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范玲玲

关键词:社区, 原发性高血压, 预防, 高血压患病率, 高血压患者, 统计资料, 慢性疾病, 分布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全球广泛分布的慢性疾病.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发患者数约300万~400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12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局部静脉炎2例,液体外渗2例,套管堵塞7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减少患者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喜爱.

    作者:李花萍;刘桂华;高菊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患者劳动能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19世纪著名医学家魏尔啸(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①血液滞缓;②静脉壁的损伤;③高凝状态.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作者:王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

    目的 加强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使置泵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疗效.方法 对我科39例运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1例置泵96 h局部皮肤有痒感,1例夜间电池耗尽,未及时发现,导致晨起空腹血糖过高,其余患者均血糖平稳.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运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合作程度,增强治疗信心,保证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段春霞;辛春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部冰敷加TDP照射在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关节镜检查是指在手术室内使用内窥镜深入关节腔内进行诊断检查和某些治疗操作的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其是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内部的结构.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损伤小,恢复快,合并症少,术后痛苦轻等优点.精湛的手术技术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1].为减轻术后疼痛和达到锻炼效果,我科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在功能康复中采取局部冰敷加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小乔;陈洁;邹建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其在手术中应用的目的是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感受到舒适及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我院2008年3月-2011年5月对20例小儿疝气患儿实施了舒适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群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进行术前访视,B组由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常规护理,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手术患者术前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访视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恐惧,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程度.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均未发生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结论 加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张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全球广泛分布的慢性疾病.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发患者数约300万~400万.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分析与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形成机制、评价方法、护理措施、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3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4周左右的对症护理及综合康复训练,以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4例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达显效者占64.28%,有效者占28.57%,无效者占7.14%;13例中度吞咽障碍患者显效者占76.92%,有效者占23.08%;5例轻度吞咽障碍患者全部显效.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分析及健康指导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病因及总结健康指导经验.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正确氧疗、呼吸功能锻炼、咳嗽排痰、心理疏导的健康指导.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有效的指导护理,无发生呼吸衰竭死亡病例,效果良好.结论 正确的分析、良好的康复指导能有效缓解病情,延缓病程发展,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常发生患者及家属或因对医护工作不满意,或因医护人员疏忽大意而引发各种矛盾,尤其是一些危重、疑难和儿科患者以及术后患者的投诉与纠纷多,既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又给医院信誉造成影响,还要消耗、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范投诉和预防纠纷的意识,分析投诉原因,强化防范措施,减少医疗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作者:解爱爱;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健康教育作为治疗手段引入护理,既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又能使其对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鼓励人们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养成积极的社会心态,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有效地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终止不良健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健康教育也是检验、评价整体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1].我们于2009年开始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为重点观察对象,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探讨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基层医院护士长如何摆正位置做好护理管理

    护士长是确保医院管理措施得到执行的一线主管,是实施各项服务直接的领导者,在整个医院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做好一名护士长,必须摆正位置,提高认识,服从安排;要善于管理;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要具备人文关怀的品质;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善于处理各种关系.

    作者:白旭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四肢多发创伤的救治与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四肢多发创伤的救治与围术期护理,提高救治与护理水平.方法 彻底清创,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结果 37例患者中优23例,良12例,差2例.结论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做好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是提高四肢多发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曹玉娟;王洁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室男护士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男性也逐渐加入到护理职业队伍中来,他们的加入也成就了这一新兴职业.男护士凭借着他们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优势,在手术室、ICU、急诊科等部门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手术室,现在的手术室护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手术配合,护士需要更主动地融入手术治疗的全过程,同时还要管理和使用各种高精尖的仪器和设备.男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更能体现他们的优势,但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打消了男护士的工作热情和信心.现就手术室男护士的心理问题和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刘碧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企业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难点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新时期下企业医院的安全管理.方法 对我院3年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对其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2010年与2008年相比,护理缺陷、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与纠纷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上升,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结论 加强环节管理,优化流程,建立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能有效防范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崔端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广大民众和医院的声誉以及医护人员的形象,因此急诊服务理念、态度、技术等在急诊科尤为重要.笔者担任急诊科护士长已有16个春秋,从初入医院的好奇,到现在的成熟稳重,在长期的历练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急诊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笔者凭借多年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经验,对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现就急诊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一浅析.

    作者:张俊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儿童期意外伤害也称儿童期意外事故,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对儿童造成的损伤或死亡.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1].其发生率高,后遗残疾多,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尚未成熟,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本文对引起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静;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士工作站使用电子病历在规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信息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1].我院1996年开始应用计算机收费系统,2011年1月全面启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信息化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2].但是,护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在技术实现、观念转变、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挑战[3].目前,我院已完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MR)和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PACS)等信息化建设,这些信息化工作的完成规范了护理管理,为我院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作者:杨维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分组责任制在抢救成批车祸患者中的实施与应用

    在现代创伤中,交通事故是城市创伤主要因素之一.我市地处山区,山多路弯,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其病死率、伤残率居高不下.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力量,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于院内急诊抢救时对参加救护的人员实行了定人定任务的分组责任制方法,从而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汤瑜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