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春芳
目的 了解中北大学附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现状.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表,对中北大学附小459名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 中北大学附小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各年级间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北大学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国内近年报道偏低,且不同年级间行为问题的构成情况基本相同,均以A行为为主.
作者:文晓荣;王鹏飞;张建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利用角膜地形图做角膜切口以矫正散光的效果.方法 对97例患者(102眼,术前散光范围0.25~5.75 D),术前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然后随机分为A、B2组.A组(51眼)常规做颞上方巩膜隧道切口,B组在角膜曲率大轴位做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于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术后1 d、1周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加,术后1个月、3个月散光较术前改善.术前散光≤1.5 D者术后平均散光(0.52±0.14)D;术前散光1.5~2.5 D者术后平均散光(0.88±0.53)D;术前散光>2.5 D者术后平均散光(1.5±0.72)D.结论 通过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手术切口可以较好地矫正术前部分散光,获得满意视力.
作者:丁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2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和CT表现.24例均摄立位或坐位正侧位X线片,21例做了CT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点,应相互补充.结果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和CT表现.①后纵韧带骨化的形态;②后纵韧带骨化的厚度与宽度;③后纵韧带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④后纵韧带骨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论 X线正侧位片是后纵韧带骨化的首选筛选方法,CT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X线片检查的补充.
作者:吉仁珍;史文群;林彬;郭永顺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球形肺炎是一种以其形态命名的肺部非特异性炎症,在实际工作中时常见到.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影像学鉴别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贾翠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采取防治措施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0例16岁~43岁育龄妇女,ASA Ⅰ~Ⅱ级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常规禁食、禁水,术中监测HR、BP、SpO2,一般不用术前药,但心率<65次/min者给予阿托品0.25 mg静脉注射,麻醉前面罩预给氧(4 L/min).选取手腕部以上静脉穿刺,先注入芬太尼0.05 mg,再接着注射丙泊酚2~3 mg/kg,注射速度先50 mg/s,以后40.mg/s,后减慢至20 mg/s,至患者意识消失、体动消失开始手术,术中酌情根据患者疼痛反应追加20~50 mg/ 次丙泊酚.结果 呼吸抑制21例(10.5%),血压下降12例(6%),心率下降41例(20.5%),躁动4例(2%),呛咳2例(1%),过敏反应1例(0.5%),穿刺部位疼痛10例(5%).结论 采取防治对策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不良反应发生少而轻微,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杨慧;蒋爱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90例126个髋关节,进行影像学对照分析,对比X线平片、CT、核素扫描、MRI检查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能力.结果 对于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X线平片有一定限制;CT优于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区内的增生、硬化、碎裂和囊变等方面较X线更清楚;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较X线检查敏感,但特异性低,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MRI在出现X线和(或)CT改变之前,甚至核素扫描尚正常时就可在股骨头有异常信号.结论 MRI检查是诊断初期和早期ANFH的佳方法.尤其对早期病变区内各种成分的显示.病变区周围的骨髓水肿以及关节内积液有独到之处.
作者:王东东;张兰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在新生儿期,休克是继呼吸衰竭之后第二个常见死亡原因,大多数在7 d之内发生,≤3 d多,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与体重无关.
作者:仝淑琴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人工流产是各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近几年来,已被药物流产所代替.药物流产就是米非司酮与前列腺素药物序贯合并使用,它具有安全、无痛、简便、出血少等优点,非手术性质,患者易于接受.我院自2005年3月-2006年3月,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351例患者在服药前后均进行超声监测,以观察临床效果.
作者:李秀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院自1985年-2007年共收检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标本130例,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本文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马小燕;崔艳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简述感染期耳前瘘管的手术处理要点.结果 86例中,初次感染者22例(34.4%),发生2次以上感染者64例(74.4%).感染期行瘘管切除61例,非感染期行瘘管切除25例,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可行的,只要手术时机选择得当,均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减少患者长时间换药的痛苦及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是治疗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军;杜娟;李永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多普勒血流图特点,结合二维图像,从而与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相鉴别.方法 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筛选子宫肌瘤28例,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13例,诊断符合率为76.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 子宫肌瘤的表现虽复杂多样,彩色多普勒敏感度高,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
作者:仝春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在正畸病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分颌骨性、功能性及牙源性,严重者明显影响颜面部美观[1].这些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常常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因此,正畸医生在具有中线偏移的病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形成原因、偏移程度,并能选用理想方法加以矫治.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矫治牙源性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的方法,同时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时机和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郭全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1],夏秋季节多见,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和四肢.我院自2006年7月以来应用黄连素治疗小儿脓疱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静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占关节脱位的6%,完全脱位的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2002年一2007年我科共收治肩锁关节完全脱位31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志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患者,女,22岁,无特殊病史,2007年10月27日晨,因上腹部不适,恶心,后转移至右下腹固定痛,门诊请妇科会诊,自后穹隆穿刺,为淡黄色液体,镜检,WBC(+),RBC(±),并有明显的麦氏点反跳痛,以急性阑尾炎收住院.体查:
作者:李媚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轻工业的发展,多发伤发生率呈增长趋势,四肢骨折伴重要脏器损伤,比例越来越高.严重骨折本身就是一种重伤,加上重要脏器损伤,则更增加了创伤的危险性.因此,提高伤者生存率是救治的首要目标,其次是减少伤残率.现就2000年3月-2006年7月收治45例四肢骨折伴重要脏器损伤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同类病例的救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晓明;雷云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更年期较为常见的一组症状群,祖国医学认为系脾肾气衰,冲任亏损,精血不足,阴阳失衡而致的脏腑功能失调.
作者:王鹏军;张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过去我院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方法很多,除保守治疗外,终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或采用经下鼻道行上颌窦开窗引流.近几年来,我科运用内窦镜鼻窦手术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采用了鼻窦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为上颌窦引流提供了一个新的通道,据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杜国都;蔡长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常因急性上颌窦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致[1].患者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多数以脓涕、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局部症状为主要表现.
作者:魏惠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选择及术中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4月-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32例,多发肌瘤18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90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90例,剖宫产术并子宫次切术1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 子宫肌瘤并非剖宫产术绝对手术指征.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
作者:冯瑞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