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品管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的实践

袁丽荣;李淑花;王晓丽;赵瑞娜;郝芯郦;王学良;王莉

关键词:人工气道, 品管圈, 气囊压力监测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由改善前的81.73%降到了19.85%,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同时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气道管理质量。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 SF 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的管道风险程度和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SF 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管道风险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管道护理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降低管道风险程度和减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赖葱葱;梁彩珠;伍梅芳;谭风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对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内涵及效果进行阐述,了解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现状,介绍脑卒中病人居家护理内容、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系统,为今后研究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提出建议。

    作者:谢莹;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基于Powerpoint制作鼻咽癌放疗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基于Powerpoint制作鼻咽癌放疗病人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owerpoint制作视频基础的演示文稿,确定视频内容,根据需要拍摄视频并剪辑,应用Powerpoint2013将演示文稿导出视频。将97例鼻咽癌放疗病人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播放健康教育视频,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病人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视频播放流畅,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深受病人喜爱。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分别为68.2%和88.7%,功能锻炼依从性为65.9%和88.7%,满意度为95.5%和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PowerPoint制作健康教育视频的方法简单易学,能帮助病人明确放疗过程中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提高病人的认知和遵医行为,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庞继艾;梁雁芳;吴铖林;张武宁;陈建;谭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青少年学校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对青少年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开展内容与形式进行阐述,建议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合作,借助新颖信息传播手段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建立科学系统的青少年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王晶晶;闫华真;马玲;周琳琳;秦颖;潘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授权教育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授权教育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以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与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教育前后病人的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情况,并于4周后进行对比。[结果]与教育前相比,观察组病人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升高,回避维度得分降低,自我效能得分提高(均P<0.05);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练锦娉;郑珠妹;陈爱华;邓敬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为探索有效针对医院保洁员的培训及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感染知识问卷对150名保洁员以自愿为原则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平均知晓率仅为36.7%。[结论]应加强对医院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减少或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范书南;史媛媛;董雪;张雪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微信视频情景案例在高职《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微信视频情景案例在高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护理专科1班~4班16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将2014级护理专科5班、6班共9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视频构建情景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基于文字构建情景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视频构建情景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进入真实的情景案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在沟通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尤为明显。

    作者:丘桂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营养疗法在肝硬化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其病因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等。我国为常见的是慢性病毒肝炎,其肝脏病变是逐渐发展的,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常出现并发症,病人病死率较高。肝硬化病人往往呈现出营养不良的现状,所以对此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很重要。

    作者:潘乐;王丽敏;祁桃;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在评估实践中的应用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健康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表使用中发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社会活动情况、认知能力和情绪行为方面评估困难。建议完善评估工具、补充评估表用户手册、开发智能化评估工具、加强评估员的培训、政府给予支持等。

    作者:丁亚媛;徐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全科护理》稿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基于多维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氧疗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基于多维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庭氧疗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1例 COPD家庭氧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病人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氧疗执行、相关知识知晓、氧疗操作技能掌握、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急性加重再住院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氧疗执行依从性高,疾病与氧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多,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明显,急性加重再住院人次明显减少,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的护理模式是 COPD家庭氧疗病人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该模式有利于COPD病人缺氧症状的缓解,减少急性加重再住院次数,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邹淑珍;刘静;钟碧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参与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科室成立皮肤质量管理小组,调查科室皮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培训,制定科室皮肤管理规范,正确识别高危病人,连续动态进行皮肤评估,对高危病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采用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评价皮肤管理的效果,并将其与2013年皮肤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后,病人皮肤问题发生率较前一年下降3.2%(P<0.05),其中压疮发生率下降0.6%,皮肤湿疹发生率下降1.2%;护士对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达标率由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实施前30.8%提高到实施后75.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参与皮肤管理模式能够提高 ICU病人皮肤管理效果,提高 ICU护理质量。

    作者:李冬英;李欣;高丹;方岚;魏际穷;杨金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体外支架开窗及开槽联合分支支架技术腔内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体外支架开窗及开槽联合分支支架技术腔内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24例近端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疾病病人行体外支架开窗及开槽联合分支动脉内置入支架技术,总结护理要点。[结果]24例病人支架植入成功,围术期无病人死亡,无脑血管事件、脊髓缺血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高惠君;吴喜娥;田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电话回访对膀胱癌手术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膀胱癌手术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膀胱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出院常规指导,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电话回访,分别在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希望水平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希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能提高膀胱癌手术后病人的希望水平。

    作者:李建平;肖展聪;潘海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的实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由改善前的81.73%降到了19.85%,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同时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气道管理质量。

    作者:袁丽荣;李淑花;王晓丽;赵瑞娜;郝芯郦;王学良;王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1例多发性硬化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护理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缓解为特征,表现多种多样,好发于青壮年,儿童少见。小儿多发性硬化是神经系统的高致残疾病,部分患儿可遗留运动或智力障碍。由于多发性硬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复发与进展,其躯体损害及心理变化可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1],给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社会功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我科2016年3月2日收治1例多发性硬化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疾病好转,于2016年3月13日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潘星南;唐小红;周肖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江苏省三级医院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影响其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制定问卷,选取江苏省3所三级医院为研究现场,以2015年5月—2015年12月产科住院待产、分娩的26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孕产妇年龄、居住地、孕产妇分娩知识、心理状态、不良孕产史等是影响其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结论]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是终分娩方式的主导因素,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教育,使其正确认识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从而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秋实;曹宇;王访;王雅男;刘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PICC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 PICC 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 PICC 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作者:王艳辉;蔡盈;李婉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三腔一体化自体免疫细胞回输袋的研制

    细胞免疫治疗与手术、放化疗等联合应用能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减弱化疗毒副反应,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可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细胞免疫治疗能对人体整体功能状态进行调理,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因此,细胞免疫治疗在亚健康防治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14]。随着细胞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亚健康防治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所取得的效果,逐步得到越来越多肿瘤病人的接受。

    作者:崔晔;李琼;樊怡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53例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53例骨盆肿瘤病人接受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治疗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3例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有15例切口愈合不良,8例深部感染,1例后尿道损伤,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及1例肺动脉栓塞,经有效治疗和护理,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术后重视切口护理、早期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尿道损伤及坐骨神经损伤、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是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的重点。

    作者:蔡晓琳;张伟玲;黎小霞;陈肃霜;黄天雯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