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春
桩冠修复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牙冠完全缺损或是大部分缺损的牙齿,一般的方法是成品金属桩或铸造金属桩修复,可是金属桩核有美观性差、易导致根折、出现根尖病变后不易取出以及对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有影响等缺点.近年来纤维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因为其强度高、色泽好、操作方便而渐渐用于牙科学修复领域,但其造价高,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笔者用造牙粉树脂制作桩核修复牙冠完全缺损或是大部分缺损的牙齿,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纪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5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本上联合中医内服汤药及针炙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凤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比.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C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3种治疗方法的成本-效果情况.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效果/成本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但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美托洛尔与氨氯地平相比治疗的成本更低,因而更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周放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心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调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及天然有效成分等,基因疗法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应用到临床.调脂药物规范化、合理化、个体化的临床应用将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犁;杜晓红;张建瑞;王瑞芳;武爱民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用药是临床各种诊疗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药物在人类防病、治病、保障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为此,药物的使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为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用药差错,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我们对我院用药情况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作者:祁仰海;王斌;杨尽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比较应用根管内负压吸引术与常规开放引流术治疗后牙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颗患牙按照牙位、年龄段平分为2组,每组88颗患牙.2组患牙均按常规步骤行根管探通,对照组用髓室内置碘酊棉捻开放引流,试验组应用根管内负压吸引术,其余操作同对照组.2组均嘱患者勿应用止痛类药物,3 d~4 d后复诊,若中途疼痛难忍及时来院复诊(即二次复诊).观察记录患者的二次复诊率.结果 2组患者均有二次复诊的情况发生,二次复诊率分别是40.9%与19.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根管内负压吸引术在后牙急性根尖周炎应急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军利;李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5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同时选取2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CRP、sVCAM-1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刘瑾春;史芳涛;郭晓燕;杨讯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胰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2011年9月诊治的10例胰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0例胰外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7例行胰瘘管空肠Roux-Y吻合术,3例行胰体尾部分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 经久不愈的胰外瘘患者,唯有手术治疗才能治愈,术前明确瘘管的所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胰瘘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一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驾云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包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乳腺包块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扫查,分析其不同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 乳腺包块呈不规则形,质地偏硬,内部呈低回声分部不均匀伴钙化,腋窝淋巴结肿大,淋巴门结构不清晰,阻力指数(RI)>0.7,提示恶性包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包块的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腮腺肿瘤是颌面部临床常见的肿瘤,其中80%为浅叶肿瘤,外科手术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多采用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浅叶和肿瘤的术式,其缺点是术后并发症较多且遗留瘢痕、容易造成面部畸形等.鉴于目前已确认腮腺肿瘤中80%为良性,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仅做浅叶切除即可满足大多治疗的需要,并提出了许多的改进术式,目的均是为了降低并发症和减少创伤、术后面部畸形等,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就近年来有关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农达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88年4月-2006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3%(29/34)、41.2%(14/34)、35.3%(12/34)、17.6%(3/17),死亡共22例,均为复发和转移死亡.分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卵巢癌的死因是复发和转移;应从早期诊治入手,术后规范化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马聪平;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参脉与环磷腺苷葡胺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参脉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参脉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蓉;谢陈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血液及其制品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外科手术创伤患者及产后失血的患者抢救过程中血液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然而在许多医疗机构,输血过程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2007年WHO向全球推荐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应口服补充锌.为了解急性腹泻婴幼儿口服补充锌后对病程的影响,2010年8月-2011年4月我们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1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锌,取得较好的效果,缩短了病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罗莹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微量血末梢血糖测定的方法.方法 为1例ICU科患者定时测量指尖血糖,按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手指末端常规消毒后,发射一次性使用采血针,第1滴血吸入1号快速血糖仪,其值为观察组;用无菌棉棒迅速蘸去余血,第2滴血吸入2号快速血糖仪,其值为对照组.比较经两种方法测量指尖血糖值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指尖血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需擦拭,第1滴血即可快速、简便、科学地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糖参考值.
作者:赵美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我院为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加强了对门诊药房的管理,特别对门诊处方加大了干预措施.主要从处方审核、调剂、核对、发药、用药交代、药学咨询、处方点评等方面具体落实.
作者:李靖云 刊期: 2012年第25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医疗质量管理,归根结底人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院从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入手,积极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在实现人才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了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潘惠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胎心监护在产程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产科分娩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胎心听诊法检测,观察组行胎心监护.观察2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为2.5%,对照组为10%;观察组重度新生儿窒息率为2.5%,对照组为5%;观察组无胎儿窘迫漏诊率,对照组胎儿窘迫漏诊率为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35%,对照组为2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加强胎心监护,可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作出准确判断,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提供依据,可显著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不必要的损伤,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王洁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两大利器.本文运用整合的思路,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的知识体系,大程度地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引导企业不断强化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在企业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整合基础上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施东辉;张红鹰;王丹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14岁以下儿童支气管肺炎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咳嗽消失、啰音消失、胸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陈海芳;李菊红 刊期: 201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