方法进行研究,选择其中6种炮制方法,包括酒制、清炒、醋制、土炒、麸炒、酒麸制,测定6种方法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并和生白芍样品中的含量进行对照.结果 相比生白芍样品,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有所降低,而芍药内酯苷均有所升高,但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过炮制后的白芍质量会受到影响,为此应不断改进炮制方法,从而提高白芍质量.

    作者:赖静雯;卢肖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治疗干眼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干眼症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泪膜破裂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60.00%,并且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较佳,可作为首选方案推广.

    作者:李华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直肠癌的研究现状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居第四位.由于早期直肠癌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错失手术机会.直肠癌临床常见症状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具有易转移、易复发、预后极差等特点.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直肠癌患者预后.经国内外研究发现,术前结合新辅助化疗(NAC)有助于手术切除率的提高,并且使患者术后生存率得以提高,但仍有部分直肠癌患者经NAC后未曾获益.如何选择NAC方案并使直肠癌患者在降期,提升局部控制率、保肛率,减少局部复发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受益是目前临床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就NAC治疗直肠癌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作者:唐军;杨静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分期治疗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分期治疗对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88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针灸分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骨痂评分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骨痂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ALP活性浓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实施针灸分期治疗,提高了血清ALP活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可在临床中借鉴和应用.

    作者:曹建华;马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前B超筛查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临床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前B超筛查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产前经B超筛查异常的孕妇140例,经上级医院采用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羊膜腔穿刺技术抽取孕妇羊水,对羊水进行细胞培养,对孕妇胎盘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进行研究.结果 在140例经过B超筛查异常的孕妇中,主要包括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心内强回声点、单脐动脉、脉络膜囊肿、单发结构异常、多发结构异常、侧脑室轻度扩张等.经过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21例,占总比15%,其中有7例为非整倍体,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33.3%,三体综合征6例,性染色体2例,染色体倒位4例,染色体易位2例,检测后孕妇均终止妊娠.140例B超筛查孕妇中剖宫产60例,占42.86%,其中,单脐动脉剖宫产18例,占剖宫产30%;顺产55例,占39.29%,其余孕妇均引产,主要以畸形引产率较高.结论 产前B超筛查异常,对胎儿存在异常器官结构等监测结果高危状态,需及时进行产前诊断,分析胎儿是否具有染色体异常情况.产前筛查诊断对孕妇是否终止妊娠可提供指导依据,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宋光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31患者术前行CT扫描9例确诊为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断率为29.03%,术中探查确诊均为胆囊十二指肠瘘.31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进行治疗,有3例因病情特殊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7.34±28.27)min,拔管时间(38.34±5.11)h,住院时间(16.37±6.29)d;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腹腔出血,1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无胆瘘、十二指肠瘘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45%.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良好,围术期相关指标较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沈学艺;陈宇峰;陈德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眼底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与试验组(n=35).2组患者分别进行激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常规西药调理,试验组施以活血化瘀中药调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底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法结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法结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内服中药加外敷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黄褐斑标本同治、内外并举,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帆;郭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痛风性膝关节炎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痛风性膝关节炎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26例(32膝),观察其MRI检查表现与诊断准确率.结果 临床诊断准确率达到90.63%;32个膝关节均表现为滑膜增厚,25个关节可见积液,26个关节见痛风结节.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MRI上表现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与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作为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有效方式.

    作者:王舰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牵引床半截石位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无牵引床半截石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016年间收治的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采用无牵引床半截石位PFNA内固定,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45名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36个月,平均18.8个月,手术用时长98 min,短40 min,平均55.6 min,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根据末次复查X线结果,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断裂.1例患者出现髋内翻,长时间行走后患肢出现疼痛不适.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8例,良12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 无牵引床半截石位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中操作简便,体位变化灵活,手术耗时短,透视方便等优点,基层医院也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付刚;熊圣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