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对比2组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P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黄体酮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作者:刘传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对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速痊愈。方法根据192例青春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分别制定完善合理的护理方案,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提高治疗效果。结果192例青春期肺结核患者,其中182例原发病例均得到痊愈,治愈率为94.8%。结论对青春期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是疾病有效治疗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作者:赵彦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诊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取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LCP组、DHS组和PFNA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PFNA组比其他2组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PFN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PF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对于粗隆间股骨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较LCP和DHS治疗时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时间短,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学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将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2组同时进行彩超多普勒检测,分析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病患下肢动脉硬化率、一半以上血管狭窄、血管闭塞以及血栓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果显著,对其预防具有很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井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医院作为向广大群众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伤员,也包括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以及完全健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要有敬业精神,良好的修养及心理素质是敬业精神的重要体现。护理人员作为和患者接触多的人员,尤其要注重外在的形象,良好的形象要靠内在的修养和心理素质来展现。因此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护理人员形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一直是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秀花;李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水床式鸟巢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符合条件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置培养箱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水床式鸟巢护理方法,观察记录2组早产儿住院第7天及第14天的自行摄奶量、体重,体温差、呼吸暂停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住院第7天及第14天的早产儿自行摄奶量的增加、体重的增长,体温差的减小及住院时间的缩短均优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床式鸟巢护理有利于早产儿自行摄奶量增加,促进体重增长,减小体温波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促进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彩梅;曾秋月;莫国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索颈托治疗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伴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50)予颈托治疗,对照组(n=48)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于治疗前后测量血压数值及NPQ评分评估疗效。结果1个疗程前后测量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收缩压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NPQ评分,治疗组NPQ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颈椎病患者降低血压及改善颈部症状颈托比常规药物更佳。
作者:刘嘉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355例,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脑血管痉挛、有无并发脑疝、糖尿病、脑挫裂伤和入院血压等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355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92%(21/355),病死率为4.76%(1/21);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与高龄、高血压、低GCS评分、脑血管痉挛、并发脑疝、糖尿病、脑挫裂伤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高龄、低GCS评分、脑血管痉挛、并发脑疝、糖尿病、脑挫裂伤、高血压等均属于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脑梗死,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宋振声;孙传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中抽选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后Bolher角与Gissane角以及足部功能评分。结果手术后试验组的Bolher角明显高于对照组,Gissane角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能减小损伤,且可以将跟骨关节面直接暴露出来,有利于骨折的复位;此外,克氏针固定对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操作起来较为简单,能减少患者Ⅱ期复位时的丢失。
作者:邵旭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术后1年内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术后1年内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研究组35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2组宫颈成熟度,宫缩发动时间,宫缩发动至妊娠物排出时间,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及软产道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成熟度优于对照组,宫缩发动和妊娠物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年内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飞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育龄夫妇孕前优生检查结果的风险评估,探讨其对个体化优生指导,降低出生缺陷风险因素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随访记录完整的2092名育龄夫妇进行分析。结果双方一切正常仅占检查人群的47.61%,具有一种或几种风险因素的占检查人群的52.39%。病史咨询中不良生活方式中吸烟居首位,占检查人群的42.83%;男性体重指数超标占检查人群的36.33%,女性体重指数超标的占检查人群的13.77%;妇科检查异常的占检查人群的19.31%,女性实验室检查异常的占检查人群的69.60%;男性实验室检查异常的占检查人群的17.78%;超声检查异常的占检查人群的6.88%。结论我县育龄夫妇的自主健康意识仍较淡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风险评估及优生指导,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的优生指导,对于提高育龄夫妇的健康意识和有效规避出生缺陷高危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许云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5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均为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集,回顾在分析过程中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本次选取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50例,其中5例标本不合格,占10%,分析不合格原因:血液标本保存不当导致1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当1例,标本采集方法不当3例。结论采集标本的方法、设置的血量和抗凝剂比例、保存血液标本的方法均会影响检验结果,需充分重视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获取准确的结果,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者:解晨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尼莫地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I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53%(P<0.05);治疗前2组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行肩袖损伤微创术后1周转入我院进行康复训练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短波、脉冲磁疗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Fugl-Meyer评分方面,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2组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手术的患者按照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诗毅;卓玉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22例,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术前均存在尿失禁,合并尿频16例,排尿困难18例;术后尿失禁2例,合并尿频6例,排尿困难3例。术前22例患者顺应性(3.896±3.025)mL/cm H2O、大膀胱容量(140.36±43.88)mL、有效膀胱容量(106.23±35.78)mL,术后顺应性(7.536±3.586)mL/cm H2O、大膀胱容量(265.33±85.29)mL、有效膀胱容量(236.78±84.66)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同时联合康复训练对提高手术效果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东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多排螺旋CT扫查,结合声像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经常规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率为91.67%,二者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具有快捷、方便、重复性强的特点,诊断准确性和CT不相上下,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对绝大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但是部分患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成像不佳,可联合CT增强扫描以排除疑似病例。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小切口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董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在治疗中风后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上述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黏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在治疗中风后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其分成2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30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统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的平均发作次数、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哮喘平均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哮喘症状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10%,比对照组的3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并用方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恒玺;李振瑞;乔晓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β-HCG转阴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荣桃;郭小维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