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磊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现状,探讨学龄前儿童龋齿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取禄丰县辖区内乡镇40所幼儿园3岁~6岁学龄前儿童共10220例进行口腔龋齿的调查,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例未发生龋齿的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齿保健教育,干预组给予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保健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禄丰县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为31.09%;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家长牙齿保健知识得分和儿童牙齿保健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禄丰县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家长保健知识,促进学龄前儿童养成牙齿保健习惯。
作者:袁绍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应用早期入住ICU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采用术后2 d入住ICU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治疗;采用术后立即入住ICU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治疗。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入住ICU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满良;李丽荣;张倩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于2012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颊部肿块,直径约2 cm,无疼痛,未予以重视,于5月发现肿块增大伴疼痛,间断口服阿莫西林半月余,疼痛稍缓解。2014年6月上述症状加重,在外院口腔医院行颌面部超声示:右颊部肿物,考虑肿瘤,建议手术。CT 示:右颊部软组织占位,约3.8 cm×3.9 cm,考虑肿瘤。
作者:赵莉莎;李仁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中抽取出5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经阴道和腹部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检查58例患者中有55例明确诊断,确诊率为94.83%,误诊率为5.17%。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作者:熊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医治病的方法可分为祛邪、扶正、调和三大方面,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是重要的祛邪手段。汗法除了治疗表证和内科疾病外,还可以治疗以皮肤病为代表的外科多种疾病,汗法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中医学者对汗法的认识日益深入,临床皮肤病中汗法的使用也日渐增多。皮肤病多以脏腑功能失常,营卫不和,气血失调,邪毒蕴结等为主要致病机制。我们基于皮肤病病虽在里,但病位多在肌肤毛窍的临床特点,结合“汗法”的“祛风散寒、疏通内外、透散内蕴之毒、通适血脉”等作用机理,兹参阅文献从“开门逐盗、透邪外达”“疏通经络、布津散液”“扶卫固本,升阳助脾”三点了解汗法在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略术拙识望对临床汗法运用有所帮助。
作者:刘楠;毛小容;张亚楠;郝平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7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 h收缩压总变异系数(CV),依据变异系数值分为高CV组和低CV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高CV组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明显高于低CV组,高CV组透析超滤量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明显高于低CV组。结论透析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大者,左心室肥厚更明显。
作者:李佳;刘菊红;高文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2例肝硬化患者,按其病情分为肝硬化代偿组48例,肝硬化失代偿组44例,选取同期正常肝功能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3组患者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结果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长于正常肝功组(P<0.05);肝硬化组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正常肝功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的 PT、APTT、TT 均显著长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FIB显著低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结论凝血四项检测对于肝硬化患者凝血状况及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创伤程度,缩短引流和住院时间,术后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上有显著优势。
作者:于苗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的6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均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加用贝那普利,观察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下降,但试验组下降程度更显著,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咳嗽与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收集我院中医门诊2014年—2015年符合感冒后咳嗽诊断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42例,对照组为3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咳必清糖浆10 mL,3次/d,口服;酮替芬片2 mg,1次/晚,口服;茶碱缓释片0.1,2次/d,口服;止咳糖浆10 mL,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3.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咳嗽无论专方辨证加减治疗或中成药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小。
作者:张江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5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配合能力、舒适感、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配合、舒适感、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的情绪较术前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加其术中配合性,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保证手术得以顺利完成,提升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患者,男,54岁,因“咳嗽2 d,发热6 h”,于2016年2月13日入院,既往无过敏史,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炎。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确诊为:肺炎,Ⅰ型呼吸衰竭,住院治疗。医嘱:①吸氧,动态复查血气分析,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②胸部CT检查了解肺部情况,进一步完善痰真菌涂片及结核杆菌涂片,注意追踪化验结果。③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药物治疗。2月13日11:45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钠3.375 g(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12177306AB,1.125 g/支)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约1 min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憋气、周身瘙痒、口唇发绀,无发热恶寒,无头痛头昏。