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6例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刘晶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血常规, 尿常规, 痰培养冷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136例确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相关标本经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以及痰培养后所得出结果不存在特异性;136例患儿中有122例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确认其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总数的89.71%,明显高于冷凝集试验的阳性检出率7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入院后的具体临床表现,予以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可确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治疗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产前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治疗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予以硫酸镁和地塞米松治疗)与对照组(未采用药物干预直接分娩),每组各32例.比较2组围生儿结局、产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48 h、72 h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S/D、RI、PI、DBP、MAP等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早产产妇产前使用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使早产儿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方学军;谢淑莲;周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和术后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2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93.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P<0.05).结论 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可以在大程度上改善散光度.

    作者:彭招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行B超引导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4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PICC患者80例,分为B超引导组(n=40)和传统盲穿组(n=40)2组.B超引导组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置入PICC治疗,传统盲穿组患者接受传统盲穿置入PICC治疗,对2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和置管成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时间、疼痛程度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B超引导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80.0%(32/40)、100.0%(40/40)均显著高于传统盲穿组的52.5%(21/40)、87.5%(35/40)(P<0.05);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组的35.0%(14/40)(P<0.05);置管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盲穿组(P<0.05),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组(P<0.05),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盲穿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较传统盲穿用于PICC置管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邢淑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儿中选出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完全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氯胺酮用量少于对照组,完全清醒时间、睁眼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患儿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清醒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接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对照组行盐酸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睡眠质量评分为(8.09±1.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1.07)分(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蔡翔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而观察组则运用优化护理流程,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病情掌握率均较高,且护理差错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2组的治疗、静脉用药、静脉采血、心电监护、 分诊评估以及接收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彭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检测仪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对比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患者手指末梢血,选择快速血糖仪及时进行血糖测定;并采集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1 h内测定血糖水平.结果快速血糖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04±3.23)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91±3.81)mmol/L,两种检测方法血糖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操作却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体积小,容易携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家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海马巴戟胶囊与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海马戟胶囊及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以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75例与治疗组(给以海马巴戟胶囊治疗)75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后,2组精液参数各项指标均比给药前显著改善(P<0.05);2组PR级精子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精子浓度、精液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特发性少弱精症,采用海马巴戟胶囊及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提高精子密度和精液量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作者:陈永艳;杜生荣;林峰;康跃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左眼20例,右眼27例,双眼3例)和对照组(50例,左眼18例,右眼12例,双眼2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流泪、畏光、球结膜充血).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术后复发率(0.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树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MRI检测方法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不同MRI检测方法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MRI扫描,并将不同检测方法结果与病理结果做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中30例病理证实有深肌层浸润,15例无肌层浸润,5种MRI图像检测结果中,T2WI+DWI的检测结果佳,准确性为95.56%,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93.33%.结论 T2WI+DWI的融合图像检测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陈俊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体位下颈椎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下颈椎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前屈(前屈组)、中立(中立组)以及后伸(后伸组)三种体位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中立组和前屈组(P<0.05).后伸组治疗有效率为96.0%,略高于中立组的88.0%和前屈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0°范围内,患者取后伸位时VAS评分改善效果较前屈组与中立组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较前屈组与中立组更高,治疗效果优,值得应用.

    作者:梅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胆囊大部切除在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胆囊大部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治疗体会.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100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中93例行胆囊全切除术,7例给予腹腔镜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对该7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0±9)min,平均出血量(110±8)mL,平均住院时间7 d;无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及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术中运用,可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率,降低中转开腹比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志勇;许泽锋;曹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氯胺酮与七氟醚用于患儿包皮套扎术的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小儿包皮套扎手术过程中氯胺酮与七氟醚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方法 以60例择期包皮套扎术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及氯胺酮麻醉组(C组),对2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啼哭、疼痛与苏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儿都能够确保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是手术后S组患儿与C组患儿相比,明显降低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赵运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6例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136例确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相关标本经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以及痰培养后所得出结果不存在特异性;136例患儿中有122例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确认其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总数的89.71%,明显高于冷凝集试验的阳性检出率7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入院后的具体临床表现,予以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可确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造瘘手术,按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措施干预,观察组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明显更低,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对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凤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宫角妊娠合并对侧输卵管妊娠1例抢救体会

    异位妊娠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 被妇产科医生普遍重视.输卵管妊娠作为一种常见的异位妊娠,往往在早期就能及时得到诊治; 而宫角妊娠作为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因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而极易被延误诊治,子宫破裂、大出血为其严重后果. 虽然两者都分别有较多报道,但两者同时发生的病例少见. 现将我院2015年9月收治的1例宫角妊娠合并对侧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抢救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王琴;何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肺功能锻炼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肺功能锻炼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2周进行肺功能锻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术后第7天观察2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MVV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排痰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海蓉;徐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71例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监测方法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对窦性停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房性早搏、短阵房速、短阵室速、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及室性早搏二、三律与房性早搏二、三律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作出准确诊断,有利于疾病的及早发现治疗.

    作者:鲁梅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胎儿胸腔积液的2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超声图像特征,统计胎儿胸腔积液检出时间、胸腔积液部位以及超声图像异常情况,随访了解胎儿预后.结果 中孕期检出胎儿胸腔积液的概率大于中早孕期和晚孕期,双侧胸腔积液概率大于左侧和右侧胸腔积液,合并1种或多种其他异常概率大于单纯胸腔积液概率.10例单纯胸腔积液胎儿中1例胎死宫内,18例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中5例胎死宫内.结论 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查出胎儿是否存在胸腔积液,为后续诊疗提供指导.

    作者:徐士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