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 护理教学体会

曾燕;邱晓雪

关键词:ICU, 护理, 培养学生, 临床实习, 专业素质, 专业实践, 职业素质, 双重任务, 临床实践, 理论学习, 过渡时期, 过程, 工作岗位, 带教老师, 传授知识, 知识型, 型转化, 启蒙者, 园丁, 学校
摘要:临床实习是书本理论与临床衔接的桥梁,是从学校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时期,也是在校的理论学习进一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每位带教老师都肩负着园丁与向导的重任,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并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后溢尿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分析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后出现溢尿的原因,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1 例更换导尿管后出现溢尿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更换导尿管后溢尿的发生率.结论 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及严格执行灭菌技术操作,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导尿管型号及留置导尿管时间,可以减少溢尿的发生率.

    作者:陆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口服硫酸镁联合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口服硫酸镁联合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 将97 例肠道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 例采用口服硫酸镁加结肠灌注透析机清洁肠道,对照组40 例采用结肠灌注透析机清洁灌肠,对2 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肠道舒适度、时间及用水量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清洁灌肠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肠道舒适度、时间、用水量较对照组有优势.结论 口服硫酸镁加结肠灌注透析机灌肠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易被患者接受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郭敏;赖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硒锌氨基酸治疗儿童锌缺乏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硒锌氨基酸治疗儿童锌缺乏病的疗效.方法 将414例锌缺乏儿童随机分为硒锌氨基酸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血锌的增加值.结果 治疗组血锌平均增加值为3.37 μmol/L,对照组为0.92 μmol/L,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208例中,显效153例,有效51例,无效4例,对照组206例中,显效95例,有效32例,无效79例,χ2=87.36,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硒锌氨基酸治疗儿童锌缺乏病疗效显著.

    作者:陈秋云;王萍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拒绝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120 例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对其拒绝使用胰岛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2 组干预后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结果 两种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试验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让2 型糖尿病患者尽早接受胰岛素治疗.

    作者:陈利平;谭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无论在临床医疗与护理、护理科研与教学、护理管理与法律上均有重要价值.如发生医疗纠纷或患者涉嫌刑事案件时,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可提供当时诊断的真实经过,使其成为重要的法律证据或线索.因此,护士应及时、准确无误、完整地书写好护理记录,以保证其法律的严肃性.为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使记录更加及时准确、完整,现结合我院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孙宏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脑卒中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7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护理重点、难点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92例脑卒中患者经过医生的积极治疗、护士的系统护理及病员亲属的密切配合,患者的病情(语言功能、肢体肌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均获得明显好转,其中65例患者生活基本自理,20例需要协助生活,7例因经济问题中途放弃治疗.结论 系统的护理及仔细的病情观察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稀释检测高值ALT和AST避免肝病临床误诊

    目的 提示ALT 和AST 高值的标本易导致检测时底物耗竭,报出错误的结果.注意稀释检测高值标本,避免误导临床对肝病的诊断.方法 留取生化仪发出底物耗竭报警的标本,稀释后进行检测.将稀释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稀释检测后,ALT 升高的幅度中位数为43.4%;AST 升高的幅度中位数为24.9%.其中AST 比ALT 的比值(S/L)发生变化的占35.0%(7/20).结论 导致底物耗竭的高值ALT 和AST稀释前后检测的结果差异很大,如果不做稀释检测就发出报告易导致临床肝病误诊.

    作者:沈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创伤性脾破裂27例急救与护理体会

    随着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不断增加,临床收治了大量开放性或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脾脏是腹部脏器中容易损伤的器官,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0%[1],是腹部闭合损伤中占首位的损伤性疾病.我院普外科2009 年1 月-2010 年6 月收治了27 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探讨降低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方法.方法 将106例急性脑卒中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分别测量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周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周后干预组焦虑抑郁改善总有效率(81.13%)高于对照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很好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但对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科学、系统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洪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颅骨修补术患者围术期97例护理

    目的 总结颅骨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97 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头部备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体位、引流管、营养、康复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97 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平稳,积极配合治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 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莉;邹文彬;周正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产道血肿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产道血管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黏膜相对完整,血液在局部积聚形成的血肿,对产妇的危害很大,它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产道血肿是产时和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不显性出血,常容易忽视,且出血量不易计算,以至于耽误处理治疗,给产妇造成严重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不断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道血肿的发生率,我们要及早预防,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现将我院2007 年3 月-2009 年3 月阴道分娩所发生的产道血肿分析如下.

    作者:洪芸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促进护士贴近患者

    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标等资料的总称[1],是护士观察、评估判断患者的护理问题,以及为解决其而执行医嘱、护嘱或实施护理行为的记录.它以文字的形式,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所以护理文书既是护理工作的真实反映,也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法律文书.

    作者:乔美玲;赵兰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龄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

    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引流管的护理,有计划地进行全面细致有效的护理活动,能够增强患者的耐受力,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曹维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道护理进展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作为一种新的引流技术[1],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近几年我国应用VSD治疗各种创面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在急、慢性软组织缺损和(或)感染性创面,伴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或骨外露的治疗应用[2]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护理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步开展.

    作者:陆日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生在供应室的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习阶段,做好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在职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供应室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全院提供充足、完好、规格齐全、品质保障的消毒灭菌物品的任务,供应室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在临床医疗护理科研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护生到供应室实习是十分必要的.但供应室的实习时间通常很短,如何让护生在短短2 周的实习时间中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我科通过实践取得了满意的带教效果,现将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ICU 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6 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有效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导管气囊破裂及阻塞等有关.结论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郑春兰;卓雪英;林幼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影响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订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的目标.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制订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 静脉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实施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作用,现将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刘瞻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教育,本组病例全部安全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获得与自己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宣教内容度过手术期,无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在缓解疼痛,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等方面均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结论 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许多影响疾病康复的不利因素,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作者:陆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综合护理

    1999年5月-2010 年5月我们为1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通过正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积极的术后监护,加上整个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心理明显降低,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AMI 急诊PTCA 的成功率,减少了其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月华;王青妍;苗洁清;姜丽梅;戚新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