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陈富生;季掌权

关键词: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难治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2008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例98例,随机分为A组(n=49)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常规治疗,B组(n=4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多巴胺20~40 mg,多巴酚丁胺30~60mg,酚妥拉明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0mL内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20滴左右,每日1次,5 d~7d为1个疗程,心力衰竭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佳、副作用少、经济实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时防止会阴裂伤的临床体会

    会阴裂伤是产科常见的一种软产道损伤,它不仅可引起产时较多的出血,严重时还会影响产妇的生理功能,给其带来痛苦,保证产科质量,保护好会阴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临床上产妇分娩时常因助产士操作技术不过关或产妇配合不当.

    作者:叶秀枝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过期产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 探讨过期产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2006年-2007年在我院出生新生儿1 208例,对发生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者生后72 h和1个月时的头颅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期产儿与足月儿相比,发生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者比例较高,两者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过期产时新生儿危害大,应对过期妊娠采取干预措施,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过期产对新生儿的损伤.

    作者:李华;韩培卿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生物芯片技术临床应用中的认识与体会

    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将给本世纪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农作物的优育优选、食品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方面应用于传染性疾病检测、人体组织库的建立、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肿瘤诊疗等方面.

    作者:李世媛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床旁摄片1 460例总结

    床边摄片主要为住院重症患者服务,所以摄好床边片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在影像学检查中日益普遍,极大地改善了X线摄片的条件和图像质量,尤其是对急、危、重、老年患者床旁摄影的应用价值更加明显,而且为临床成功抢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作者:董芳芳;赵永键;王晓刚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护理缺陷分析及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缺陷主要是指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或过失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根据损害的轻重可以分为轻度缺陷、中度缺陷、重度缺陷.通过对护理缺陷的分析引起对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视,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也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俞霄华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成分输血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其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现代临床输血技术已从单纯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血输注,从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从人的血源性制品输注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输注,从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等.

    作者:褚秀清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3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由于腹内压力增加,作用于食管使食管壁裂开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理变化.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以致特别是在基层对此病认识不足,常误诊或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垣曲县健康人群血脂状况分析

    近20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动脉硬化(AS)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凶素.

    作者:王丽蓉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小儿急性偏瘫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偏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58例小儿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给予总结,分析原因.结果 58例患儿治愈24例,好转29例,无变化4例,死亡1例.42例获得5个月~5年随访,中位时间21个月.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者9例,继发性癫痫4例,余29例完全恢复,无后遗症.结论 小儿急性偏瘫以预防为主,开展婴幼儿管理的培训,普及科普知识,预防婴幼儿感染及创伤的发生,增加婴幼儿维生素的摄入,以减少其的发生.

    作者:李改莉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区域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A组)和咪唑安定组(B组),区域麻醉后,分别使用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至OOA/S镇静深度Ⅳ级(对正常呼叫应答迟钝),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P)、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2组患者MAP、HR、SpO2在用药后5 min有一定程度下降,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托咪酯较咪唑安定应用于镇静术中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

    作者:李胜才;杨振东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急性脑出血的降压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由于颅内压迅速增高,脑血流量呈减少趋势,为保持较稳定的脑血流量,脑血管通过自身调节,扩张脑血管,以及经脑缺血反应[1]升高血压以改善脑供血.然而,血压过高时,脑血管会发生调节功能紊乱,颅内出血进一步增多,并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互为因果,病情往往迅速恶化.

    作者:周陶佐;杨志红;王晚棉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儿童哮喘)[1],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广泛存在但变异较大的气流阻塞有关,后者可自发或经治疗后缓解.据我国27省(市)1988年-1990年的小儿哮喘抽样调查,发病率为0.11%~0.23%,以1岁~6岁患病较多,大多在3岁内起病,青春期以前患者男女比为2:1,成年期则无性别差异[2].

    作者:乔文善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21例误诊误治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育功能由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包括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1年.目前多数学者以闭经3个月~12个月或频繁出现不规则月经为起点,发生在39岁~55岁之间,持续时间平均为10年,所以一般女性40岁~65岁阶段为围绝经期[1].

    作者:杨秀俊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更昔洛韦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0例

    我院于2008年10月-2009年1月,用更昔洛韦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09年1月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6个月~2岁,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作者:丁兴荣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肾结核23例X线分析

    目的 观察X线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3例患者均摄腹部平片与静脉肾盂造影,7例加做逆行肾造影,4例在静脉肾孟造影过程中显影不良即时加做CT扫描.结果 肾结核在平片主要表现为钙化,造影可见肾小盏破坏、肾脓疡空洞、肾盏肾盂扩张、积液及输尿管、膀胱改变.结论 分离性、不均衡性肾积液是肾结核典型征象,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病例可加做逆行肾造影或即时加做CT扫描.

    作者:古倍珍;曾志强;汤运全;曾远辉;杜文彬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规范性操作

    自2007年10月-2009年6月我科对8 718例孕20周~24周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检出19例胎儿心脏异常,经上级医院检查结果反馈以及引产后的病理结果比较,我院超声诊断结果均与其相符.综合这些病例,笔者总结出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规范性操作的步骤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腹白线疝误诊为脂肪瘤1例

    腹白线疝并非罕见,据统计占腹外疝的1%[1].对此病报道较少,而误诊率却较高,在基层医院更容易误诊.笔者通过1例腹白线疝误诊病例的报道,提示基层医务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及主观症状与相关临床检查结果,以减少误诊.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早期老年性心衰的误诊漏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心衰的早期B超、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性心衰70例的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通过B超、X线检查,结合年龄、主动脉瓣膜改变,考虑为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衰.结论 诊断早期老年性心衰必须依靠B超、X线表现及临床体征来确诊.

    作者:雷遂乾;王宁;贾晓妮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确保检验质量

    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报告的准确与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血液检验的项目不断增加,血液标本也越分越细,护理工作与检验工作的协作关系日益密切.一个有价值的血液检验结果的产生,除了检验过程准确无误外,离不开血样标本的正确采集.

    作者:王红贤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锡类散加庆大霉素黄连素保留灌肠疗效观察

    我院消化科自1996年3月采用锡类散加庆大霉素及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改进后的药物在直肠内作用的差异较原来只用庆大霉素及黄连素保留灌肠有明显提高,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萍 刊期: 2010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