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甲刚;王进卿;刘清莲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以便加强控制.方法 对本院2004年~2005年度院内下呼吸道感染154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中,内科疾病所占比例大,在入院后21天~30天发生感染多,致病菌中真菌感染率高达32.91%.常用抗感染药疗程不合理占4.54%~30.57%.结论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感染药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预防上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关注重点对象.
作者:刘碧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健康教育、充分透析、充分补充营养物质、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生长激素等措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结果 经过5次血液透析后,血液透析前轻度至中度营养不良患者由38.4%降到15.3%,血液透析前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由7.2%降至2.6%.结论 健康教育、充分透析、充分补充营养物质是改善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关键.
作者:陈海莺;林立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24例27膝行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术后48小时~72小时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一次,连续5周,随访1年~2年,按同一标准评分,对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年有效优良率89%,2年有效优良率83%.结论 关节镜清理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中短期疗效较好.
作者:张传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的局部组织因某种原因延长生长,以息肉的形式突出或游离于胆囊腔内.胆囊息肉能否癌变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其分型大致如下:①肌腺瘤;②炎症性息肉;③胆固醇息肉;④肿瘤样息肉(腺瘤).4种类型息肉的临床症状相似,在B超、胆囊造影或CT检查时很难作出鉴别.对于息肉癌变,学者们有以下两点共识:首先,肌腺瘤、炎症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应视为绝对良性病变;其次是肿瘤样息肉(腺瘤)则应看作是癌前病变(有文献报告,18%的胆囊癌来自肿瘤样息肉恶化).
作者:冯明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阿沙吉尔(注射用赖氨匹林)是近两年来使用越来越多的退热药物,其水溶性好,可作注射用,避免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具有强大的解热镇痛作用,并且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因此近年来阿沙吉尔很受临床医生的青睐,尤其是儿科应用更为广泛.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通过对本院及周边各家医院的调查,我们发现护士在配制药液时,通常以便于换算的毫升量的生理盐水来溶解药液,即0.9 g的阿沙吉尔用9 ml或用3 ml或用4 ml的生理盐水来溶解,而没有考虑到粉剂溶解后的体积变化,因而直接影响了用药量的准确性.为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经临床类实验观察阿沙吉尔经溶解后的量均值实际增加了0.525 ml,应当引起我们临床护理同仁们的重视.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方美;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推进,医疗市场的竞争,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从而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甲刚;王进卿;刘清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榆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Anderson-Hynes术)加输尿管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43例.结果 43例均获一次手术成功,经6个月~5年的随访,远期疗效好.结论 先天性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手术方法以离断性Anderson-Hynes术为首选.双J管能起到引流通畅及内支架作用;儿童患者采用榆尿管支架管、肾盂造瘘引流.
作者:孙伍柒;赵卫红;张铁山;王增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04例患者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后护理状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全部康复,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产生.结论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术后出血和感染,让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做好出院健康指导,有助于防治并发症发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治愈率.
作者:曾艳;曾妮;朱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脚气是常见的皮肤真菌病,致病菌9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发病主要见于成人,儿童少见.夏秋重,冬春轻,手足多汗及穿胶鞋或塑料鞋易患本病[1].脚气药水是我院自制制剂,用于治疗脚气,疗效满意.
作者:安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二维显像特征,并探讨其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5例乳腺癌的二维显像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其特征声像图为:①内部回声极低.②堆样针尖样钙化无声影.③强宽带回声境界.④形态欠规整.结论 二维声像图中堆样针尖样钙化无声影.强宽带回声境界是乳腺癌特异性指标,特异度100%,其产生依赖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特征.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对替牙期多生牙300例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300例替牙期多生牙男女比例,发生年龄、部位,并分析合理手术的方法.结果 萌出于口腔240例直接拔除,埋伏于骨膜或黏膜下的60例,依据摄片和临床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顺利拔除.结论 合理的定位,分析,设计手术进路,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作者:贺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自2001年10月~2005年11月,在我院门诊以CT诊断为腰间盘突出或腰间盘膨出引起腰腿痛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0岁~60岁.其中腰间盘突出患者89例,腰间盘膨出患者11例.
