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娥
目的:分析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稽留流产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组织物排出率高于对照组,急诊清宫、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中,有利于促进妊娠组织物排出,提高流产成功率,降低出血量,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芮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予以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7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西医治疗)、试验组(中医治疗)各35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3例(94.3%),高于对照组的27例(77.1%);不良反应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17.1%);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上述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前期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剖宫产切口憩室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对其诊治标准尚未作出明确定义。其临床症状主要为不孕、剖宫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再次妊娠可引发切口妊娠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剖宫产切口憩室临床诊断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等。目前经腹手术较为少用,多采用经阴道手术或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谢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多排螺旋CT扫查,结合声像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经常规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率为91.67%,二者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具有快捷、方便、重复性强的特点,诊断准确性和CT不相上下,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对绝大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但是部分患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成像不佳,可联合CT增强扫描以排除疑似病例。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两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9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对其采集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种采血方式的红细胞比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选择静脉采血方式,不仅数值准确、检验结果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田英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行血液透析(H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25例透析患者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观察2组经不同的方式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延长血液透析时间、血液透析期间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血液透析时间延长,对护理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护理满意度,是加快患者回归社会的理想护理措施。
作者:段淑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索颈托治疗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伴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50)予颈托治疗,对照组(n=48)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于治疗前后测量血压数值及NPQ评分评估疗效。结果1个疗程前后测量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收缩压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NPQ评分,治疗组NPQ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颈椎病患者降低血压及改善颈部症状颈托比常规药物更佳。
作者:刘嘉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β-HCG转阴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荣桃;郭小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诊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取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LCP组、DHS组和PFNA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PFNA组比其他2组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PFN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PF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对于粗隆间股骨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较LCP和DHS治疗时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时间短,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学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也不断拓展,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规范的疾病相关知识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具体的个体化的方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患者接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以达到减轻患者病痛、心理压力和促进早日康复的目的[1]。为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0月—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越川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小切口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董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盆腔炎(PIO)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治疗的118例PIO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教育干预组、对照组,2组中的PIO患者均为59例,在护理对照组PIO住院患者时仅采用了一般性的措施,对于教育干预组住院患者,应用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结果教育干预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PIO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任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行肩袖损伤微创术后1周转入我院进行康复训练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短波、脉冲磁疗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Fugl-Meyer评分方面,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2组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手术的患者按照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诗毅;卓玉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130例进行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65例)和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65例),对比2组产妇出血量、分娩时间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分娩时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富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放疗后睡眠障碍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影响肿瘤放疗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心理因素、疼痛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放疗因素、情绪因素。2组患者护理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PSQI评分较对照组优良(P<0.05);而对照组护理后PSQI评分与其护理前评分相较,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肿瘤放疗后睡眠障碍患者,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极佳,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比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麻醉以及镇痛方法对其术后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麻醉以及镇痛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的麻醉方法为静脉全身麻醉,镇痛方法采用静脉镇痛法;试验组(60例)的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方法采用硬膜外镇痛法。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在各个时间点都要比对照组明显低,且除术前12 h外,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各个时间点也都要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对照组48.33%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试验组的26.67%(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镇痛方法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为术后良好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张新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在开始谈具体的脉、证、方之前,我们先谈几个概念。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可能发生对立性的反应,也可能发生统一性的反应。当发生矛盾对立性的反应时,机体会出现阳性或者阴性的两种变化,三部就会表现出六类不同的症候群,我们将之称为六病,即表阳病、里阳病、表阴病、里阴病、枢阳病、枢阴病。当机体发生统一性的反应时,机体病变所在部位会出现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证候群,我们将之称为部证。表部出现的叫表部证,里部出现的叫里部证,枢部出现的叫枢部证。六病对应六种证候群,每一种证候群都有独特的证候,将之称为纲领证,在《伤寒论》中称为主证。纲领证中的某一特定证候是疾病主要矛盾的暴露,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将这个证候称为核心证。在纲领证之外,往往还有许多其他的证候,将之称为一般证候。诸多证候中,核心证是主导,我们将之称必要条件,即如果没有这个必要条件,这个病的诊断就不能成立。纲领证是疾病诸多证候中的重要代表,是伴随核心证而存在的,我们将之称为充分条件,即如果有这样的证候群存在,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来作出诊断。因此,临床辨证中只要有核心证存在,我们就将它视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核心证存在,就不能确诊。若纲领证同时存在,这个辨证诊断就具备了充分条件。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情境反思学习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实习的儿科护生60名作为试验组,实施情境反思学习法;以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儿科实习的护生4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法。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理论与实践差距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反思学习法通过建立疾病情景,增强理解能力,以实验情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儿科护生的护理能力、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7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7例,采用戈舍瑞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安宫黄体酮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琳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