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失禁性皮炎损伤机制与预防

赵翠松;黄宇;韦瑞丽;谢海莉;姚冬芳

关键词:皮炎, 大便失禁, 尿失禁, 损伤机制, 护理
摘要: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指由于失禁使皮肤暴露于大便和或小便中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发生率高[1-3],还可伴有皮肤二重感染及压疮发生的风险[4],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护理成本.本文就失禁对皮肤损伤发生的机制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指引临床更好的实施IAD佳预防护理实践.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民族特色等因素,其医院护理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现从少数民族地区护患特点、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改进护理质量建议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寻求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屈莹;张国威;包乌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改良鼻负压吸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改良鼻负压吸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改良鼻负压吸引,采用自制视觉模拟量表,鼻塞流涕视觉模拟量表和咳嗽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儿鼻塞流涕、咳嗽的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儿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鼻塞评分0.89分±0.18分、流涕评分3.11分±2.20分,咳嗽评分10.75分±1.87分、PSQI总分1.84分±0.39分,对照组鼻塞评分1.41分±0.23分、流涕评分5.72分±2.73分,咳嗽评分8.43分±1.79分、PSQI总分1.55分±0.27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改良鼻负压吸引可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减轻流涕及鼻塞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韦少玲;唐露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合并垂体泌乳素生长激素混合瘤病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前,处理胆囊结石的首选方式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1].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左右,泌乳素与生长激素腺瘤是垂体瘤中多见的两种类型[2].虽然很多文献报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1,3-9].

    作者:翟咪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团体绘画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57例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对干预组的2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团体绘画治疗,在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的病人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评估.[结果]女性精神分裂症通过团体绘画治疗后,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PANSS总分显著减少(P<0.05),自尊、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1).[结论]团体绘画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恢复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作者:金旭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云南省二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对PICC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云南省二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为提高云南省PICC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9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PICC相关知识得分,42.20%为优秀,34.40%为合格,23.40%为不合格.培训情况、PICC护理例数及医院级别是影响临床护士PICC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重要因素.[结论]云南省二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对PICC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尚需提高,医院应积极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提升PICC护理质量.

    作者:谢琼;李桢;张洁;李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失禁性皮炎损伤机制与预防

    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指由于失禁使皮肤暴露于大便和或小便中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发生率高[1-3],还可伴有皮肤二重感染及压疮发生的风险[4],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护理成本.本文就失禁对皮肤损伤发生的机制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指引临床更好的实施IAD佳预防护理实践.

    作者:赵翠松;黄宇;韦瑞丽;谢海莉;姚冬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4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作为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24例行普通护理,干预组25例行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舒适度(GCQ)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干预组在心理、社会、环境、生理方面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误吸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在非计划性拔管、院内压疮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行风险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护理舒适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大化降低护理风险,有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狄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本科护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为做好护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制调查问卷对某高校3届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对护生的就业期望无影响(P>0.05);但不同年级、生活环境、认知度的护生,其就业期望存在差异(P<0.05).[结论]高校有必要了解在校护生的就业期望,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相应的措施,促进护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作者:罗苏娇;牛丹;韩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护合作培训结合敏感指标在神经外科手术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以神经外科为例,探讨医护合作培训结合专科敏感指标在手术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邀请专科主任及护理组长对手术室护士和神经外科手术医生进行必要的多媒体理论教学,结合合作讨论、情景演练、临床实践,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统计培训前后专科敏感指标,反馈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医生满意度提高,贵重仪器设备损坏率,灼伤、烫伤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护理质量较培训前改善(P<0.05).[结论]医护合作培训法能拓宽手术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改善医护关系,培养医护团队创造力,同时通过敏感指标的动态监测,能够持续性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病人需求,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张明会;苏丹;孙晓燕;余满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2个月大患儿口内罕见巨大肿瘤气管插管的麻醉护理

