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陈春英;高阿娜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总结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围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选取20例经多种抗生素全身给药效果不佳的肺部感染病例,所有病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做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士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解除思想顾虑,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中加强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20例灌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BAL围术期精心准备,密切观察、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病人高热原因分析及物理降温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迅速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避免反跳而加重颅脑损害.方法 分析380例颅脑损伤病人高热原因,将不同降温方法用于不同原因引起高热的病人.结果 380例高热病人98%均取得满意的降温效果,8例因某些客观原因造成降温失败.结论 物理降温时应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严格掌握物理降温注意事项,同时还应注意降温器械自身缺陷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秀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子宫脱垂26例临床诊治体会

    子宫脱垂近十年在我国城市已没有发现患此病者,或只有轻度,而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仍时有发生.我院自1996年~2006年收治子宫脱垂患者26例(均为Ⅲ度脱垂),现将其临床诊治报道如下.

    作者:司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上消化道出血58例诊治体会

    目的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症,临床医生必须尽快了解病因,选择适宜的紧急处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2004年~2006年我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对病因相关知识缺乏;收治患者中药物治疗不满意,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后疗效好.结论 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很重要,重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检查,为患者及时提供合理化的抢救措施.

    作者:申红香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运动疗法

    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进肌肉和组织比静息时更多地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减少尿糖.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改善肌糖原的氧化代谢,减轻体重,预防糖尿病后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运动能增强全身机体各器官,尤其是心、脑、肝、肺、肾的免疫防病功能,抵御糖尿病对各个器官的侵犯,还可使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和多种抗体,提高机体应激适应能力,改善全身代谢.促进大脑疲劳的恢复,改善精神系统功能,使病人在精神上感到充实,自信心增强,心情舒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蒋开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近6年来共收治的28例PTE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中以呼吸困难及气促为常见82.1%,其次为烦躁不安及惊恐感53%,胸痛50%.血气分析为重要诊断筛选手段,阳性率71.4%,超声心电图及胸CT均有重要诊断意义.其中26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8例应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好转治愈率75%,症状无明显变化占7.1%,病死率17.9%.结论 基层医院临床医师只要提高对PTE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掌握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就可明显降低PTE的病死率.

    作者:刘德学;邢清梅;丁宁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全程陪护一对一责任制助产2 2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程陪护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02年8月~2004年7月实行责任制助产孕妇2 25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按对比原理取本院2000年8月~2002年7月2 055例传统助产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分娩时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较少、阴道手术产及产伤发生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明显低于非责任制助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后,产科质量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给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的病死率,保障了母婴安全,提升了产科管理水平及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特重型颅脑损伤63例救治经验

    目的 总结6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近6年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3例病人中存活31例(49%),其中恢复良好、中残18例(28%),重残10例(16%),植物生存3例(5%),死亡32例(51%).结论 重视院前急救、早诊早治、大骨瓣减压术,强有效的降颅压方案、亚低温治疗及尽早高压氧疗等措施,可明显改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

    作者:苏亦明;孙亚邓;李龙;叶原森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西咪替丁治疗传染性软疣13例体会

    西咪替丁(又名甲氰咪胍)是H3受体拮抗素,为常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近几年来,还用其治疗带状疱疹、荨麻疹等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带状疱疹、荨麻疹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我们联想到传染性软疣也由病毒引起,故试用其治疗传染性软疣1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崔玉斌;钱兆刚;杨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约占80%.有二十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常见危害大的是HIV、HBV、HCV.CDC调查研究结果:1次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0.3%~0.5%,1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6%~8%.

    作者:姚聪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房颤417例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与未抗凝的原因.方法 调查资料完整的AF患者417例.查阅病例资料,全面收集血栓栓塞高危因素、抗凝禁忌证、抗凝药物选择与用法以及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等信息.结果 417例AF患者中,88.3%为慢性AF,85.1%的患者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分析AF患者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21.6%有抗凝禁忌证,25.5%为医生过分担心出血并发症,15.0%为患者不能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6.8%为阵发性AF,尚有11.1%原因不明.结论 华法令在AF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应用不足,加强医生对华法令抗凝知识的继续教育以及采用更安全有效的抗凝新药,可能更好地促进AF患者的抗凝治疗.

    作者:赵永波;余金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肾外性失水增加乳婴儿喂养高肾负荷人工配乳的肾功能实验分析

    人工配制乳液(下称人工配乳)的渗透压、热卡值及肾负荷(renal solute load,RSL)是其主要的三项指标,高渗透压、高热卡值人工配乳喂养乳婴儿可引起身体危害已被公认[1],高RSL人工配乳喂养乳婴儿对其肾功能的影响已有报道[2],然而肾外性失水增加的乳婴儿喂养高RSL人工配乳引起肾功能明显改变尚未做进一步实验分析.

    作者:张春娥;李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0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条件差,设备简陋,农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相对多的情况下,如何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血活素,β七叶皂甙钠、纳洛酮等药物.结果 治愈率高,后遗症少,住院时间短.结论 不受条件限制,无不良反应,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武;李浩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胃黏膜脱垂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通过对确诊的胃黏膜脱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该病的影像特征,进而提高对胃黏膜脱垂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来诊患者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 胃黏膜脱垂患者均可在消化道钡餐检查中表现十二指肠充盈缺损或局部黏膜紊乱.结论 胃黏膜脱垂表现为幽门管增宽,胃黏膜通过,十二指肠充盈缺损或局部黏膜紊乱.

    作者:靳立波;钟中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触摸在临终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触摸护理对临终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71例身患晚期癌症的临终病人进行触摸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71例病人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病人乐于接受,家属表示满意.结论 触摸护理这种不需要医嘱的护理方式可缓解临终病人躯体和精神的痛苦,使他们感到舒适安逸,也可充分体现护理的独特功能.

    作者:李侠;党小莉;宋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浅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围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选取20例经多种抗生素全身给药效果不佳的肺部感染病例,所有病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做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士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解除思想顾虑,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中加强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20例灌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BAL围术期精心准备,密切观察、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陈春英;高阿娜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继续教育答题卡试题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和对照组(利巴韦林),1周为1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比较2组疗效,症状、体征均有良好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作者:刘明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异丙酚全麻人流病人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临床分析

    人工流产是基层医院的一项基本计生手术,由于手术在扩宫吸刮等操作时对病人存在明显的刺激,加上病人本身的心理因素,易造成病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甚至昏厥等不适.本文通过对150例异丙酚全麻人流病人和单纯人流病人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研究,了解病人术后不适是否与血氧饱和度减低有关,以指导相关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霞;连燕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地龙三仙饮治疗慢性咳嗽260例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它有利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咽炎等,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并重复进行各种检查,一方面造成了滥用药物现象,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慢性咳嗽虽然在临床难以查明原因,但以笔者临床所见,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本类咳嗽约70%左右,少数为变应性咳嗽和心因性咳嗽.

    作者:杨洪波;白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褥疮的探讨

    目的 探讨褥疮患者护理经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缩短疗程.方法 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4月收治8例褥疮患者进行全身联合治疗,局部护理,采用三黄油涂擦.结果 褥疮在2周~5周痊愈.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应用三黄油治疗褥疮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谢六英;王节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