考虑青霉素过敏,嘱立即停止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1.5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脉推注,并给予异丙嗪注射液50 mg肌内注射,12:06患者病情危重,出现血压测不出,深昏迷状态,呼吸不规则。嘱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间隔3 min给予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注射液1 mg,多巴胺注射液60 mg+间羟胺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洛贝林注射液9 mg+尼可刹米注射液3.37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气管插管。请重症医学科会诊,考虑呼吸衰竭原因待查,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虽经积极抢救但治疗无效,于12:40心搏呼吸先后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且固定,抢救10 min心搏呼吸未恢复,于12:50临床死亡,心电监护呈现直线。
作者:崔红霞;侯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0岁~3岁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筛选三门峡地区2012年3月—2015年3月的健康婴幼儿11518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个人史、补充维生素D情况、户外活动时间、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地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11518名婴幼儿,骨密度不足的发生率为40.6%。0岁~3岁婴幼儿骨密度与年龄、补充维生素D、户外活动时间、居住地及父母文化程度明显相关性(P<0.05),与喂养方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增长、补充适量维生素D、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居住在城市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婴幼儿更容易获得较高的骨密度值。
作者:宁秀琴;徐玄玄;李沛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血肿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中线移位、硬膜下血肿等指标,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各种影响因素当中,GCS为大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且多因素相互作用,为此,一旦患者入院,立即给予患者科学治疗,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预后。
作者:朱日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4例,按病程长短分为A1组41例,A2组41例, A3组41例,A4组41例,所有患者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相关神经指标,观察患者肌电图检查异常检出情况及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测A1组异常率为90.24%,A2组异常率为80.49%,A3组异常率为65.85%,A4组异常率为60.98%,总异常率为74.39%,异常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总病变异常率为34.15%(56/164),经肌电图检测,临床已诊断者均为异常,且从108例无症状中另检测出66例糖尿病神经发生异常,总病变异常率为74.39%(122/164)。结论肌电图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准确性更高,利于治疗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娟;刘太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患者,女,46岁,因经期延长18个月入院。患者为育龄期女性,平素月经规则,MC5/30,量中,色暗红,有血块,无痛经。1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周期正常,行经时间延长,无腹痛、腹胀等不适,门诊行相关检查后以“黏膜下肌瘤”收住院。入院时偶有腰痛、腹痛,无肛门坠胀,无头晕,无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8/78 mm 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瘀斑瘀点,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涩。双下肢不肿。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畅,白带量少,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压痛(-),双附件未及异常。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第3天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诉下腹坠胀不适,尿不尽,耻骨联合上压痛,行B超检查后遵医嘱留置尿管,引流出尿液1300 mL,给予定时开放尿管,同时给予盐酸坦索罗新胶囊及溴吡斯的明片口服后于术后第8天拔除尿管。现患者已康复出院。
作者:张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选择针灸推拿联合牵引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牵引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LDH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牵引的治疗手段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翁劲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诊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32)应用小夹板外固定法,对照组(n=32)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骨折愈合时间为(70.9±4.8)d;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骨折愈合时间为(84.6±7.0)d,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加速其骨折愈合进程,值得借鉴。
作者:罗学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通过血沉仪测定不同程度贫血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按贫血程度将患者分为血红蛋白含量正常为正常组,血红蛋白量在90~120 g/L为轻度贫血组,血红蛋白量在60~90 g/L为中度贫血组,血红蛋白量在30~60 g/L为重度贫血组,血红蛋白量小于30 g/L为极重度贫血组,用血沉仪法测定不同程度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值并进行对比。结果正常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值为(7.0±4.9)mm/1h,轻度贫血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值为(34.0±15.9)mm/1h,中度贫血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值为(59.0±19.6)mm/1h,重度贫血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值为(106.0±15.9)mm/1h,极重度贫血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值为(48.0±34.9)mm/1h。结论不同程度的贫血均可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增加红细胞沉降率也不断增加;但严重贫血时红细胞沉降率降低幅度不大。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红细胞沉降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水平变化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hs-CRP、RF及ESR的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hs-CRP、RF及ESR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s-CRP、RF及ESR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鑫;杨霞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