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继萍;李云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死亡的主要疾病.本病多在严重感染、窒息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近两年间共收治本病81例,死亡29例.病死率为35.8%,与国内平均死亡率37.74%相近.为探讨本病死亡与护理的影响因素,提高对本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齐冬梅;张景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人自1998年~2003年治疗毒蛇、毒蜂、蜈蚣咬伤17例,其中蛇伤3例,蜂伤6例,蜈蚣8例;男10例,女7例;就诊时间长24小时,短数10分钟.无1例中毒死亡,无1例伤残,康复时间长1~2天,短经处理后数10分钟,无任何不适症状.
作者:李浩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供应室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全院各科室的器械、敷料和护理物的准备,灭菌供应任务;与临床科室的工作秩序、效率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对降低医院内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有直接作用.是保证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顺利进行的重要部门.要做到对各科的消毒达标率达到100%合格.
作者:曹传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的基础上出现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内以代谢产物堆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其发病致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尽管已有许多新认识,但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也仅靠透析、肾移植来维持生存,因其费用昂贵,加之并发症多,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笔者运用自拟益肾健脾汤治疗本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黄利华;苏润泽;安秉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护理十分重要.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490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96例,可能与应激性溃疡有关,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总结出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设置了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模式和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案对观察组进行了规范化的康复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3.33%病人肌力恢复,生活完全自理.结论采取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病人康复的基础;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病人康复的保证;语言和肢体功能的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是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苏凤玲;丰桂青;冯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左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我们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培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和蔓延,青少年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策略.我们以临汾铁路地区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本次调查,了解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张文红;余林红;薛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判断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1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红霉素孔糖果盐0.3 g,每日2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郭耀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科通过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调查,并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减轻心理压力[1],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良好状态,提高了护理质量.运用护理心理学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2],同时在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朱雪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雾化吸入是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治疗效果较好.但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我们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各种变化,因新生儿肺功能发育不成熟,呼吸道分泌物多,阻塞了支气管,使肺通气量减少,在此情况下雾化吸入时,患儿可因哭闹、躁动,使耗氧量增加,加重缺氧,而致呼吸暂停.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胡建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拇指Ⅴ~Ⅵ度的缺损是指拇指和第一掌骨部分或全部(包括第一掌腕关节)的缺损.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多种方法对8例拇指Ⅴ~Ⅵ度缺损进行再造,全部获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探讨隔离观察区病人的特点,进一步做好SARS的防治工作,笔者对2003年春季SARS流行期间本院隔离观察区病人进行了分析,并将本院同期的住院肺炎病人与前三年同期的肺炎病人进行了比较.
作者:段永杰;宁国法;兰才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2~2002年10年间,我院共收治GCS 3~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其中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44例.死亡59例,死亡率81.9%.其中近两年我们采用亚低温治疗18例,死亡8例,死亡率44.4%.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作者:郑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腺体外的系统如肾、呼吸、消化、神经、肌肉关节、血液均可受累,发病率03%~0.77%.文献中对血液系统受损少有涉及,现将我院近年及文献涉及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受累的71例患者作一回顾总结.
作者:孙永华;宋吉卿;费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健康教育成为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为重要的举措.老年患者接受教育能力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康复.
作者:杜春芳;邹春晖;刘继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一氧化碳中毒发病急,病情变化快,重度中毒者易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如发现或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医护人员必须乙密切配合,及时、准确、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根据我院急救中心多年来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体会,对其抢救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赵方荣;孙雪梅;翟荣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认识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征象.评价脑定位血肿抽吸术的作用.方法经临床诊断的小脑幕裂孔下疝75例均做CT检查,总结所有的CT表现.临床依据血肿的量和病情分别采取脑外科手术、脑定位血肿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小脑幕裂孔疝CT表现为:鞍上池缩小闭塞(52/75),脚间池狭窄闭锁(22/75),环池缩小闭塞(48/75),四叠体池填塞(20/75),中脑变形移位(33/75),脑室扩张(7/75),蛛网膜下腔出血(26/75).出血量<30ml10例,行脑定位抽吸术.出血量30~60ml,行脑定位抽吸术7例,脑外科手术5例.血肿量>60 m1 16例,脑定位抽吸术7例,外科手术9例.结论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表现有特征性,可以据此作出较早期的CT诊断,并可依据血肿的量,脑疝的程度及时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崇开;许开喜;潘辛;邵风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女,67岁.主因四肢发僵,舌根麻木,走路不稳一年,加重一个月,于2003年8月27日入院.无头痛、恶心及其它不适.入院查体:言语不利,双眼外展轻度受限,眼底检查无明显异常表现,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不佳,站姿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和共济、轮替、指鼻实验均较左侧差,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头颅CT可见:右小脑半球等密度病变,增强CT病变可均匀中等增强.MRI显示:右小脑半球幕下占位约1.0 cm×2.0 cm,中等T1、T2信号.信号较均匀,边界完整清晰,未见明显的占位效应.
作者:武宇鼎;赵昆;张长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多年来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是首选的药物,但临床上有过敏休克的个例报道.自1988年8月至今,我科将新洁尔灭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继萍;李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