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书堂;黄留祥;王纪敏
我科1996年2月~2004年2月收治椎管内肿瘤2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8~62岁,平均35岁,病程1天至2年,平均病程14个月.临床首发症状主要有:腰腿痛11例,下肢乏力5例,下肢麻木4例,双下肢瘫痪1例,合并尿失禁8例,便秘4例.临床症状:一侧或双下肢感觉障碍15例,其中有7例合并会阴部感觉障碍,下肢肌力下降13例,肌肉萎缩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例.本组25例中4例经CT扫描确诊,余21例均由MRI确诊.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完全切除者12例,次全切除者11例,部分切除者2例.病理诊断:神经鞘瘤9例,胶质瘤5例,皮样囊肿5例,炎性肉芽肿2例,良性畸胎瘤2例,脂肪瘤2例.25例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23例,无明显变化者2例.
作者:刘营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对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及治疗的三种不同人群的567份血清进行抗-HCV检测.结果健康人群336人,抗-HCV阳性者3人,阳性率0.89%;医护工作者129人,抗-HCV阳性者3人,阳性率2.33%;肝炎患者102人,抗-HCV阳性者12人,阳性率11.76%.结论医护人员应视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输血及血液制品的使用为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申瑞翔;王有莲;李海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科于2002年11月10日收治了1例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营养不良性水肿、剥脱性皮炎并感染的患儿,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52天.因咳嗽两天,拒食,气促一天,在当地诊所治疗无好转,来诊收住院.查体:T 37.7℃、P 120次/分,R 30次/分W 2.5 kg,发育落后,营养及反应差,呼吸表浅,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前囟张力不高,口唇青紫,颈软,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明显,肝肋下2.5 cm,质软,肠鸣音弱,四肢呈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张力低.
作者:纪细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泌尿系上行性非特异性感染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主要并发症.国内俞天麟统计:留置导尿3~4日后将有95%引起膀胱炎.其发生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而积极防治可防止或减轻发病.现将200例长期留置导尿管者作一分析.
作者:杨山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复杂的心脏外科手术.我院从1987年3月~2003年12月对81例患者施行了该手术的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手术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锦秀;申翠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例,均为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共98例.全部经宫颈刮片或者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排除恶性病变,年龄在23~55岁,平均年龄35岁,均已婚.
作者:郭美琴;王妍婷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血清HBV DNA含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价乙肝患者HBV复制水平及抗病毒药物疗效.为了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临床和病理改变的关系,我们对177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部分血清生化指标、乙肝五项及肝脏病理改变进行了检查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翠;王明兰;孙燕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异常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为了探讨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以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我们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情绪测定表,了解脑卒中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制定了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孙凤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处方来源与资料处方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医生重要的文件之一,是治疗疾病的药单,也就是调配药剂的通知单,处方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本文从某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随机抽样2000张处方,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室.这些处方从季节上看,跨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患者年龄从1岁到80岁,用药品种少4种,多14种,由21位医生,由5位药剂人员调配.
作者:武文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主要病因是糖尿病下肢中小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出现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溃烂、感染、骨髓炎导致截肢.我科在糖尿病足的局部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刁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会厌炎发病急,来势凶险,可突发上呼吸道阻塞而致死,为耳鼻喉科急症之一.笔者对我院1990年10月~2004年4月诊治的23例成人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闫玲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在我国,心脏疾患的死因已上升至第二位,但是,相关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指标预测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不高.近年来,生化标记物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危险分层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陈敏;李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排尿障碍的原因为膀胱收缩力低下和尿道阻力增加,后者的主要病态为良性腺肥大症(BPH).临床研究发现,雄激素的丧失可导致前列腺萎缩,故治疗BPH用药集中于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α-受体阻断剂和5 α-还原酯(5AR)抑制剂.因前两种药物治疗均伴有雄激素缺乏症状,现仅就α受体阻断剂与5AR抑制剂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作者:向纯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住院病人中共有40 728例应用了静脉输液,其中12例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护理失误.液体输注过快1例,过慢5例,外渗1例,外漏1例.例一:男,2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病史6年.7天前始发热,热型不规则,热前明显畏寒,T高达38.8℃,以午后为著,伴头痛、左背部痛、四肢关节痛.入院时心脏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可疑赘生物,血培养两次示草绿色链球菌生长对青霉素高敏.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给予以青霉素为主的综合治疗4天,症状无好转,仍发热.经仔细分析发现,该病人因有心功能不全,在输注青霉素液体时,滴速过慢,250 ml液体需输注100分钟左右,以致青霉素效价降低、疗效下降.调整滴速后3天见效,3周后治愈.
作者:徐国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活血化瘀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益气补肾法,两组均常规应用降血糖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肾病(DN)疗程短,疗效显著,是治疗糖尿病肾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宇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引言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诱发和加重胃溃疡、医源性肾上皮质功能不全、诱发和加重感染、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对生殖功能的影响、行为与精神异常表现为多方面的、如神经质、失明、情绪异常乃至抑郁、狂躁或精神分裂.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患者,男,68岁,主因突发左侧胸痛10小时急诊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胸痛,疼痛剧烈,并放射至背部,呈持续性;伴有咳嗽、咯痰、心慌、气短,无畏寒,发热,咯血等不适.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心房颤动史5年.急诊科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
作者:赵越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终末期病人的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一个新分支,是指给终末期的病人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是以整个人为对象,解除其生理上的痛苦,缓和心理上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保持人的尊严[1],使临终者坦然地面对死亡,安然地离去.现就终末期病人的护理谈一几点体会.
作者:王静;和建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率高,患者头痛严重,迟发性血管痉挛(CVS)发生率居高不下,为此国内外医学界都在积极寻找有效而可行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对SAH患者进行腰穿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深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起病急,病情重,常危及病人的生命.临床上及时正确的治疗虽然是挽回病人生命的主要手段,但是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心梗的发生常与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加之长时间卧床住院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变化,影响康复.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是十分必要的.我院自1997年开始实行家庭化模式护理的管理,现就7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春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