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丹丹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2月住院的住院病人950例,依据病人是否愿意加入“微服务”微信平台进行分组,愿意加入者为观察组,没有上网功能或不愿意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对两组病人未完成检查的原因、病人住院宣教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未完成检查例数少于对照组、住院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住院宣教可提高病人住院宣教知晓率。
作者:许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囊袋感染是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囊袋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多病共存等,若感染未及时有效控制,轻者伤口出现红、肿、热、痛,重者导致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2]。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将一种包裹了多侧孔引流管的医用泡沫材料置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创面后,再以具有生物阀功能的半透性贴膜将创面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绝,形成了一个压力稳定持久且分布均匀的高效引流系统。近年来,将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多种较深的皮肤软组织复杂创面处理的报道较多[3],但将其应用于囊袋感染创面处理的报道极少见。2015年5月8日我科收治1例囊袋破裂并感染的老年病人,通过起搏器囊袋清创缝合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以及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崔晔;李琼;樊怡;何茜;李想;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心肺复苏质量是影响心搏骤停生存率的关键,除开始心肺复苏时间外,反映心肺复苏质量的指标还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按压位置、胸廓充分回弹、避免按压中断以及通气过度等,通过综合分析反映心肺复苏质量的指标参数,以期促进心肺复苏的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文文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临床表现,我院收治1例此患儿,主因呕血症状来就诊,同时,患儿心理压力重,情绪不稳,暴躁,拒绝配合,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同疏导及支持下,顺利操作后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高朝燕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运营情况的认可度,更好完善医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方法]分别于2013年、2014年抽取7家医院对共3854名员工就改革前后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进行调查,特别对B医院员工对内部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情况的认可度进行比较,2014年认可度整体高于2013年,改革后 B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下降明显。[结论]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的认可情况直接关系员工工作积极性,医院内部运营、考核机制的完善对改革起推动作用,也可以成为医改成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作者:孔雪英;王福根;周晓庆;杨香玉;张白香;曹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方法]对15例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给予积极治疗、护理。[结果]15例乳糜漏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朱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隐性知识在年轻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岗前培训增设护理隐性知识相关课程;有效落实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组织各种活动,提供交流机会,促使护理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结果]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考评、护理“三基”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令人满意;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在年轻护士临床带教中护理隐性知识教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重视护理隐性知识的开发、传播和共享对年轻护士的成长发展和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淑洁;王莉敏;马蕾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从灾害救援护理专业体系发展的状况、培训途径、培训内容等方面阐明其发展的意义。认为灾害救援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实践技能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优化护理人员培训方案以及大力开展灾害救援医学继续教育,注重专业能力建设才能适应灾害救援护理需要;专业性训练的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中能够做到有效地应急冲突;提高护理人员专科岗位胜任能力,对促进护理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有重要意义。
作者:宫平;霍金荣;吴丹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总结精神病专科医院搬迁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体会。[方法]成立搬迁安全管理小组,包括搬迁领导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病区搬迁组和搬迁护理协助团队,通过搬迁前风险评估,包括病人病情、人员培训、新病房环境以及急救设施评估,制订完善的搬迁方案,充分做好搬迁前的准备,保证病人搬迁期间的安全。[结果]2次搬迁病人303例,搬迁过程中病人病情没受到转运过程的影响,无一例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问题发生,无财产损失。[结论]实行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确保转运过程病人的安全。
作者:郑清荣;李香临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按入院顺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在病人出院时进行便秘症状评价,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便秘症状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便秘症状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侯宜静;张雪枫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皮肤保温装置在冷冻消融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接受冷冻消融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温盐水手套,观察组采用新型皮肤保温装置,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中体温、应激指标、术后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冷冻消融术开始前、开始后10 min和开始后30 min的体温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结束后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病人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均较麻醉前增高,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时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病人皮肤苍白、水肿、血压降低和心率细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新型皮肤保温装置在冷冻消融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病人应激反应。
作者:郑雪芬;何凡;舒兴玉;张媛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病人,按手术先后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暗示及放松疗法,术后第3天及术后6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的心理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的 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能够减轻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解丽娟;王蓓;王开慧;朱虹;杨雯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究自制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在胸部放疗心肌损伤检测中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将90例胸部肿瘤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各30例。A组病人接受前胸放疗,B病人接受前胸与后背放疗,对照组病人未接受放疗,根据我院自制的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检测临床参数分析接受放疗的病人心肌是否出现异常状况。[结果]A 组与 B组病人的磷酸激酶与磷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病人的 E/A参数较对照组病人显著降低(P<0.05);B组病人放疗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以及后壁的收缩期大应变率(SRS)与舒张早期大应变率(SRE)较 A 组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 组病人放疗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的SRS、SRE较对照组病人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检测自制的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指标,能够评价胸部放疗病人心脏的损伤,可指导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柳丽娜;孙丽;胡雪芝;李利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2例病人,均经口气管插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道护理专管人员负责气道管理,对照组责任护士给予病人打针、发药、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气道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 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道管理实施专人管理比普通责任护士管理气道更能保证气道通畅,减少 VAP发生,气道护理管理质量更优。
作者:蔡军峰;袁茜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2名供应室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与知识培训,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于职业防护知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在生物损伤、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心理损伤方面的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有助于提升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损伤。
作者:叶娟;余红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20名护士应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84.96分±35.35分,均分为3.36分,处于高能力水平。伦理和法律实践得分高(3.52分±0.62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得分低(3.17分±0.71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职称及养育孩子情况是影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与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管理者结合实际情况,在护士培训中应注重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低职称及未婚未孕护士的培养,以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
作者:李颖雅;江志潇;冯晓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初诊肺癌化疗病人PICC置管期间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术的肺癌病人3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在PICC置管期间有无上肢DVT形成,分为对照组(353例)和血栓组(23例),对有可能导致两组病人形成不同病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把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初诊肺癌化疗病人PICC置管期间上肢DVT发生率为6.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置管前 D 二聚体值是导致上肢DVT的风险因素。[结论]对初诊化疗的肺癌病人,腺癌、肺癌Ⅲ期和Ⅳ期、高 D 二聚体值是其发生上肢 DVT 的重要风险因素。
作者:耿俊颖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行管状胃的胃肠营养支持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5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常规静脉置管术输注静脉营养液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腹部按摩加热刺激肠蠕动以及并发症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的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行管状胃的胃肠营养支持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华;李皓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对其生存效应的影响,为白血病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各项分值、30问卷调查(QLQ C30)各功能分值和各症状分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中分值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0问卷调查(QLQ C30)各项功能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各症状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于化疗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加强术后化疗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效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对12例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症状病人进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24 h食管联合阻抗监测、心理干预以及呼吸道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中正确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药物应用是加强手术疗效的重要内容。
作者:宋丽娜;季锋;吴刚;韩新巍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