    困难气道主要包括困难面罩通气(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 DMV)、困难声门上气道工具置入和困难气管内插管(difficult intubateon,DI)[1].我院口腔科接收了1例2个月19 d的患儿,上颚长了鸡蛋大小的肿瘤,几乎完全占据口内空间,导致患儿严重呼吸困难,口内剩余的空间完全不可能置入声门上气道工具,存在口腔内部结构比例失调的独立危险因素,诱导后软组织塌陷再加上肿物的梗阻,极有可能发生DMV.给围麻醉期护理提出了诸多挑战,于2016年11月15日,我院麻醉手术团队成功地完成了这例棘手的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燕;邱逸红;李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泌尿系肿瘤病人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泌尿系肿瘤病人术前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及抑郁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泌尿外科住院病人50名,采用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采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测量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得分为91.94分±9.73分,呈中等水平.焦虑得分为6.76分±3.18分,17例病人存在焦虑情绪;抑郁得分为4.68分±2.99分,10例病人存在抑郁情绪.疾病不确定感中不明确维度得分与焦虑呈正相关(r=0.31,P<0.05),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泌尿系肿瘤病人术前存在中等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且与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相关.通过为病人提供疾病相关信息,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可能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钟丽君;黄燕波;路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信视频探视在ICU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家属微信视频探视在ICU探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的ICU住院病人家属中随机抽取80个病人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在限制性探视的基础上,采用微信视频探视,对照组采用限制性探视,比较两组病人家属的焦虑状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家属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01),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微信视频探视可有效减轻病人家属的焦虑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马晓荣;张雅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老年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中老年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探索影响中老年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改善中老年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取多点横断面调查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选择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中老年慢性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以服药依从性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现场发放问卷和走访居民住宅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20份,采用SPSS 22.0录入和分析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结果]420例病人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为17.12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家庭月收入、首次诊断地点、职业是中老年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总体较好,但城市中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农村中老年病人,应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针,提高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张洁;吴梦秋;张艳;龚艳;黄慧;张斌;吉彬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团队管理对神经专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团队管理对神经专科护理管理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方法]医院神经专科于2014年5月实施团队管理,以2013年4月-2014年4月作为实施前,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作为实施后,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结果]团队管理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一级护理、护理沟通、护理技术操作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高于管理前,护理差错率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可提高神经专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作者:葛运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模块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模块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本科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模块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法教学.以问卷调查方式和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t=4.091,P<0.01),试验组的优秀率和及格率高于对照组(χ2=24.996,P<0.01;χ2=7.735,P<0.01).试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模块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玲;汪苗;李远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规范化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哮喘患儿医疗档案,构建由哮喘专科护士和专科医生组成的哮喘患儿专科管理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电话随访等.观察规范化管理干预前、后6个月内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因哮喘发作急诊治疗次数、因哮喘发作导致的住院治疗次数,以及管理干预前及管理干预后第6个月,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测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检测仪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依从性指数 (CI)评估用药依从程度.[结果]哮喘患儿经规范化管理干预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因哮喘发作导致的住院治疗次数均明显减少,C-ACT测评得分,FEV1%值和PEF%值以及患儿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及肺功能水平,使哮喘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冯艳华;韦少玲;冯燕华;黄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人成功脱离呼吸机的护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选择性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 病的常见类型.它是以进行性的肌肉无力为特点的致死性疾病,多为中老年起病,主要表现为:首发症状为手指运动不灵活和力弱,随后大、小际肌和蚯蚓肌等手部小肌肉萎缩,渐渐向前臂、上臂及肩胛肌发展,四肢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无感觉障碍.ALS病人伴抑郁症的概率非常高(93.75%)[1],而抑郁症病人又常出现呼吸机依赖性,造成脱机困难.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阻止本病进展的有效措施,病人多死亡于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2].我科于2016年9月收治了1例ALS脱机困难病人,通过良好的身心整体护理,病人病情好转,成功脱机,已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我国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医学模式和护理工作重心的改变给当代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人文关怀能力越来越受到病人的关注.然而,我国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较低,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称、职业认同感、家庭氛围和工作环境等.

    作者:费冬雪;盛丽娟;彭德珍;彭康琳;赵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食管癌根治术病人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食管癌根治术病人中的应用及其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根治术病人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服务.观察两组病人的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病人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交流和抑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迎春;王丽菊;李海红;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非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非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非重症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FCC管理.比较护理干预期间内两组病人哮喘发作情况、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中重度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PAQLQ各领域得分和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控制非重症哮喘患儿的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是哮喘儿童健康管理的有效护理模式.

    作者:方秀春;丁燕婷;丁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