作者:宏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一般认为,骨组织工程材料包括4个基本组成部分:①具有成骨潜能的细胞成分(种子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肌原细胞等.②能够诱导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③提供细胞依附并引导细胞生长的基质支架,如羟基磷灰石、三磷酸钙、珊瑚和胶原等.④起阻挡作用的生物膜,覆盖于植骨材料表面,阻挡生长相对较快的纤维组织侵入骨缺损区而影响骨缺损愈合,同时生物膜也具有引导新骨组织生长作用.种子细胞是研究骨组织工程材料的重点,由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具有来源广泛,对供体损伤小,培养较方便和增殖快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将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成骨诱导、在骨组织工程材料和在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雪峰;王东;孙海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小儿/成人血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活性,籍以筛查或辅助诊断因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钙化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骨病.方法 BAP活性测定采用免疫渗透和全血干化学技术原理研制而成,通过与标准比色板对照判读结果.结果 通过儿童873人的NBAP检测,均值:(225±30)U/L;成人330例ABAP检测,均值(140±20)U/L.结论 BAP的测定对辅助诊断因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钙化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骨病,对儿童和孕产妇科学补钙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曾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1世纪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服务是人性化服务.2004年5月以来,我院护理部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全院护士的人文教育,重视患者需求,推行了人性化护理服务,一切站在病人角度,使病人用尽可能少的钱,享受到尽可能好的护理服务,把为病人服务看成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刘素贞;张淑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六年来经病理证实的36位腮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图像,探讨B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期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年龄4岁~68岁,以30岁~50岁多见,约占病人总数的70%,病史短6个月,长15年.应用MEDI-SON LOGIQ2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病人仰卧或侧卧位,患部充分暴露,探头在腮腺区多个面扫查.
作者:王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已确认为妊娠死胎,无药物使用禁忌证及严重心、肝、肾疾病史者,年龄18岁~35岁.初孕妇20例,经孕未产妇16例,经孕经产妇9例;小21周,大39周,双胎2例.入院时5例有腹痛,其余均无腹痛;20例少量阴道出血2天~7天不等,25例无出血.
作者: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院自1976年~2006年间收治直肠癌病例105例,现将直肠癌手术并发症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5例直肠癌手术中,男75例,女30例.年龄分布20岁~29岁5例,30岁~39岁10例,40岁~49岁40例,50岁~59岁42例,60岁以上8例,以40岁~59岁年龄组多见.经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65例,黏液腺癌15例,息肉恶变10例,未分化癌5例,记录不详10例.术式:Miles手术55例,Dixon's手术20例,乙状结肠手术20例,Hartmarn手术10例.本手术共发生并发症70例.其中会阴部切口感染25例,单腔造瘘口狭窄9例,肠梗阻8例,吻合口瘘7例,骶前静脉大出血6例,造瘘口坏死回缩5例,输尿管损伤4例,尿道断裂4例,造瘘口周围疝1例,脾脏损伤1例.
作者:张强;王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良性乳腺肿瘤做腺体切除后造成的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应用植入假体即时隆乳.方法 乳房下皱襞、乳晕切口切除肿瘤及腺体,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假体.结果 术后随访对乳房外型和手感都较满意.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能改善乳房外形、避免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造成的心理障碍.
作者:丁厚中;朱荣;张小川;张海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从1887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后,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是不断上升的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Injury).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健康(Public health)问题之一,如何通过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来保障和促进公共健康已经成为重要的伦理学课题.本文首先列举一些道路交通伤害公共健康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从伦理学角度分析道路交通对于公共健康的伤害,进而对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道德责任作一探讨.
作者:袁其微;农乐颁;黄萼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