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徐露

关键词:综合护理, 烧伤, 应用价值,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50例。 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86.00%及(9.16±2.36)d,而A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68.00%及(13.16±3.16)d,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而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此外,B组1周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预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预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护理预案模式加以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预案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淑青;刘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尿毒症患者多发骨棕色瘤的诊断学特征

    骨的“棕色瘤”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合成、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动员骨钙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骨质吸收、疏松、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所形成的骨骼的假瘤性病变。其多见于30岁~50岁女性,典型临床表现为指(趾)骨、颅骨及长骨骨膜下吸收、弥散性骨量下降。棕色瘤是一种机体代偿性表现,本质上并非肿瘤,其发生率仅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0.1%~5%左右[1,2]。临床上较易造成误诊,但血生化筛查能提示其存在。现报告尿毒症患者多发骨棕色瘤1例的诊断学特征。

    作者:李子艺;王庆贺;朱勇;杨大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2例住院老年患者,在出院时对其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得分为65~100分,平均(92.45±7.83)分,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82例、比较满意156例、不满意24例,护理满意率为94.81%。其中呼叫及时回应、保护患者隐私、出院宣教等项目得分较低。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特别重视呼叫及时回应、保护患者隐私、出院宣教等薄弱环节。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儿科护理管理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应对措施,为儿科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58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同类型患儿158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0%,对照组为83.54%;研究组患儿危险事件发生率为0.63%,对照组为5.7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分析危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黄柳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ICU非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

    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现场抽查2014年1月—6月我院ICU患者家属和工勤人员干预前后的手卫生状况,结果显示工勤人员在进行手卫生前卫生合格率低于干预后;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合格率低于护理干预后合格率;工勤人员的护理干预前的卫生合格率低于患者家属干预前的卫生合格率。分析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ICU非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若不进行护理干预,工勤人员可能是ICU非患者人群中易感染的群体。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护理研究进展

    艾滋病是临床上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其诱因多,传染机制也比较复杂,患病后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威胁患者健康。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使得治疗依从性较差,药物并发症较多。本文HIV/AIDS分析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眼科门诊应用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应用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现代护理观念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昕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康复的保障。我国人口正趋向老龄化,所以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器官结构发生老化,加之各种基础疾病较多,成为护理风险的高危人群。本文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做到防范于未然,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淑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螺旋CT在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确诊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分析其螺旋CT表现。结果小肠梗阻13例,均可见肠腔内积气明显及“阶梯样”液平,此外还出现“鱼骨刺样”、“咖啡豆征”等征象。结肠梗阻7例,主要表现为小肠在近侧发生扩张。结论相较于传统的X线而言,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于临床上确诊肠梗阻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敏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HIV/AIDS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游仙区2008年—2013年63例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案多以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韦拉平等一线药物为主。治疗过程中,3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7例人换其他一线药物,3例换二线药物,7例自行停药。通过治疗,52例HIV/AIDS患者体内的病毒得到完全抑制,49例免疫功能得到重建。54例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4例加重,3例死亡。结论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复制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HIV病毒的传播,降低经性途径传播感染的比率。在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前需要做好依从性教育工作,才能保证整个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杜婵娟;唐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选择应激性高血糖者48例为观察组,同时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选择正常血糖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发病2周~4周内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可增加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赵翠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简析医院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及对策

    病案是记录患者病情的主观描述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客观检查结果、诊疗过程、病情分析情况的资料,是有关患者健康情况的重要文件档案。如何保证病案及时归档并妥善保管,是病案管理工作中基本也是重要的环节,关系到病案的整理、录入、归档、质量监控能否及时完成;也关系到医院各类相关医疗统计数据能否及时上报;更关系到司法部门、出院患者调阅复印病历以及本院医护人员查询的病案资料能否及时提供。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年出院病案约8000人次,而病历延迟归档经常发生,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年病案回收情况的分析,找出病案延迟归档原因,并制订应对措施,以期提高病案归档率,让医院病案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范卉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体会

    笔者自中医学院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门诊中常遇到一些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后效果较好,现将方药与大家一同分享。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病程长3年,短1周,其中以单纯牙痛症状为主有6例,余多以单侧面部及颞侧部疼痛为主。门诊均曾服用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多因出现头晕、乏力、嗜睡及白细胞减少而停服,停药后症状均再次发作,因畏服西药自行要求口服中药医治。

    作者:师江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相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在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情况分为联合手术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45例和单纯手术组(单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35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年内息肉复发率及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近(P>0.05);联合手术组息肉复发率2.22%、异常出血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选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安全有效,术后息肉复发率以及异常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32例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延缓或降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治疗法、交锁髓内钉治疗法和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临床上的疗效,探讨治疗四肢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7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3组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12个月,记录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平均治愈时间为(102.4±4.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坚;刘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

    作者:宋素珍;王志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更正

    由梁家柱撰写的《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一文已刊登于《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2月第19卷第6期第750页。因本刊编辑工作失误,将文章标题中“阿立哌唑”的“阿”字疏漏,将751页“1.3治疗方法”内容中利培酮的用药剂量“高剂量达5~6 mg/d”错误输入为“高剂量达56 mg/d”。本刊为给作者本人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编辑部全体同仁会及时总结教训,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努力工作。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以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为特征的内分泌系统紊乱症候群。近年来,此病呈逐年增多趋势,而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从2005年起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通过5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