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在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张启祥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外血肿鉴别诊断, CT
摘要:目的:探讨CT在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硬膜下血肿、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的CT影像特点。结果21例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或弧状高密度影;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表现为纵裂池、小脑幕及部分脑池、脑沟密度增高,余3例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但均有不同程度伸进脑沟、裂、池的毛刺样征象;20例硬膜外血肿均表现为颅板下局限性凸透镜样高密度影;3例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跨越颅缝的波浪状高密度影,与脑实质边界部分清楚,部分模糊。结论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各有其CT表现特点,鉴别困难时应局部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定期复查CT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鉴别。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40例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临床表现为乳腺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或境界不清的乳腺增厚区,不同程度的疼痛或胀痛。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而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以25岁~50岁多见,以35岁~45岁为发病高峰,是常见的乳房疾病。

    作者:石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26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眼科26例(26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进行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情况是:术中前房少量出血2例,1周内吸收;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2例,均自行吸收;角膜轻度水肿3例,均在术后1周内恢复。结论采用两点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眼球严重创伤后或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大部分或全部阙如的病例进行治疗,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且其术后并发症相比其他手术方法发生率低。

    作者:吕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4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对照组给予口服排石颗粒3粒,3次/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排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联合检测管型的应用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管型的结果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我院患者晨尿标本618份,先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然后将标本离心,取沉渣进行镜检。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18份尿标本中,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102例,阳性率为16.5%,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37例,阳性率为6.0%,两者检测不符的有67例,占10.8%。将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的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管型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管型阳性时,必须进行显微镜复检,对管型进行分类,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标本3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受此病原菌感染的标本临床分布情况,同时检测其抗生素耐药性。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本组181份来源于痰液标本(60.3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标本(26.33%),其他标本(13.33%),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高为(56.67%),其次为青霉素类抗生素(33.33%),耐药性低的为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30.00%),两两比较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多来源痰液标本,且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作者:李晋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者的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出夏季各种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例(24%),副溶血弧菌7例(28%),沙门菌8例(32%),志贺菌4例(16%)。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与志贺菌流行无季节性,副溶血性弧菌以在夏秋季节流行为主,沙门菌以在夏秋冬季节流行为主。

    作者:刘雄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给予普通的健康指导。随访半年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结论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文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度烧伤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重度烧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rhGH治疗组32例。2组均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rhGH组从伤后第4天开始每日给予rhGH皮下注射,持续2周,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等渗盐水。动态监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rhGH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与对照组相比,用药7 d后rhGH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糖水平也明显升高,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rhGH有助于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全身状况,调节患者高代谢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增强免疫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瑞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作者:李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踝关节手术治疗42例分析

    目的:探讨踝关节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对其术后疗效进行判定,其中,优31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90.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术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关键,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李奴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诺氟沙星联合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优于单用诺氟沙星,可以使患者疗程缩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爱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症,且发病率高,其中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是临床上常见到的两种疾病,据统计资料显示,其比例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尤其是我国碘类物质缺乏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甲状腺疾病有着特有的临床特征,即发病原因复杂、多种病症共同存在、疾病之间相互影响[1],这给临床鉴别和诊断带来了困难,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学上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常常引起临床上的误诊,因此,提高对这两种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7年5月-2012年3月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16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复检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鉴别和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医院绩效管理中人文要素的研究

    医院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从其经济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还要考虑人的因素、人文关怀。我们知道医院是一个针对人来进行工作的场所,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要素,要想使得绩效管理能够发挥好的效用,就需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激励机制,而不是仅仅依靠硬性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深层次地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

    作者:曲如瑾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高血糖高渗状态15例临床分析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DM)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与以前所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因为部分患者并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1]。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相当多的病例发病前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本文对15例老年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喜庆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48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巩膜瓣处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普通切削式巩膜瓣、B组隧道式巩膜瓣、C组普通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术式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前房、并发症等。结果 A组手术成功9眼,B组手术成功14眼,C组手术成功15眼,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降压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蔡海林;田慧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X线表现

    目的:提高数字X线(DR)对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诊断水平。方法12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均行DR检查,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双侧髋关节受累8例,单侧受累4例;其X表现髋关节间隙变窄8例,消失2例,骨赘形成9例,髋臼或股骨头囊变2例,骨质疏松4例。结论DR平片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基本检查方法。

    作者: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7例跟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锁定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跟骨骨折患者3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贺智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自拟鱼花石蛤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属祖国医学“咳嗽”、“肺炎喘嗽”、“哮喘”范畴。其为儿科常见多发性疾病,占小儿发病人数的80%~90%,常以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扇为临床主证。从肺的生理功能结合肺炎喘嗽的证候特点分析其病因病机为热、郁、痰、淤,四者相互关联,交结为病。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鱼花蛤石汤”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艳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回顾

    目的:总结开展李金斯坦(Lichtenstien)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3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操作方法的要求、关键步骤和难点处理进行讨论。结果36例患者经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均痊愈出院,35例获得随访,术后出现阴囊水肿1例,血肿2例,术后20个月慢性疼痛1例,分别给予穿刺引流、物理及止痛药物等治疗后痊愈;疼痛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掌握Lichtenstie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规范化操作,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孙业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二联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96例分析

    目的:探讨二联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确定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我科将门诊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和阿米卡星(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疗效高、协同作用好、药品易获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