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蔡军峰;袁茜

关键词: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专人管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2例病人,均经口气管插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道护理专管人员负责气道管理,对照组责任护士给予病人打针、发药、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气道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 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道管理实施专人管理比普通责任护士管理气道更能保证气道通畅,减少 VAP发生,气道护理管理质量更优。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便携式防针刺伤医用锐器盒

    目前临床上医用锐器收集盒的使用是防止和减少操作者锐器伤、防范医疗废物泄漏的有效措施,但安装不当、使用不便、携带不便或者需转移一定距离进行针头处理而至的环节增多,势必增大锐器伤引起职业暴露的风险[1]。本专利介绍了如何改进锐器收集容器,为防范针刺伤提供一款科学有效的容器。本专利产品“便携式防针刺伤医用锐器盒”,与目前使用的同类产品相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直径约12 cm)、临床上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理论上会很好地控制锐器伤发生,从环节上做好职业防护,控制由于护理穿刺治疗操作中造成的职业暴露而致的医院感染。

    作者:曾白兰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例PICC导管经左上腔静脉入冠状静脉窦的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一种常见的体静脉连接异常,是常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永存左上腔静脉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0.3%~0.5%,在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2]。单纯者血流动力学无异常,这部分病人表现为无症状,因而在 PICC 置管过程中影响操作者对置管后导管末端正常位置的判断。我院2016年5月置管时出现1例PICC导管经左上腔静脉入冠状静脉窦,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红;黄芬;梅赣红;范彬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手术病人术后活动性疼痛的评估现状

    介绍术后活动性疼痛的相关理论、国内外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现状及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方法,指出国内对术后活动性疼痛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建议今后应提高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重要性的认知,对临床护士进行术后活动性疼痛的评估方法和健康宣教等知识的培训,纠正病人和家属对术后活动性疼痛认识的误区,参照国外的评估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呼吁国内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相关指南的颁布,为临床广泛开展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骆孜;林梅;徐彩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病人,按手术先后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暗示及放松疗法,术后第3天及术后6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的心理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的 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能够减轻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解丽娟;王蓓;王开慧;朱虹;杨雯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电话随访对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对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的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5个工作日内对病人进行1次电话随访,观察组病人随访的时间为病人出院后的5个工作日内、1个月、3个月、6个月各1次,内容包括用药、饮食、康复锻炼、日常生活等,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的生活能力情况,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积极康复锻炼、按时复诊、不适及时随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人生活能力的提高。

    作者:安玲;熊佳;陈秀珍;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病人的护理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术后2d~8d为常见,且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胸内吻合口瘘,国内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5%~11.6%[1]。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是1983年Estrera等[2]定义为颈部感染经颈深筋膜间隙下行引起的纵隔坏死性蜂窝织炎称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其病死率高达40%~50%。面颈部感染沿颈深筋膜进入纵隔,重力、呼吸、胸腔负压等因素对其往下扩散均有促进作用,纵隔一旦感染,易引起心包积脓,大血管破裂,并可进入胸腔造成脓胸。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颈胸部肿胀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窒息,并且病人多有急性感染中毒症状等。该病发病罕见、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和病死率高,是胸外科急症之一。2015年3月我科收治1例食管癌手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并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病人,诊断明确后急诊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恢复较好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权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整体搬迁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总结精神病专科医院搬迁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体会。[方法]成立搬迁安全管理小组,包括搬迁领导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病区搬迁组和搬迁护理协助团队,通过搬迁前风险评估,包括病人病情、人员培训、新病房环境以及急救设施评估,制订完善的搬迁方案,充分做好搬迁前的准备,保证病人搬迁期间的安全。[结果]2次搬迁病人303例,搬迁过程中病人病情没受到转运过程的影响,无一例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问题发生,无财产损失。[结论]实行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确保转运过程病人的安全。

    作者:郑清荣;李香临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危重症病人应用中的护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连续性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异常血浆成分以及蓄积在体内的药物或毒物,同时有效地维护“内环境平衡”,包括血流动力学、酸碱、电解质乃至代谢平衡、免疫功能、细胞功能,从而为后续的病因疗法创造条件,争取时间[1]。随着 CRRT 技术的日趋成熟, CRRT治疗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出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成为各种常见危重症病人救治的重要手段之一[2]。为确保 CRRT 能顺利、有效、安全实施,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CRRT的工作原理,细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加强护理。我科2013年1月—2016年4月采用CRRT抢救57例危重症病人,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蓉;王健叶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例颈椎后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合并中枢及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

