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使用时机探讨

林晓英

关键词: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冠状动脉损害
摘要: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时间治疗川崎病(KD)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3例川崎病患儿按病程分成两组,病程≤7天为A组(31例),>7天为B组(22例);将两组退热、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CAL)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退热时间:A组为(1.7±0.7)天,B组为(1.5±0.8)天;血沉恢复正常时间:A组为(22.1±5.32)天,B组为(20.3±7.03)天,两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急性期CAL例数:A组5例,B组18例;随访0.5年CAL例数:A组1例,B组12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IVIG应用时间与CAL的发生显著相关,使用越早,预后越好.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及拔针方法的应用

    头皮静脉输液是1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根据基础护理结合临床实际,自2002年2月,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拔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曹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亨特氏综合征1例报告

    带状疱疹病毒侵及膝状神经节所致周围性面瘫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告不多,笔者在2003年遇见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兆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误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于2002年10月11日以急性白血病(M5b)住进我院血液病房.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150~160/90~100mmHg),窦性心动过缓(平时无明显自觉症状),于2个月前因咽痛,牙龈肿胀,发热2天,无力,就诊于山东省省立医院.经髂后骨髓穿刺诊断为ANLL-M5b.主诉:间歇性发热8个月,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皮下出血,并出现牙痛,齿龈肿胀,拔除+7后曾出血不止,无鼻衄、骨骼疼痛,无咳嗽.

    作者:刘虹;刘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妊娠期阴道炎

    妊娠期孕妇体内呈高雌激素状态,高雌激素有利于阴道内厌氧菌的生长,阴道上皮细胞糖原积累增多,经乳酸杆菌分解产生乳酸增多,有利于适应酸性环境的病原体生存,也有利于减少细胞表面负电荷和去除覆盖于阴道上皮角质细胞受体表面的糖基,有助于病原体的黏附,易于感染;另外妊娠期白带增多,阴道外阴湿润也有利于病原体繁殖.

    作者:马万增;王秋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84例临床观察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收治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4例,根据病情分别行经膀胱、经耻骨后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疗效满意.规范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患者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风玲;黄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00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4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628次描记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4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328例为脑电图异常,异常率82%.其中轻度异常脑电图164例(41%),中度异常124例(31%),重度异常40例(10%).结论EEG作为一种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毕带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血器在放腹水中的应用

    临床遇见的难治性腹水多为大量腹水,大多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压迫肾动静脉影响肾灌注.若为感染性腹水不但应放腹水而且必要时需腹腔给药治疗.以往我们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用7号或9号注射针穿刺,然后接输液器放腹水.

    作者:盛芳;张丽香;宋建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断血流片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6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广泛,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由于本法安全、简便,可避免手术操作痛苦,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一直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为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我院自2003年4~12月份选择早期妊娠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孕妇60例,同时加服断血流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陶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极低体重新生儿的社区健康教育

    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 500g者,国内其死亡率高达63%~74%[1].近年来随着医学进展和救治水平的提高,极低体重儿存活数量增多,对其如何进行良好的社区健康教育,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自2002年8月,我院对极低体重儿在做好院内收治和护理的同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延误诊治6例原因分析

    目的总结骨筋膜间区综合征诊治中的经验与教训,防止漏诊或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至2003年,15年收治骨筋膜间区综合征26例,其中6例延误诊断致不同程度残疾.结果骨筋膜间区综合征一旦发生其致残率相当高,要给予足够重视.结论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易发生在碾压及闭合性挫伤早期,为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应尽早充分切开减压.

    作者:谢亮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肿胀麻醉下带蒂皮片法根治腋臭58例体会

    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肿胀麻醉下带蒂皮片手术根治腋臭症58例,全部成功,无并发症,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外科治疗体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病,而肾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好发部位,目前对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尚无真正有效的内科治疗措施,当其临床症状严重时,只有通过外科治疗才能达到挽救患肢、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现将我们治疗20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居文;车海杰;陈平;孙林;杨牟;王文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康人群中HBsAg阳性者的心理障碍及疏导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HBsAg阳性及时被发现.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些人或家属来院咨询,他们通过献血查体、结婚查体、当兵查体、升学查体,饮食服务、保育人员和健康查体时发现.我们对他们的心态进行了评估,给予疏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作者:宋修爱;王兰萍;宋建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31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5年以来诊治的3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3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者2例,空肠13例,回肠16例.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肠穿孔等.3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为51.6%(16/31).23例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30.4%(7/23),其中15例获随访,死亡10例,平均存活期(32±17.1)个月,存活5例.B超、CT诊断符合率较低,DSA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当明确诊断时多数恶性肿瘤已经有转移,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初兆毅;唐镇;李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肺栓塞早期溶栓疗效及超声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早期溶栓疗效及溶栓前后超声变化.方法对超声显示有右心收缩期负荷过重表现的患者行早期经静脉溶栓,并在24小时后观察超声变化.结果肺栓塞26例,适宜溶栓者24例,给予早期溶栓,溶栓有效20例,12小时内溶栓有效率与12小时后溶栓有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溶栓成功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由59.1±16.3mmHg降至41.5±14.1 mmHg(P<0.01),右室舒张末内径(RVDD)由34±5.3mm降至29.1±5.0mm(P<0.01),右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RVDD/LVDD)>0.6的例数由16例降至4例,三尖瓣返流速度(TR)由3.9±0.5 m/s降至2.3±0.54 m/s(P<0.01),收缩期室间隔反常运动(PSM)由18例降至4例.溶栓未成功组以上参数无显著变化(P>0.3).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肺栓塞早期诊断及溶栓后疗效评价的方法.

    作者:王立真;张萍萍;王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腰椎穿刺后腰背部及下肢疼痛60例观察

    近5年来我科行腰椎穿刺术后患儿出现腰背部及下肢疼痛60例,现将这60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董建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普遍认为,治疗CHF不能仅限于改善症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防止或延缓心肌重塑的发生,避免心肌损害的进一步加重.为此,我们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试加用曲美他嗪治疗CHF,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润法;毕贞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肝脏是维持血糖在一定范围内恒定的主要器官,糖类食物进入胃肠道消化为单糖而经肠壁吸收后约有2/3~3/4入肝,其余入肝外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后被利用.当血糖浓度增高时即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作用于肝细胞膜受体,肝脏便从血流中摄取过多的葡萄糖,变为糖元而储存,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脏便将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释入血.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常伴有糖代谢紊乱,既可表现为低血糖又可表现为糖尿病.

    作者:马俊;毕家华;米奉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淋巴瘤误诊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浅表淋巴结肿大一年余,周身浮肿六个月,气短一个月于2004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进行性增大,伴右下肢浮肿,渐左下肢浮肿,赴当地医院检查.

    作者:赵玉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痛分娩仪在分娩中的应用及影响

    正常分娩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分娩过程不仅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孕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期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目前临床多用催产素和手术方式缩短产程,加速分娩,减少产后出血.但这些措施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副作用,而针对不良心理因素特定的方法较少见.

    作者:潘艳萍;郭艾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