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

宋素珍;王志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双岐杆菌二联活菌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治疗法、交锁髓内钉治疗法和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临床上的疗效,探讨治疗四肢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7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3组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12个月,记录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平均治愈时间为(102.4±4.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坚;刘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年来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82例,其中行传统气管切开术5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126例,通过实践操作证明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实用性、安全性、可行性。结果12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术中更改手术方式为传统气管切开4例,术后出血5例,均给予填塞压迫止血而治愈。传统气管切开术,术中更改手术方式为经皮气管切开术1例,给予填塞压迫止血而治愈。术后出血2例。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实用性、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患者痛苦较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进宪;杨德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

    作者:宋素珍;王志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预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预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护理预案模式加以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预案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淑青;刘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空心钉结合张力带线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线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线缆内固定治疗横形及纵形髌骨骨折20例。结果20例经6个月~12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情况。结论应用空心钉与张力带线缆结合内固定,对横、纵形髌骨骨折治疗,是一种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鹏;丁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嵌顿痔48例

    目的:探讨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确诊为混合痔(嵌顿痔)患者,采用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48例患者疼痛、水肿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其中40例痔嵌顿症状解除,脱出痔核全部或大部分回缩入肛内;术后第3~5天,5例患者因排便或站立过久而痔核有脱出,坐浴或休息后可自行还纳;术后第7天,45例脱出的嵌顿痔核完全回缩及大部分回缩,3例肛门疼痛、水肿完全消失,痔核回缩不全,皮下血栓明显缩小。48例患者肛门均无狭窄及失禁等现象。结论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嵌顿痔为一种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经济适用、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韶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侧肺野致密性阴影合并纵隔移位的X线分析

    目的:探讨一侧肺野致密性阴影并纵隔移位常见的发病原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自2008年以来110例一侧肺野致密性阴影并纵隔移位患者的X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10例病例中有8种不同的原因,其中常见的是中央型肺癌30例(27.2%),纵隔呈非一致性移位;一侧广泛性胸膜增厚、粘连26例(23.6%),纵隔一致性向患侧移位;一侧大量胸腔积液27例(24.5%),纵隔一致性向健侧移位。其他病因27例。结论中央型肺癌、一侧胸膜增厚、粘连及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是一侧肺野致密性阴影并纵隔移位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的关系因疾病的不同而变化。

    作者:邢宙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剂量阿米舒必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米舒必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米舒必利,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并根据治疗第8周末评分结果评定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2,4,6,8周末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米舒必利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相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作2组,研究组56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6例行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肌肉松弛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众多影像学诊断技术中,超声检查以方便、快捷、无创、准确率高而成为输尿管结石临床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笔者收集了102例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病例,对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方法的思路和技巧进行回顾分析、归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少静;王艳玲;张秀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2组产妇分娩后均接受常规催产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欣母沛治疗,观察2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发生情况,及给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93眼)5岁~10岁弱视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分析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弱视患者治疗前行PVEP检查,其P100波波幅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100波潜伏期正常或轻度延长的患者,视力恢复较快,治疗效果明显;P100波潜伏期显著延长或记录不到明显P100波形的患者,视力恢复较慢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PVEP是弱视预后评估、治疗过程监测、疗效判定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T与X线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CT诊断和X线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9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50例患者采用CT诊断,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X线诊断,观察2组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的符合度。结果2组患者骨折脱位型和单纯屈曲压缩型患者的诊断情况差异小,但是安全带型和爆裂型诊断情况差异较大;而且采用CT诊断,椎体骨折线、椎管狭窄和附件骨折的准确率试验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CT诊断技术,其结果基本与手术结果符合,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性肺癌临床特征和诊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高的癌症,病死率居各类癌症之首。据报道,癌症患者约有60%年龄在60岁以上[1]。老年人由于全身器官退化,代谢能力减弱,功能储备能力同样下降,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其特殊的代谢、病理和生理特点。探讨了解老年人病生理特点,为其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应对老年肺癌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米月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奥曲肽联合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4%(27/34),观察组为97.1%(33/3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奥曲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武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体会

    笔者自中医学院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门诊中常遇到一些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后效果较好,现将方药与大家一同分享。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病程长3年,短1周,其中以单纯牙痛症状为主有6例,余多以单侧面部及颞侧部疼痛为主。门诊均曾服用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多因出现头晕、乏力、嗜睡及白细胞减少而停服,停药后症状均再次发作,因畏服西药自行要求口服中药医治。

    作者:师江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护理研究进展

    艾滋病是临床上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其诱因多,传染机制也比较复杂,患病后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威胁患者健康。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使得治疗依从性较差,药物并发症较多。本文HIV/AIDS分析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型糖尿病儿童57例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儿童1型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57例,对选取的患儿建立健康档案,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年住院人次、年低血糖发作次数和急性酮症酸中毒发作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干预前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