    随着颈椎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和护理工作者的关注。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血肿压迫、食管瘘等,其中脑脊液漏发生率高,达6.2%[1]。脑脊液漏又易继发中枢感染,如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病人预后,甚至造成死亡[2]。2015年7月我院收治1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老年病人,行颈椎后路手术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并发中枢感染,期间病情危重,抢救数次,终成功救治。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自制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在胸部放疗心肌损伤检测中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将90例胸部肿瘤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各30例。A组病人接受前胸放疗,B病人接受前胸与后背放疗,对照组病人未接受放疗,根据我院自制的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检测临床参数分析接受放疗的病人心肌是否出现异常状况。[结果]A 组与 B组病人的磷酸激酶与磷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病人的 E/A参数较对照组病人显著降低(P<0.05);B组病人放疗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以及后壁的收缩期大应变率(SRS)与舒张早期大应变率(SRE)较 A 组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 组病人放疗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的SRS、SRE较对照组病人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检测自制的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指标,能够评价胸部放疗病人心脏的损伤,可指导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柳丽娜;孙丽;胡雪芝;李利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结临床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认为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掌握正确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方法,指导病人掌握简单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时相关注意事项,能够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明确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掌握相应的预防对策,有利于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静脉留置针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程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例老年病人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破裂并感染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治疗的护理

    囊袋感染是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囊袋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多病共存等,若感染未及时有效控制,轻者伤口出现红、肿、热、痛,重者导致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2]。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将一种包裹了多侧孔引流管的医用泡沫材料置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创面后,再以具有生物阀功能的半透性贴膜将创面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绝,形成了一个压力稳定持久且分布均匀的高效引流系统。近年来,将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多种较深的皮肤软组织复杂创面处理的报道较多[3],但将其应用于囊袋感染创面处理的报道极少见。2015年5月8日我科收治1例囊袋破裂并感染的老年病人,通过起搏器囊袋清创缝合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以及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崔晔;李琼;樊怡;何茜;李想;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前后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分析

    [目的]了解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运营情况的认可度,更好完善医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方法]分别于2013年、2014年抽取7家医院对共3854名员工就改革前后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进行调查,特别对B医院员工对内部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情况的认可度进行比较,2014年认可度整体高于2013年,改革后 B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下降明显。[结论]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的认可情况直接关系员工工作积极性,医院内部运营、考核机制的完善对改革起推动作用,也可以成为医改成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作者:孔雪英;王福根;周晓庆;杨香玉;张白香;曹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例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手术是一项全新的外科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临床学科,开创了微创手术的新时代。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操作复杂,手术难度大,目前腹腔镜在肝门部胆管癌中通常被用来进行探查和肿瘤的分期,使用腹腔镜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1],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肝胆外科医生在积累多年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顺利完成1例完全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张秋梅;梁思华;黄泽华;王洁贞;李小娟;郑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护理

    对12例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症状病人进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24 h食管联合阻抗监测、心理干预以及呼吸道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中正确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药物应用是加强手术疗效的重要内容。

    作者:宋丽娜;季锋;吴刚;韩新巍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重症护理培训提高护生实习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护理学培训,提高护生实习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4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培训直接到ICU科室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实践,观察组参加重症辅修班学习后再到 ICU 科室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实践,对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护理培训班对提高护生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知识、操作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庞静;胡进晖;蔡益民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2月住院的住院病人950例,依据病人是否愿意加入“微服务”微信平台进行分组,愿意加入者为观察组,没有上网功能或不愿意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对两组病人未完成检查的原因、病人住院宣教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未完成检查例数少于对照组、住院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住院宣教可提高病人住院宣教知晓率。

    作者:许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2例病人,均经口气管插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道护理专管人员负责气道管理,对照组责任护士给予病人打针、发药、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气道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 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道管理实施专人管理比普通责任护士管理气道更能保证气道通畅,减少 VAP发生,气道护理管理质量更优。

    作者:蔡军峰;袁茜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介绍了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包括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社会因素及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生物因素。介绍了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护理,如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家庭和社会支持、中医护理技术,认为中医护理对中风后抑郁的早期预防、后期康复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安红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5例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方法]对15例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给予积极治疗、护理。[结果]15例乳糜漏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朱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