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如瑾
目的:探讨二联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确定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我科将门诊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和阿米卡星(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疗效高、协同作用好、药品易获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取68例60周岁以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经合理治疗后大部分症状缓解,疗效、预后尚可,但仍有少数预后不佳甚至死亡。另外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结论老年结核病有其自身特点,应予以重视,加强老年肺结核的研究,提高诊疗效果,遏制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分层次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我病区于2012年1月开始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以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前1年住院患者156例为对照组,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后1年住院患者164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以急性阑尾炎就诊的患者1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行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患者,其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患者的经济负担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庆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非贲门胃癌的数字胃肠X线机表现,提高其检出及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非贲门胃癌患者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确诊,3例可疑癌;14例再行双对比造影,11例确诊,3例未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5.24%(60/63)。35例可见淋巴结转移灶。结论 DR诊断非贲门胃癌,晚期较易确诊,早期需双对比造影方可确诊。临床应结合内窥镜、病检综合判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赵晋太;刘宽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48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巩膜瓣处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普通切削式巩膜瓣、B组隧道式巩膜瓣、C组普通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术式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前房、并发症等。结果 A组手术成功9眼,B组手术成功14眼,C组手术成功15眼,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降压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蔡海林;田慧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郝小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尤其是并发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据报道死亡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重症脑出血并发4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患者3例,经多系统兼顾综合治疗,抢救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8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损伤15例,肾损伤1例,空腔脏器损伤2例。结论超声检查在腹部损伤诊断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腹部损伤患者的常规检查及基层医院腹部损伤首选诊断手段。
作者:朱艳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伟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属祖国医学“咳嗽”、“肺炎喘嗽”、“哮喘”范畴。其为儿科常见多发性疾病,占小儿发病人数的80%~90%,常以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扇为临床主证。从肺的生理功能结合肺炎喘嗽的证候特点分析其病因病机为热、郁、痰、淤,四者相互关联,交结为病。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鱼花蛤石汤”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艳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标本3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受此病原菌感染的标本临床分布情况,同时检测其抗生素耐药性。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本组181份来源于痰液标本(60.3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标本(26.33%),其他标本(13.33%),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高为(56.67%),其次为青霉素类抗生素(33.33%),耐药性低的为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30.00%),两两比较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多来源痰液标本,且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作者:李晋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1986年首先在丹麦发现3例患者,以后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400多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1]。江苏省1998年有小范围暴发,于2000年首次报道。2005年四川省也发生了大规模暴发流行,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2012年6月8日,侯马市人民医院报告山西省新绛县古交镇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疑似病例,新绛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上报运城市疾控中心,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患者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亚丽;马丽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采集的不合格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6月19868例次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总的合格率为99.33%,门诊合格率为99.03%,住院合格率为99.56%。因采集标本不合格占52.6%,主要问题依次为采血量不足、溶血、标本送检不及时、采血时间不对。结论加强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段芳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DM)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与以前所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因为部分患者并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1]。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相当多的病例发病前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本文对15例老年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喜庆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临床使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患者因长期用药留置时间较长,患者常担心导管脱落或敷贴内进水而避免淋浴。我院骨科为方便患者个人卫生,在淋浴时采用保鲜膜多层包裹PICC进针处上下15 cm,经临床实践,患者反映效果较好,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霍青;周科;杜瑶瑶;郭福蝶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膨胀止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在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时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膨胀止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比较2组填塞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和填塞后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32例采用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患者感觉痛苦小,其中28例治疗后治愈,3例再次出血采用鼻内镜检查射频止血,1例鼻腔黏膜粘连,结痂形成,有渗血;对照组20例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患者感觉痛苦较大,其中15例治疗后治愈,3例再次出血采用鼻内镜检查射频止血,2例鼻腔内出现结痂,鼻腔粘连,有渗血。结论膨胀止血海绵在治疗鼻出血中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患者感觉舒适、痛苦小,鼻腔粘连结痂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进宪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常规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方法对我院8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75%,其中出血3例,皮下气肿1例,呼吸心搏骤停1例,术后套管脱出1例,急性肺水肿1例。结论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辨清解剖标志,严格规范操作是气管切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学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者的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出夏季各种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例(24%),副溶血弧菌7例(28%),沙门菌8例(32%),志贺菌4例(16%)。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与志贺菌流行无季节性,副溶血性弧菌以在夏秋季节流行为主,沙门菌以在夏秋冬季节流行为主。
作者:刘雄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10年来肠梗阻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收治的126例肠梗阻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本组126例中,行非手术治疗102例(81%),手术24例,死亡3例(2.3%)。结论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仍以粘连性为主,其中以腹部有手术史为多,且男性多于女性。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前提下,仍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只有在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摄腹部平片,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李志高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