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陈春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病人,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患者, 住院治疗, 心理变化, 心梗, 生命, 理的管理, 护理道德, 家庭化, 卧床, 情绪, 模式, 临床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起病急,病情重,常危及病人的生命.临床上及时正确的治疗虽然是挽回病人生命的主要手段,但是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心梗的发生常与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加之长时间卧床住院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变化,影响康复.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是十分必要的.我院自1997年开始实行家庭化模式护理的管理,现就7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手术52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52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其中上段食管癌17例,中段食管癌19例,下段食管癌16例.手术方法采用肿瘤切除术、食管胃吻合术.

    作者:张瑜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树立新的健康理念科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下)

    4怎样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占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于此类疾病的人数达1 550万人,占死亡人数29%.此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大疾病,据调查表明,全世界流行有三大趋势:上升型:稳定型;下降型:

    作者:许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52例观察及护理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5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5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的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6/52和19/5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海霞;裴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起病急,病情重,常危及病人的生命.临床上及时正确的治疗虽然是挽回病人生命的主要手段,但是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心梗的发生常与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加之长时间卧床住院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变化,影响康复.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是十分必要的.我院自1997年开始实行家庭化模式护理的管理,现就7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春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尼尔雌醇治疗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30例临床观察

    我科采用尼尔雌醇治疗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30例疗效甚好,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研究对象选择我科2003年1~8月门诊患者30例,均为自然停经两年以上、年龄大70岁,小52岁.这30例患者绝经后均有过老年性阴道炎史,近半年内未接受过激素治疗.

    作者:董永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胆道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理对胆道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6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护理,4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良好全面的护理,可减少胆道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金娥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诊治输卵管妊娠63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诊治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002年10月~204年7月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63例.未破裂38例,破裂25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21例,输卵管开窗术17例,输卵管切除术25例.结果除1例发生持续性宫外孕,二次手术治愈,其余均手术成功治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结论腹腔镜下诊治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

    作者:关素萍;李超;韩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临床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率高,患者头痛严重,迟发性血管痉挛(CVS)发生率居高不下,为此国内外医学界都在积极寻找有效而可行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对SAH患者进行腰穿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深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呼吸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继发于严重感染、创伤、大出血等疾病,病情凶险,变化迅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于今年5月份成功抢救1例因剖宫产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人,现将监护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雪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方法的临床体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当前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共30例进行讨论,其中抢救成功26例,死亡4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淼;邱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ICU的伦理思考

    1 ICU简介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临床学科,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加强监护治疗病房是医院内综合性加强集中治疗中心,是以监护和支持病人所有脏器功能为己任,针对各种危、重、急症患者发生的全身性、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采用各种现代化监护治疗设备进行监护与救治的场所.

    作者:魏晓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笑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125例分析

    我院使用笑气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2年12月11日至2003年12月30日在门诊就诊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年龄21~48岁,妊娠40~90天,B超提示孕囊大小1.0 cm×1.0cm~4.6 cm×4.6 cm,大头臀径3.0 cm.既往无心血管病史,无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无肝肾功能不全及急性支气管炎,无生殖道急性感染的早孕妇女12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等条件的早孕妇女1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孕周、孕产次等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郝腊萍;曾淑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语言及环境因素在癌症病人手术期间的影响

    人是具有高级思维的生物,会产生喜、怒、忧、伤、悲、恐、惊七情变化,而七情变化是通过人的心理情绪反应起作用的,它受他人语言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起作用.癌症是一种威协性疾病,大多数病人失去治疗信心.过去医护人员只管单纯治病,不注意调节病人的心理因素,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及病室环境对病人的影响,导致病人加重思想负担,给病人术后造成不良的副性反应.经笔者几年的临床对比观察,上述作用可见明显差别.

    作者:闫海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32例,其中慢性轻度23例,慢性中度9例,干扰素α-2b(安福隆)300万U每天一次、肌注、30天,后隔日一次,疗程半年;加用苦参素胶囊0.2克一日3次口服,疗程半年.对照组治疗慢乙肝30例,其中轻度20例,中度10例,单用干扰素α-2b(安福隆),用法同治疗组.结果肝功能,治疗组ALT复常率84.4,对照组56.7%(P<0.025);治疗组HBeAg阴转率50.8,对照组36.7%(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5.6%,对照组40%(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4.0×109/L 15例中10例(66.6%)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仅7.1%(1/14),P<0.01.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有互补及协同作用,对恢复肝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对外周血细胞减少有一定的升高作用.

    作者:董晋瑛;董晋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程序

    当前对糖尿病的研究非常活跃,新的化验项目层出不穷.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监测中,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和临床经验,现推荐一个既经济又实用的实验检查程序,供大家参考.

    作者:逯自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蚕豆病致一过性失明1例报告

    1引言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诱发和加重胃溃疡、医源性肾上皮质功能不全、诱发和加重感染、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对生殖功能的影响、行为与精神异常表现为多方面的、如神经质、失明、情绪异常乃至抑郁、狂躁或精神分裂.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胸腺肽联合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胸腺肽联合干扰素及单用干扰素在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肝功能和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对72例慢乙肝应用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36例慢乙肝单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观察这两种药物在改善肝功能和抗病毒方面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72例慢乙肝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6个月,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对肝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干扰素组血清HBAg/抗HBe转换率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有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

    作者:王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急救和预防措施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发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发作时多数情况下医务人员不在场,或无法及时赶到现场,而家庭又是心肌梗死的多发地.及时抢救对缩小梗死面积,改善远期预后极为重要.

    作者:陈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灌注,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的冠脉血管再通.目前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金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143例体会

    目的总结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年至2004年143例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以及死亡原因.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9.8%,近九年手术死亡率3.2%.结论提高手术技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闫跃中;成亚东;葛辉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