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井云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将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2组同时进行彩超多普勒检测,分析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病患下肢动脉硬化率、一半以上血管狭窄、血管闭塞以及血栓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果显著,对其预防具有很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骨外科手术45例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进行手术的骨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增加心理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4周心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可以加快康复速度,减轻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与康复

    目的:分析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22例,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术前均存在尿失禁,合并尿频16例,排尿困难18例;术后尿失禁2例,合并尿频6例,排尿困难3例。术前22例患者顺应性(3.896±3.025)mL/cm H2O、大膀胱容量(140.36±43.88)mL、有效膀胱容量(106.23±35.78)mL,术后顺应性(7.536±3.586)mL/cm H2O、大膀胱容量(265.33±85.29)mL、有效膀胱容量(236.78±84.66)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同时联合康复训练对提高手术效果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东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两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影响

    目的:探析两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9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对其采集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种采血方式的红细胞比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选择静脉采血方式,不仅数值准确、检验结果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田英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对比2组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P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黄体酮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作者:刘传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腿严重毁损伤的治疗进展

    随着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小腿严重毁损伤不断增加。此种损伤多由高能量、高速度、强暴力所造成的,表现为伤口严重污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血管、神经、肌肉绞榨挫灭、粉碎性骨折等,按Gustilo分型属ⅢB型~ⅢC型,往往预后很差[1]。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失,严重神经、血管、肌肉毁损,感染、骨缺损、截肢以及反复手术等棘手问题是临床治疗上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其治疗仍然是当今创伤外科医生颇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作者:梁子聪;胡建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盆腔炎(PIO)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治疗的118例PIO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教育干预组、对照组,2组中的PIO患者均为59例,在护理对照组PIO住院患者时仅采用了一般性的措施,对于教育干预组住院患者,应用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结果教育干预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PIO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任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龄产妇300例妊娠情况分析

    目的:对高龄产妇的妊娠情况加以分析探讨。方法抽选我院2011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0例高龄产妇作为甲组观察对象,选取同期收治的300例适龄产妇作为乙组观察对象,对2组产妇妊娠情况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组产妇妊高征、妊娠期贫血等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与产后出血、早产与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组剖宫产率为80%,显著高于乙组的66.67%(P<0.05),且甲组新生儿结局同乙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而言,其出现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要高于适龄产妇,妊娠风险较大,需提高警惕,强化围生期保健工作。

    作者:白春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06例小儿肠炎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葡萄糖酸锌+醒脾养儿颗粒)与对照组(蒙脱石散+阿莫西林颗粒)。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2/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肠炎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霄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超高分辨率薄层CT诊断大径2 cm以下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超高分辨率薄层CT诊断大径2 cm以下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大径≤2 cm肺部孤立结节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高分辨率CT与超高分辨率CT进行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对两种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变直径在0.5 cm~2 cm之间时,超高分辨率CT的显示效果优于高分辨CT,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分辨率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略高于高分辨率CT;病变直径≤0.5 cm时,超高分辨率CT诊断符合率高于高分辨率CT,显示效果优于高分辨率CT(P<0.05)。结论超高分辨率CT对大径≤0.5 cm的肺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优于高分辨率CT检查,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跃民;肖林文;张爱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第二讲表部病的辨证论治

    在开始谈具体的脉、证、方之前,我们先谈几个概念。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可能发生对立性的反应,也可能发生统一性的反应。当发生矛盾对立性的反应时,机体会出现阳性或者阴性的两种变化,三部就会表现出六类不同的症候群,我们将之称为六病,即表阳病、里阳病、表阴病、里阴病、枢阳病、枢阴病。当机体发生统一性的反应时,机体病变所在部位会出现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证候群,我们将之称为部证。表部出现的叫表部证,里部出现的叫里部证,枢部出现的叫枢部证。六病对应六种证候群,每一种证候群都有独特的证候,将之称为纲领证,在《伤寒论》中称为主证。纲领证中的某一特定证候是疾病主要矛盾的暴露,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将这个证候称为核心证。在纲领证之外,往往还有许多其他的证候,将之称为一般证候。诸多证候中,核心证是主导,我们将之称必要条件,即如果没有这个必要条件,这个病的诊断就不能成立。纲领证是疾病诸多证候中的重要代表,是伴随核心证而存在的,我们将之称为充分条件,即如果有这样的证候群存在,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来作出诊断。因此,临床辨证中只要有核心证存在,我们就将它视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核心证存在,就不能确诊。若纲领证同时存在,这个辨证诊断就具备了充分条件。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早产儿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床式鸟巢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符合条件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置培养箱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水床式鸟巢护理方法,观察记录2组早产儿住院第7天及第14天的自行摄奶量、体重,体温差、呼吸暂停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住院第7天及第14天的早产儿自行摄奶量的增加、体重的增长,体温差的减小及住院时间的缩短均优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床式鸟巢护理有利于早产儿自行摄奶量增加,促进体重增长,减小体温波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促进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彩梅;曾秋月;莫国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肺癌是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占全世界癌症死因的首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1]。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辅以化疗和放疗,而围术期有效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现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9例肺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探讨如下。

    作者:芮爱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在血糖控制稳定后开始观察,治疗组(25例)给予补气活血通痹汤加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25例)予以补气活血通痹汤加甲钴胺臀部肌肉注射。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周,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岳国荣;刘东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7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7例,采用戈舍瑞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安宫黄体酮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琳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在妇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也不断拓展,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规范的疾病相关知识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具体的个体化的方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患者接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以达到减轻患者病痛、心理压力和促进早日康复的目的[1]。为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0月—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越川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青春期肺结核患者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探讨及应用

    目的:探讨青春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对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速痊愈。方法根据192例青春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分别制定完善合理的护理方案,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提高治疗效果。结果192例青春期肺结核患者,其中182例原发病例均得到痊愈,治愈率为94.8%。结论对青春期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是疾病有效治疗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作者:赵彦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3.67±4.66)d、出血量(1587±138.98)mL、抢救成功率90.91%,试验组住院时间(8.07±3.21)d、出血量(1322±78.23)mL、抢救成功率100.0%,试验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工作中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声像特征,探讨鉴别要点。结果9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60例、子宫腺肌瘤29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8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79.31%,62.50%。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是两者的鉴别要点。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完整地提供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声像信息,影像学医师应加深对其声像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率。

    作者:赵成如;赵成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尼莫地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I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53%(P<0.05);治疗前2组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浅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整体化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低病死率。方法总结整理我科近3年来住院的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42例,复发3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贯穿始终的规范化整体护理,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刘利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