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春瑞宾治疗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丁薇;单蔚青;刘玉岭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鳞状细胞癌, 诺维本
摘要:目的评价长春瑞宾(诺维本,NVB)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诺维本为主药的联合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8例,均为初治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证实.结果本组48例中,没有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0例,有效率为41.7%,其中腺癌有效率为53.5%,鳞癌有效率为25.00%,其差异有显著性.NP方案:诺维本(NVB)+顺铂(PDD)治疗20例,有效率为40.0%;NI方案:NVB+IFO(异环磷酰胺)治疗28例,有效率为42.8%,两方案差异无显著性.它不仅能使肿块缩小,缓解症状,而且对骨转移性疼痛及溶骨性破坏疗效更好.对肺鳞癌加上放疗,将获得更好的效果.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NP或NI方案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合并骨转移者较为理想的方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脑胶质瘤病的MRI征象和临床表现

    目的评价脑胶质瘤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的大脑胶质瘤病的平扫及增强核磁共振(MRI)影像资料,找出其中的特征性表现并与既往文献对照.结果6例患者MRI影像均显示双大脑半球多叶弥漫性病灶,边界不清,除1例外胼胝体均受累,1例侵犯脑干,3例侵犯外囊、基底节区.4例增强MRI无明显强化效应,2例可见多发局灶性结节样及环状强化.结论MRI对诊断大脑胶质瘤病有较大价值,应作为首选.

    作者:邵文尚;梁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极低体重新生儿的社区健康教育

    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 500g者,国内其死亡率高达63%~74%[1].近年来随着医学进展和救治水平的提高,极低体重儿存活数量增多,对其如何进行良好的社区健康教育,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自2002年8月,我院对极低体重儿在做好院内收治和护理的同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外科治疗体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病,而肾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好发部位,目前对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尚无真正有效的内科治疗措施,当其临床症状严重时,只有通过外科治疗才能达到挽救患肢、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现将我们治疗20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居文;车海杰;陈平;孙林;杨牟;王文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肿胀麻醉下带蒂皮片法根治腋臭58例体会

    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肿胀麻醉下带蒂皮片手术根治腋臭症58例,全部成功,无并发症,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肝脏是维持血糖在一定范围内恒定的主要器官,糖类食物进入胃肠道消化为单糖而经肠壁吸收后约有2/3~3/4入肝,其余入肝外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后被利用.当血糖浓度增高时即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作用于肝细胞膜受体,肝脏便从血流中摄取过多的葡萄糖,变为糖元而储存,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脏便将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释入血.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常伴有糖代谢紊乱,既可表现为低血糖又可表现为糖尿病.

    作者:马俊;毕家华;米奉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爆竹致儿童眼外伤30例的护理

    儿童被爆竹炸伤眼部近年来屡有发生,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30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积极采取措施,使患儿配合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羽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误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于2002年10月11日以急性白血病(M5b)住进我院血液病房.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150~160/90~100mmHg),窦性心动过缓(平时无明显自觉症状),于2个月前因咽痛,牙龈肿胀,发热2天,无力,就诊于山东省省立医院.经髂后骨髓穿刺诊断为ANLL-M5b.主诉:间歇性发热8个月,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皮下出血,并出现牙痛,齿龈肿胀,拔除+7后曾出血不止,无鼻衄、骨骼疼痛,无咳嗽.

    作者:刘虹;刘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水痘的观察及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以儿童多见,易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聚居处流行.

    作者:张丽香;贾凤仙;单淑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环磷腺苷葡甲胺对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环磷腺苷葡甲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用MCA静点150mg每日一次,治疗30例不同病因的慢性心功能不全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用药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0.01).结论环磷腺苷葡甲胺对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有明显疗效.

    作者:汤政德;陈祥华;徐济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延误诊治6例原因分析

    目的总结骨筋膜间区综合征诊治中的经验与教训,防止漏诊或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至2003年,15年收治骨筋膜间区综合征26例,其中6例延误诊断致不同程度残疾.结果骨筋膜间区综合征一旦发生其致残率相当高,要给予足够重视.结论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易发生在碾压及闭合性挫伤早期,为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应尽早充分切开减压.

    作者:谢亮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普拉固消褪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几十年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卒中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富含脂质的斑块其稳定性差,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高.本研究旨在观察普拉固对颈动脉斑块消褪的影响.

    作者:杨士芝;吴茂礼;孙培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分析

    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灭吐灵,为有机合成的普鲁卡因酰胺衍生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适应证约有30种,如恶心、呕吐、暖气、消化不良,少乳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注射给药适用于小肠插管、胃肠钡剂检查,硬皮病等.近年来报道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明显增多,有的非常严重,笔者就其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作者:张宏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按摩在儿科临床中的作用

    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出生后至一岁的住院患儿,除进行必要的护理治疗外,增设了婴儿按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胰腺损伤30例诊治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36岁.其中交通事故25例,塌方砸伤3例,殴打伤2例.

    作者:徐梓洲;李兴忠;田培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论健脾治肝病

    中医所称之肝,其生理复杂,病理纷繁,治理之法也不简单.目前临床病毒性肝炎患者居多,往往为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者,肝功能也不稳定,从临床所见,这些病例大多反映肝脾不调的证候.

    作者:李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肾上腺皮质腺瘤CT与MRI显像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对我院从1999~200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43岁.检查设备为GE 980型CT机,GE prospeed SX Advantage型螺旋CT机,GE 1.0TSigna Horizon LX型磁共振设备,行CT和/或MRI平扫,然后行增强检查.结果16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例,左侧5例.小病灶为9mm×12mm,大病灶为170mm×120 mm.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边缘部分清楚,增强可显示部分强化.MRI表现为T1WI类似肝实质信号,T2WI接近或高于肝实质信号.结论①肾上腺皮质腺瘤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②结合临床资料,肾上腺皮质腺瘤能与部分肾上腺病变鉴别.

    作者:谢培梁;陈特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溃疡病并发症420例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下称溃疡病)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我院从2000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溃疡病患者926例,其中420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穿孔、幽门梗阻及溃疡癌变等.笔者对这420例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红梅;张成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通过CT、症状、体征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急性多灶性脑出血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出血23例(70%)、脑血管畸形2例(5%)、瘤卒中2例(5%)、白血病1例(3%)、淀粉样脑血管病1例(3%)、原因不明5例(14%).出血好发部位为基底节(60%)、脑叶(38%)、脑干(5%)、小脑(7%).结论急性多发性脑出血病因主要为高血压,死亡率高,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作者:陈士东;郭彦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妊娠期阴道炎

    妊娠期孕妇体内呈高雌激素状态,高雌激素有利于阴道内厌氧菌的生长,阴道上皮细胞糖原积累增多,经乳酸杆菌分解产生乳酸增多,有利于适应酸性环境的病原体生存,也有利于减少细胞表面负电荷和去除覆盖于阴道上皮角质细胞受体表面的糖基,有助于病原体的黏附,易于感染;另外妊娠期白带增多,阴道外阴湿润也有利于病原体繁殖.

    作者:马万增;王秋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31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5年以来诊治的3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3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者2例,空肠13例,回肠16例.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肠穿孔等.3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为51.6%(16/31).23例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30.4%(7/23),其中15例获随访,死亡10例,平均存活期(32±17.1)个月,存活5例.B超、CT诊断符合率较低,DSA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当明确诊断时多数恶性肿瘤已经有转移,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初兆毅;唐镇;李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