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琴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游仙区2008年—2013年63例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案多以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韦拉平等一线药物为主。治疗过程中,3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7例人换其他一线药物,3例换二线药物,7例自行停药。通过治疗,52例HIV/AIDS患者体内的病毒得到完全抑制,49例免疫功能得到重建。54例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4例加重,3例死亡。结论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复制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HIV病毒的传播,降低经性途径传播感染的比率。在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前需要做好依从性教育工作,才能保证整个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杜婵娟;唐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儿童1型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57例,对选取的患儿建立健康档案,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年住院人次、年低血糖发作次数和急性酮症酸中毒发作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干预前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烧伤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50例。 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86.00%及(9.16±2.36)d,而A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68.00%及(13.16±3.16)d,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而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此外,B组1周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CT诊断和X线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9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50例患者采用CT诊断,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X线诊断,观察2组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的符合度。结果2组患者骨折脱位型和单纯屈曲压缩型患者的诊断情况差异小,但是安全带型和爆裂型诊断情况差异较大;而且采用CT诊断,椎体骨折线、椎管狭窄和附件骨折的准确率试验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CT诊断技术,其结果基本与手术结果符合,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相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56例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之间在我院借助数字技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应用数字技术检查的前提下实施手术方案,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在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前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三维重建,能够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大大提升。
作者:张浩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给予36例肱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情况良好,肩肘关节治疗优良率为91.6%。结论肱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多是因创伤严重、术中操作以及固定物不当,术后未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所致。采用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骨折不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体征及治疗经验,为宫颈炎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根据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分别采取药物局部治疗、物理治疗及利普刀手术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1例、物理治疗29例、利普刀手术治疗36例;临床痊愈50例、显效30例、无效6例。结论对育龄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宫颈炎早发现,并根据病情结合患者情况早期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才能更好地维护女性健康。
作者:申铁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作2组,研究组56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6例行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肌肉松弛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取放大染色胃镜受检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和干预组105例。对照组行常规内镜检查配合,干预组除常规内镜检查配合外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受检者在放大视野暴露清晰时间、染色着色时间、检查总时间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放大视野暴露清晰时间短、染色着色时间长,检查总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放大染色胃镜检查,可以减少放大视野暴露的清晰时间,提高染色准确率,明显减少检查总时间,并能提高活检钳取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创伤,提高食管癌及胃癌的活检阳性率。
作者:黄丽丽;彭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脂肪性肝病患者数量快速升高,但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且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病的发病机制存在很大研究空间,同时,如何能找到一种操作简单、诊断准确、费用低廉的方法,是临床诊断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石磊;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异位妊娠87例患者行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腹部超声检查异位妊娠总阳性率为85.08%,阴道超声为94.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例数与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确诊的声像图显示原始血管搏动、盆腔积液病例数与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总阳性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
作者:黄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应用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现代护理观念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昕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2例住院老年患者,在出院时对其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得分为65~100分,平均(92.45±7.83)分,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82例、比较满意156例、不满意24例,护理满意率为94.81%。其中呼叫及时回应、保护患者隐私、出院宣教等项目得分较低。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特别重视呼叫及时回应、保护患者隐私、出院宣教等薄弱环节。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中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进行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焦虑程度加以评估。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将舒适护理引用到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应对措施,为儿科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58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同类型患儿158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0%,对照组为83.54%;研究组患儿危险事件发生率为0.63%,对照组为5.7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分析危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黄柳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现场抽查2014年1月—6月我院ICU患者家属和工勤人员干预前后的手卫生状况,结果显示工勤人员在进行手卫生前卫生合格率低于干预后;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合格率低于护理干预后合格率;工勤人员的护理干预前的卫生合格率低于患者家属干预前的卫生合格率。分析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ICU非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若不进行护理干预,工勤人员可能是ICU非患者人群中易感染的群体。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体检者血标本,不溶血样本1000份为试验A组,溶血样本1000份为试验B组,检查标本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观察样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试验B组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试验A组,2组ALP无明显差异(P>0.05);生化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乙肝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检验前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田英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临床医学上以肾结石为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尿路结石发病率比例约为4~5∶1,肾和膀胱是尿路结石形成的主要区域。目前临床医学在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方法上发生了变革,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开放性、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的缺陷,而现在的微创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
作者:刘海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5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平板试验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为81.25%,阳性预测值91.67%,阴性预测值59.09%。运动平板试验对多支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P<0.01)。结论 TET简便易行,与CAG结合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袁鹰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