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海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尤其是并发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据报道死亡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重症脑出血并发4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患者3例,经多系统兼顾综合治疗,抢救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月6月在我科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4%,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4%,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危妊娠,应重视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孕产妇的危险性。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2013年6月53例阴囊疼痛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超声诊断与临床终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6.2%。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二维图像及CDFI、CDE对图像提供的形态结构、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及时、准确地分析出睾丸炎症及扭转,是诊断急性阴囊疼痛可靠、快速的首选方法,在阴囊疼痛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勇;仲跻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症,且发病率高,其中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是临床上常见到的两种疾病,据统计资料显示,其比例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尤其是我国碘类物质缺乏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甲状腺疾病有着特有的临床特征,即发病原因复杂、多种病症共同存在、疾病之间相互影响[1],这给临床鉴别和诊断带来了困难,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学上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常常引起临床上的误诊,因此,提高对这两种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7年5月-2012年3月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16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复检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鉴别和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CT在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硬膜下血肿、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的CT影像特点。结果21例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或弧状高密度影;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表现为纵裂池、小脑幕及部分脑池、脑沟密度增高,余3例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但均有不同程度伸进脑沟、裂、池的毛刺样征象;20例硬膜外血肿均表现为颅板下局限性凸透镜样高密度影;3例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跨越颅缝的波浪状高密度影,与脑实质边界部分清楚,部分模糊。结论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各有其CT表现特点,鉴别困难时应局部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定期复查CT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鉴别。
作者:张启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收治的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欣母沛组及缩宫素组各60例病历资料,观察2组产时及产后2 h内出血量。结果产时及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欣母沛组(126.9±18.2)mL,催产素组(259.2±20.0)m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欣母沛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牟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优于单用诺氟沙星,可以使患者疗程缩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爱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火针属新九针之一,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而筋痹,则是以肢体局部麻木疼痛为主证,多以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引发。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从事体育锻炼减少,或运动损伤后失于调养等原因,此类疾病多发于临床,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火针治疗筋痹,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非贲门胃癌的数字胃肠X线机表现,提高其检出及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非贲门胃癌患者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确诊,3例可疑癌;14例再行双对比造影,11例确诊,3例未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5.24%(60/63)。35例可见淋巴结转移灶。结论 DR诊断非贲门胃癌,晚期较易确诊,早期需双对比造影方可确诊。临床应结合内窥镜、病检综合判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赵晋太;刘宽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棘突与嵴突局部微型手术的诊疗体会。方法对56例鼻中隔偏曲棘突与嵴突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局部微型手术,用耳钻精细打磨,其中合并鼻窦炎、鼻息肉、下鼻甲肥大者同期行鼻内镜手术处理。结果术后随访半年~1年,鼻内镜下复查患者鼻中隔矫正效果满意,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仅有2例鼻中隔有粘连,3例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息肉复发,余无鼻中隔穿孔、外鼻变形、鼻中隔扇动、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鼻中隔棘突与嵴突的局部微型手术,保留了鼻中隔大部分正常的组织结构,术后效果好,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扁平疣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门诊治疗的8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涂5-氟尿嘧啶(5-Fu)治疗和饮食指导。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有部分患者遗留色素沉着,但在3个月至半年后均消退。结论扁平疣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林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cavity and sinuses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鼻腔鼻窦黏膜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特点是表层上皮过度增生,向基质内呈乳头状生长,具有高复发性、侵袭性生长方式及容易恶变等特点。NIP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切除,但手术后容易复发。传统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治疗NIP的基本术式。本文通过鼻内镜检查,结合CT检查,按照Krouse确定的分级系统,对21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宣玉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发病1 d内即入院的2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入院1,3,14 d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随时多次复查心电图,化验心肌酶谱,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以助临床诊治。结果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4.5%,其中间脑附近为损伤责任灶的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高。结论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对脑卒中患者要重视心电图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谈话告知,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常规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方法对我院8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75%,其中出血3例,皮下气肿1例,呼吸心搏骤停1例,术后套管脱出1例,急性肺水肿1例。结论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辨清解剖标志,严格规范操作是气管切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学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部骨折不同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2年12月139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根据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特点,选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LCP)内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39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4.3个月,评定疗效时未出现死亡病例,独立行走124例,扶拐行走15例。结论根据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特点,选用合适恰当的内固定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贺秀峰;吴海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二联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确定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我科将门诊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和阿米卡星(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疗效高、协同作用好、药品易获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和性质。方法对146例男性煤工尘肺患者和150例男性无直接粉尘接触的工人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比较。结果各期煤工尘肺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大通气量(MV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异常率分别为72.09%,95.35%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功能测定可客观反映尘肺患者目前的肺功能状态,各期煤工尘肺患者随着尘肺期别的增加肺通气功能的损害程度越发严重。
作者:郝春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2011年7月以来我中心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608例,检查结果显示,2608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中,出现异常人群较多,其中存在风险因素586例,占参检对象的22%。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有效减少孕前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应鼓励计划怀孕的夫妇积极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郝永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10年来肠梗阻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收治的126例肠梗阻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本组126例中,行非手术治疗102例(81%),手术24例,死亡3例(2.3%)。结论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仍以粘连性为主,其中以腹部有手术史为多,且男性多于女性。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前提下,仍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只有在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摄腹部平片,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李志高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我院接诊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基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2年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量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中格列苯脲的使用量下降明显;而盐酸二甲双胍片的DDDs始终保持在首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非磺酰脲促泌剂的DDDs及使用比例都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相对合理,可以为今后糖尿病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彦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