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刘永连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保守手术, 曲普瑞林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受孕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7.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孕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13%(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且安全性较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某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送来的标本中随机抽取20例作为检验样本,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要求进行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验.结果 20例样品中根据微生物检验方法 检出12例含有大肠埃希菌菌落,与实际检验结果 一致.大肠埃希菌在Mac A平板上的表现形态:菌落颜色呈鲜桃红色,少数呈微红色,菌落中心多数为深桃红色;形状圆形,较扁平;边缘齐整,表面光滑,湿润.结论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进行微生物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上能够为医生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林高平;肖勍;邹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采用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的56例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以及视网膜厚度改变情况.结果 5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1,3,6个月的视力矫正值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1,3,6个月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有助于解除玻璃体皮质对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牵拉,促进黄斑区结构的快速康复.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女性早发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统计调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女性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符合早发冠心病诊断标准(<65周岁),设置为观察组;另抽选我院同期收治的非早发冠心病女性患者60例作为参考组,探讨影响女性患者冠心病早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以及伴有高血压疾病者明显多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检查评估女性早发冠心病状况时,可结合患者自身病史、行为习惯以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综合判断,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并通过遏制危险因素来防治女性早发冠心病.

    作者:左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阑尾周围脓肿穿刺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阑尾周围脓肿穿刺时抽取脓液的细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的12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脓肿穿刺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其结果 .结果 患者的脓液标本中有101例检出细菌,检出率为78.9%,分离到的菌株共84株.84株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82.1%),革兰阳性菌15株(占17.9%);需氧菌72株(占85.7%),厌氧菌12株(占14.3%).检出多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这些细菌对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及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秦有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西医认为多数与病毒感染有关,少数合并有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 加之多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及激素的大量滥用,导致小儿体质更加虚弱,单纯西医对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越来越差. 笔者有感于祖国医学的长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风热感冒颗粒治疗60例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袁兴利;赵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心绞痛控制以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无缝隙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和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和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以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同时提升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护理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责任制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贯穿于患者住院过程始终,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全面系统的连续性服务.结果 278例肺结核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刘巧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 病死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79.6%,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还可大幅减少患者的复发情况和死亡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吕素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手术方法 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额颞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GOS评分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京万红软膏联合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的疗效.方法 将Ⅱ、Ⅲ期肛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和对照组48例(0.2%硝酸甘油软膏),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其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目的 分析理化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总结相应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潜在职业危害,从而制定针对性防护对策.结果 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包括试剂、电离辐射等多个方面,为确保理化检验人员健康,必须给予针对性防护对策.结论 针对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给予相应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该类医务人员的健康.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8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的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综合评分,腹痛、腹胀、嗳气症状缓解时间,呕血与便血缓解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2%,远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为9.5%,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胃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等临床症状,显著减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止血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生素联合艾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抗生素联合艾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取抗生素、艾灸以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影像正常时间以及症状消除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优于对照组,影像正常时间和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艾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案.

    作者:陈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DVT、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血小板(PLT)、 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对照组中DVT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DVT发生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均未出现伤口血肿和明显的出血;手术前后2组PLT、AL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利伐沙班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DVT发生率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师火;夏相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受孕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7.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孕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13%(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永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工作的32名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比较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状况.结果 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操作和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采取内镜微创治疗的7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内镜微创组,同时选取早期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5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内镜微创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7%和2.6%,开腹组分别为91.1%和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术后各项指标,该方法 安全可靠.

    作者:吴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 60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扫描诊断符合57例,诊断符合率95.0%,3例患者误诊.结论 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检查肝脏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无创、便捷,能够清晰呈现不同疾病类型影像,为临床准确诊断鉴别肝脏肿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鸿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短暂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吸烟率、饮酒率以及患有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圴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应早期发现并给予治疗,缓解高危因素,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105例输液期间发生渗漏的患儿和108例未发生渗漏患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渗漏组患儿年龄、性别、输液天数、疾病类型、穿刺部位、血管状况、留置针使用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组中,患儿过度活动(53.3%,56/105)或家长疏忽(20.0%,21/105)是导致渗漏的主要原因,穿刺或固定不妥等护理处理不当占9.5%(10/105).结论 对于年龄较小、住院时间较长、哭闹好动的男童、下呼吸道感染或新生儿以及长时间使用留置针的患儿,护理人员要重点关注,防止发生输液渗漏.

    作者:余启蓉;张玉;徐小平;许洁;余洪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