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达比加群酯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杨超;陈凤娟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 抗凝治疗, 达比加群酯,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采用达比加群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纳入的11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其中55例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作为研究组,另55例患者采用华法林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食管癌患者使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食管癌患者72例,以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观察组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对2组手术情况、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除了手术操作时间更长外,其余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能够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肺部功能,且并发症少,手术操作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大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择期行单肢大隐静脉手术、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组(B组)各30例.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ST-T段变化情况、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麻醉后,2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动脉压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T-T段平均变化程度、缺血总负荷、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肌缺血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较小,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齐恭喜;祝永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CA199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者,检测2组血清CA199、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CA199、TC、TG、FBG、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CA199的水平与FBG、HbA1c呈正相关,与TC、TG、LDL-C和HDL-C无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可表现为低度升高,且与血糖状态密切相关,与脂类代谢不相关.

    作者:沈爱蓉;王红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伴糖尿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糖尿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糖尿病患者100例,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各50例.常规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糖尿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能减轻患者疼痛,快速恢复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黎明;张晋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效果初评

    目的 研究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应用质量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且需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患者60例,利用抽签的形式进行分组:试验组30例于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予以质量控制,而对照组30例则不予以质量控制.观察2组尿液样本的合格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样本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于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积极采用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提高尿液样本的合格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朱荣华;胡露;张春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急诊脑创伤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急诊脑创伤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脑创伤手术治疗患者68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行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拔管、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率32.35%,与对照组的23.5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急诊脑创伤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苏醒,减轻麻醉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用瑞芬太尼麻醉.

    作者:胡定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定位肌间沟路径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定位肌间沟路径、 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肌间沟路径组和腋窝路径组,各30例,分别采用肌间沟路径与腋窝路径进行高频超声定位臂丛神经两靶点阻滞.观察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阻滞成功率和总麻醉相关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腋窝路径组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肌间沟路径组(P<0.05).肌间沟路径组和腋窝路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和2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频超声定位肌间沟路径、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均具有较高的阻滞成功率,但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更短,在临床中可优先选用.

    作者:黎立清;黄耀;王亚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院信息系统中审方软件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医院信息系统中审方软件的优势与不足,为科学合理使用审方软件审核医嘱提供参考.审方软件具有高效率、信息数据库全面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更新滞后、智能化程度不够高、审方结果不理想等缺点.只有人工与软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小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依匹哌唑

    依匹哌唑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于2015年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下正式进入市场,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及抑郁障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依匹哌唑的作用原理,据推测该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时可能会对5-H1A及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以及对5-H2A受体的拮抗作用生效,另外临床使用依匹哌唑的过程中,常见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作者:熊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2014年1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补体C3水平,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补体C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能评估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帮助早期确诊,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海燕;龚启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东盟共同体建设下广西血站的发展策略

    广西因地理位置偏远,采供血事业发展较国内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与东盟自东盟共同体建设以来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成果丰硕.本文旨在探讨广西各地血站如何在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大环境下破除发展困境,提出建议性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在确保临床血液供应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全区与国内先进地区和东盟各国血站协同发展,以使采供血事业呈现新机制、新形态.

    作者:卞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和行传统鼻窦开放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各200例,将其分别设置为鼻内窥镜组、传统手术组,对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鼻内镜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鼻内窥镜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传统手术组为91.00%,鼻内窥镜组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鼻内窥镜组、传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5.50%,鼻内窥镜组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2组患者手术后的鼻内镜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且鼻内窥镜组的降低幅度大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黄家兴;郑永福;洪泽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Rh(D)阴性血型剖宫产术产妇的输血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Rh(D)阴性血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输血方案.方法 选取Rh(D)阴性血型足月行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案的差异分为A组(19例)、B组(22例)、C组(18例)、D组(21例)4组.对比观察4组产妇的剖宫产和输血情况.结果 A组19例产妇未给予冷冻红细胞输注;B组22例产妇采取自体输血治疗;C组18例产妇采用输注备用血治疗,未输血;D组21例产妇实施冷冻红细胞输注治疗,4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输血,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论 行剖宫产手术前对Rh(D)阴性血型产妇的临床资料与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制定针对性的输血方案,并准备好冷冻红细胞,使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保障.

    作者:毛惠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36例对照组(注射泮托拉唑钠治疗),36例观察组(泮托拉唑钠+生长抑素注射液).比较2组疗效、血清淀粉酶(AMS)、炎性因子及尿液淀粉酶(UAMY)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炎性因子、AMS、UAM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AMS、UAM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管洪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接受超声以及CT诊断.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 CT诊断的特异度为90.91%(10/11)、准确度为96.67%(58/60);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36.36%(4/11)、准确度为70.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检查灵敏度为77.55%(38/49),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96%(4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CT诊断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夏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甲状腺结节(共99个结节)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优于常规超声,其灵敏度、 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和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效果优于常规超声,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胡满英;胡火英;洪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新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较为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目前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措施,本文对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章丹;汪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

    目的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有完整临床及CT资料并符合临床诊断的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表现特征.结果 21例为急性水肿型,CT平扫发现多数病例胰腺局部体积略增大,周围脂肪层模糊;10例为出血坏死型,表现为胰腺体积弥散或局部明显增大,发生坏死时出现密度减低区,有出血时则出现密度增高,部分病例可并发假性囊肿和脓肿.结论 CT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方法,能够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判断有无并发症,评价病情程度,评估预后.

    作者:陈斯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马来酸麦角新碱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76例,根据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静滴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统计2组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等.结果 治疗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余洪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