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马菁;刘燕;唐发英
目的:探讨使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治疗的3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服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30 d 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40/350)。结论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盈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5年1月—6月收治的1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曾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对其患病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作为调查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73例年龄在50岁~69岁的高血压患者,调查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调查发现,疾病不确定感分数越高,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就越高,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心理之间成正比(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焦虑程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对其不确定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方案,就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刘杰萍;李燕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腹腔镜围术期的专科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6例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对治疗是否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燕;马菁;刘燕;唐发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与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妇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晚期羊水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羊水过少)和对照组(羊水正常),对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晚期危险信号,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应结合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合理分娩方式,积极处理,并加强产前 B 超检查,以及时发现羊水及胎儿变化。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 管术治疗的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管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德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1人组成品管圈,按品管圈实施步骤对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现状进行把握分析,制定计划、对策并实施。结果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由57.79%提升到95.45%,圈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得到持续改进,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2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旻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刘绍武先生在毕生研习中医《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全新中医学体系。刘绍武老先生1907年4月3日生于山西省襄垣县十字道村,2004年12月2日逝于海南省海口市,享年98岁。先生生前是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方大家。自幼酷嗜史学,稍长,始自学中医。1924年悬壶于乡梓,由于屡起沉疴,遂名声大振。1930年在长治市创办友仁医院,着手中药煎剂改革的研究,并附设友仁医社,为当地培养名医多人,后移壶于西安、天水等地。1944年应国家考试院在西安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中医师证书。解放后,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并被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常员、山西省中医学理事、山西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刘老经验丰富,尤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1945年前著有《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等,1971年以后,根据《伤寒论》之辨证思想,创立“三部六病”学说。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工作效率,为医院床位的合理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归一分析法判断医院床位工作效率,使用服务目标法计算医院床位的需求量。结果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总量不断增加;中西医结合医院床位效率指数排名第一,民族医院处于低效运行状态;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供求平衡,2014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床位短缺。结论运用科学方法测算医院床位,可提升医院床位配置水平,提高不同类别医院床位的利用效率。
作者:何思长;刘志会;赵大仁;孙渤星;张瑞华;徐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应用 MTX 联合米非司酮并辅以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异位妊娠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尿妊娠试验转阴以及盆腔包块消退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能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使患者免受手术的创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治疗安全。
作者:戚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甘利欣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患者在治疗2周后进行检查,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都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较显著,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而言,选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国福;陈俊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新生儿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选择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新生儿使用早期综合护理方法,比较2组的退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新生儿黄疸的吸收,缩短退黄时间,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燕霞;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检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与血脂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侯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不良情绪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2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6例,实行基础护理的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实行护理干预的孕产妇设为观察组,比对2组孕产妇的情绪控制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 SAS、SDS 评分和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孕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加快孕产妇在产后的恢复速度。
作者:李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受医学发展的限制,加之患者个体存在差异,病情多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常有发生。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患者的不满与投诉,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与不便,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本文着重从护患沟通的意义、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加强护患沟通等几个方面来探析护患沟通在解决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
作者:任翠仙;张淑芳;赵新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34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胰岛素日用量。结果2组患者的胰岛素日用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康湘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8例对象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采用 PICC 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化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静脉炎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 置管化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降低肿瘤患者患者并发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玲敏;杨玉杰;闫冬;武入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诊剖宫产产妇,按其急诊剖宫产时间顺序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3例,予以单纯布比卡因麻醉;复合组33例,予以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2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急诊剖宫产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且术中均未临时改变麻醉方式。复合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仅4例(12.1%)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27.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其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杨冲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实施护理标识前后手术室物品各500件,共计1000件,比较护理标识体系实施前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药品过期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为97.8%,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仅0.6%,药品过期情况零发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物品管理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物品积压和过期现象,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燕;吴蓓蓓;吴小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