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绛县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报告和分析

郭亚丽;马丽霞

关键词:绛县, 首例,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疾控中心, 疑似病例, 现报告如下, 人畜共患病, 专业人员, 疫情报告, 人民医院,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患者, 调查工作, 暴发流行, 运城市, 四川省, 实验室, 山西省, 接触史
摘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1986年首先在丹麦发现3例患者,以后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400多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1]。江苏省1998年有小范围暴发,于2000年首次报道。2005年四川省也发生了大规模暴发流行,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2012年6月8日,侯马市人民医院报告山西省新绛县古交镇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疑似病例,新绛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上报运城市疾控中心,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患者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粗隆部骨折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部骨折不同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2年12月139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根据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特点,选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LCP)内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39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4.3个月,评定疗效时未出现死亡病例,独立行走124例,扶拐行走15例。结论根据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特点,选用合适恰当的内固定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贺秀峰;吴海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26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眼科26例(26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进行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情况是:术中前房少量出血2例,1周内吸收;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2例,均自行吸收;角膜轻度水肿3例,均在术后1周内恢复。结论采用两点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眼球严重创伤后或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大部分或全部阙如的病例进行治疗,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且其术后并发症相比其他手术方法发生率低。

    作者:吕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月6月在我科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4%,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4%,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危妊娠,应重视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孕产妇的危险性。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发病1 d内即入院的2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入院1,3,14 d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随时多次复查心电图,化验心肌酶谱,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以助临床诊治。结果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4.5%,其中间脑附近为损伤责任灶的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高。结论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对脑卒中患者要重视心电图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谈话告知,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非贲门胃癌63例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非贲门胃癌的数字胃肠X线机表现,提高其检出及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非贲门胃癌患者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确诊,3例可疑癌;14例再行双对比造影,11例确诊,3例未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5.24%(60/63)。35例可见淋巴结转移灶。结论 DR诊断非贲门胃癌,晚期较易确诊,早期需双对比造影方可确诊。临床应结合内窥镜、病检综合判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赵晋太;刘宽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优于单用诺氟沙星,可以使患者疗程缩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爱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cavity and sinuses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鼻腔鼻窦黏膜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特点是表层上皮过度增生,向基质内呈乳头状生长,具有高复发性、侵袭性生长方式及容易恶变等特点。NIP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切除,但手术后容易复发。传统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治疗NIP的基本术式。本文通过鼻内镜检查,结合CT检查,按照Krouse确定的分级系统,对21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宣玉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4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对照组给予口服排石颗粒3粒,3次/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排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48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巩膜瓣处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普通切削式巩膜瓣、B组隧道式巩膜瓣、C组普通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术式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前房、并发症等。结果 A组手术成功9眼,B组手术成功14眼,C组手术成功15眼,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降压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蔡海林;田慧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回顾

    目的:总结开展李金斯坦(Lichtenstien)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3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操作方法的要求、关键步骤和难点处理进行讨论。结果36例患者经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均痊愈出院,35例获得随访,术后出现阴囊水肿1例,血肿2例,术后20个月慢性疼痛1例,分别给予穿刺引流、物理及止痛药物等治疗后痊愈;疼痛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掌握Lichtenstie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规范化操作,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孙业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症,且发病率高,其中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是临床上常见到的两种疾病,据统计资料显示,其比例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尤其是我国碘类物质缺乏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甲状腺疾病有着特有的临床特征,即发病原因复杂、多种病症共同存在、疾病之间相互影响[1],这给临床鉴别和诊断带来了困难,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学上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常常引起临床上的误诊,因此,提高对这两种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7年5月-2012年3月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16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复检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鉴别和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伟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自拟鱼花石蛤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属祖国医学“咳嗽”、“肺炎喘嗽”、“哮喘”范畴。其为儿科常见多发性疾病,占小儿发病人数的80%~90%,常以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扇为临床主证。从肺的生理功能结合肺炎喘嗽的证候特点分析其病因病机为热、郁、痰、淤,四者相互关联,交结为病。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鱼花蛤石汤”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艳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40例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临床表现为乳腺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或境界不清的乳腺增厚区,不同程度的疼痛或胀痛。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而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以25岁~50岁多见,以35岁~45岁为发病高峰,是常见的乳房疾病。

    作者:石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度烧伤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重度烧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rhGH治疗组32例。2组均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rhGH组从伤后第4天开始每日给予rhGH皮下注射,持续2周,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等渗盐水。动态监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rhGH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与对照组相比,用药7 d后rhGH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糖水平也明显升高,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rhGH有助于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全身状况,调节患者高代谢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增强免疫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瑞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采集的不合格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6月19868例次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总的合格率为99.33%,门诊合格率为99.03%,住院合格率为99.56%。因采集标本不合格占52.6%,主要问题依次为采血量不足、溶血、标本送检不及时、采血时间不对。结论加强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段芳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新绛县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报告和分析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1986年首先在丹麦发现3例患者,以后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400多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1]。江苏省1998年有小范围暴发,于2000年首次报道。2005年四川省也发生了大规模暴发流行,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2012年6月8日,侯马市人民医院报告山西省新绛县古交镇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疑似病例,新绛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上报运城市疾控中心,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患者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亚丽;马丽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高血糖高渗状态15例临床分析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DM)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与以前所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因为部分患者并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1]。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相当多的病例发病前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本文对15例老年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喜庆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扁平疣80例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扁平疣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门诊治疗的8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涂5-氟尿嘧啶(5-Fu)治疗和饮食指导。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有部分患者遗留色素沉着,但在3个月至半年后均消退。结论扁平疣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林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阳泉市矿区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阳泉市矿区2010年-2012年报告的874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012年阳泉市矿区共报告手足口病874例,均为轻症病例,无死亡病例。不同年度的发病率呈现一年高一年低的波浪型走势;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7.23%;男女性别比为1.23∶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6月-7月,占发病总数的63.39%。对43例手足口病病例采集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监测,阳性29例。结论阳泉市矿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存在着年龄差异,应针对性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尤其要加强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指导工作,达到降低和控制手足口病发病的目的。

    作者:高爱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