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意义

吉仁珍;史文群;林彬;郭永顺

关键词:X线计算机, 椎管狭窄, 放射摄影, 黄韧带肥厚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2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和CT表现.24例均摄立位或坐位正侧位X线片,21例做了CT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点,应相互补充.结果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和CT表现.①后纵韧带骨化的形态;②后纵韧带骨化的厚度与宽度;③后纵韧带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④后纵韧带骨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论 X线正侧位片是后纵韧带骨化的首选筛选方法,CT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X线片检查的补充.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2%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头皮糠疹

    我们自2006年5月-2007年8月采用2%复方酮康唑洗剂(无锡圣宝罗药业,含0.01%丙酸氯倍他索)治疗头皮糠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与单独2%酮康唑洗剂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是一种以其形态命名的肺部非特异性炎症,在实际工作中时常见到.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影像学鉴别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贾翠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部位、病原体、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常见,其次为肛周感染.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常见的部位为呼吸道、肛周,注意预防并使用广谱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作者:梁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盆腔炎治疗体会

    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尤以慢性盆腔炎更为多见,其特点为: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属于妇科的疑难杂症,如合并支原体感染,又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58例诊治体会

    近20年来,无排卵型月经紊乱及不孕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体外受精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应用促性腺激素又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由此引起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n,OHSS),临床上亦不少见,受到妇产科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收集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2006年资料完整的OHSS共58例,就其诊治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朱卫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治疗体会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占关节脱位的6%,完全脱位的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2002年一2007年我科共收治肩锁关节完全脱位31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志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MRI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90例126个髋关节,进行影像学对照分析,对比X线平片、CT、核素扫描、MRI检查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能力.结果 对于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X线平片有一定限制;CT优于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区内的增生、硬化、碎裂和囊变等方面较X线更清楚;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较X线检查敏感,但特异性低,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MRI在出现X线和(或)CT改变之前,甚至核素扫描尚正常时就可在股骨头有异常信号.结论 MRI检查是诊断初期和早期ANFH的佳方法.尤其对早期病变区内各种成分的显示.病变区周围的骨髓水肿以及关节内积液有独到之处.

    作者:王东东;张兰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与管理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衡量医院临床诊断、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者:杜保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阴茎深度烧伤的处理

    会阴部位置比较隐蔽,烧伤发病率低,尤其Ⅲ度烧伤更少[1].阴茎是男性重要的器官,烧伤后阴茎创面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愈后的性生活.我科自1990年-2007年共收治会阴部烧伤病例34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均治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腰椎管狭窄并腰间盘突出症25例治疗分析

    腰椎管狭窄并腰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采用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及髓核切除术,由于切除了腰椎管后部结构,常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瘢痕粘连,医源性椎管狭窄.所以近10多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均在探讨更加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法.2002年-2007年我院应用了保留棘突及薄层黄韧带行椎板扩大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完整资料的25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兴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人应合理用药

    大多数老年人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功能的变化,对药物效应产生很大影响,可使药物强度和维持时间延长,甚至产生毒性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经常发生,故对老年人用药应研究其特殊规律性,以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据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就几类常用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蒋建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对复发性脑出血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复发性脑出血后系统的观察,根据其出血的间隔时间、用药情况等查找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经观察发现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舒张压的持续明显增高是促进脑出血复发的关键因素.结论 脑出血的次数越多,病死率越高.

    作者:周德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四肢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四肢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1995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四肢骨干骨折骨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骨不连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共施行42次手术,成功率92.8%,术后3个月~1年内骨折愈合,平均为5个月~7个月,患肢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局部软组织条件差、骨折固定不良、感染,是造成四肢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改善局部软组织的血供,控制感染,选择恰当的固定方法及植骨是治疗四肢骨不连的关键.

    作者:何少生;苏新雄;周恒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医院感染知识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应用

    医院感染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学科,是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一门重要学科[1].笔者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精选充实带教内容,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海霞;魏雁林;张爱明;许素恋;闫莉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一起幼儿园红眼病暴发的调查

    1 一般情况我园位于朔州市府南小区中部,共有教师、保育员36人,其中教师18人,保育员18人.分大、中、小3个年龄段共9个班.2006年11月9日,我园发生一起红眼病暴发.

    作者:弓美琴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甲硝唑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22岁,无特殊病史,2007年10月27日晨,因上腹部不适,恶心,后转移至右下腹固定痛,门诊请妇科会诊,自后穹隆穿刺,为淡黄色液体,镜检,WBC(+),RBC(±),并有明显的麦氏点反跳痛,以急性阑尾炎收住院.体查:

    作者:李媚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多普勒血流图特点,结合二维图像,从而与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相鉴别.方法 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筛选子宫肌瘤28例,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13例,诊断符合率为76.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 子宫肌瘤的表现虽复杂多样,彩色多普勒敏感度高,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

    作者:仝春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B超对急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98例,用探头在麦氏点或压痛明显处并适当加压的手法行纵、横或斜切多切面交互式探查阑尾.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54例,诊断符合率为87%(47/54).化脓性阑尾炎20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0%(18/20),4例有粪石,检出1例,3例未检出.检出阑尾周围脓肿4例,误诊1例,符合率75%(3/4).此方法能探查到肿大的阑尾及其与盲肠的位置关系.结论 本方法提高了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为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及手术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润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空心钉早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目的 探讨空心钉早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应用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情况.结果 经手术治疗48例,骨折全部愈合,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功能良好.结论 空心钉早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固定确实可靠,有利于股骨头血运恢复,防止骨折移位及髋内翻的发生,有利于骨痂形成,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合并症及病死率.

    作者:高建平;付跃文;薛轩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对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口服降糖药的分类、降糖机制、选用原则介绍如下.

    作者:侯春霞;段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