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媛;徐冕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9例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病人制定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流程、措施,给予预见性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监测和并发症护理。[结果]9例病人手术顺利,无中途转开放手术。[结论]预见性及个体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对青少年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开展内容与形式进行阐述,建议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合作,借助新颖信息传播手段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建立科学系统的青少年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王晶晶;闫华真;马玲;周琳琳;秦颖;潘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基于Powerpoint制作鼻咽癌放疗病人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owerpoint制作视频基础的演示文稿,确定视频内容,根据需要拍摄视频并剪辑,应用Powerpoint2013将演示文稿导出视频。将97例鼻咽癌放疗病人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播放健康教育视频,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病人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视频播放流畅,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深受病人喜爱。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分别为68.2%和88.7%,功能锻炼依从性为65.9%和88.7%,满意度为95.5%和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PowerPoint制作健康教育视频的方法简单易学,能帮助病人明确放疗过程中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提高病人的认知和遵医行为,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庞继艾;梁雁芳;吴铖林;张武宁;陈建;谭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总结53例骨盆肿瘤病人接受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治疗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3例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有15例切口愈合不良,8例深部感染,1例后尿道损伤,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及1例肺动脉栓塞,经有效治疗和护理,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术后重视切口护理、早期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尿道损伤及坐骨神经损伤、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是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的重点。
作者:蔡晓琳;张伟玲;黎小霞;陈肃霜;黄天雯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缓解为特征,表现多种多样,好发于青壮年,儿童少见。小儿多发性硬化是神经系统的高致残疾病,部分患儿可遗留运动或智力障碍。由于多发性硬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复发与进展,其躯体损害及心理变化可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1],给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社会功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我科2016年3月2日收治1例多发性硬化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疾病好转,于2016年3月13日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潘星南;唐小红;周肖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 SF 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的管道风险程度和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SF 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管道风险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管道护理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降低管道风险程度和减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赖葱葱;梁彩珠;伍梅芳;谭风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介绍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社区养老的意愿研究现状,结合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分析并提出了3种养老方式的改善建议。3种养老方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均应有更高要求。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应重视生活护理的多样性,大力推动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加强养老机构医疗设备补充与建设,培养适应医养结合模式推进的专业养老护理员,增加精神文化活动。
作者:隋雨芳;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其病因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等。我国为常见的是慢性病毒肝炎,其肝脏病变是逐渐发展的,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常出现并发症,病人病死率较高。肝硬化病人往往呈现出营养不良的现状,所以对此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很重要。
作者:潘乐;王丽敏;祁桃;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授权教育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以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与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教育前后病人的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情况,并于4周后进行对比。[结果]与教育前相比,观察组病人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升高,回避维度得分降低,自我效能得分提高(均P<0.05);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练锦娉;郑珠妹;陈爱华;邓敬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 PICC 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 PICC 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作者:王艳辉;蔡盈;李婉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病区出现突发危急重症病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抢救护理,探讨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病区应对突发危急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方法]统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9年—2014年共8921例住院病人中出现危急重症情况抢救者17例,发生率约为0.019%,其中颌面颈部大出血9例,术后窒息3例,间隙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3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除2例原发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病人以外,其余15例均为术后病人,对其进行积极护理。[结果]16例在院抢救成功,1例转院后继续救治。[结论]对口腔颌面外科病区应重视危急重症病人,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加强医护人员急救实践技能训练和考核,总结处理经验和制订应急流程,和国内同行进行探讨及相互借鉴,提高口腔病区医护人员面对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能力。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7例肠造口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观察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各时段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
作者:张轶莹;周艳;张琴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护士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管理,对品管圈圈员(护士)进行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的考核,比较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前后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及依从性。[结果]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后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考核得分明显优于品管圈管理前(P<0.05);观察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饮食、活动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还能有效提高护士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度情况,纠正医学失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
作者:尚治新;严金霞;吴伟英;王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评价微信视频情景案例在高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护理专科1班~4班16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将2014级护理专科5班、6班共9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视频构建情景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基于文字构建情景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视频构建情景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进入真实的情景案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在沟通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尤为明显。
作者:丘桂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食野菜、野果、野生蘑菇等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大部分人对林林总总的野生植物并不熟悉,从而出现误食而导致中毒,由此丧生者并不少见。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又称洋金花、山茄子、大喇叭花、天麻子花、醉心花、狗核桃、枫茄花、野蓖麻等,种类繁多,各地称呼也不一致,它是茄科野生直立木质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田间、沟旁、道边、河岸等处[1]。我国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分布于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云南(是云南大理的市花)等省区[2]。根、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大多是野生,全株均有毒,主要成分是莨菪碱(hyoscyamine)、山莨菪碱(scopolamine)及阿托品(atropine)等,其生物碱因植物部分不同而异,根含0.20%~0.25%,叶含0.2%~0.7%,种子含0.20%~0.49%,花可达1.8%,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途径、年龄及健康状况而异。成人食果3枚即可中毒,儿童较敏感,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不超过1个,种子3粒或4粒即可中毒,多为急性突然发病。外敷曼陀罗叶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状与口服相同,出现症状时间较口服者为快。中毒时大多与阿托品相似,但具有不发热、皮肤不红等特点,由于其中所含东莨菪碱的拮抗作用所致[3],特异解毒剂为新斯的明[4]。国内外对于曼陀罗中毒均有报道,一般在过量口服曼陀罗0.5 h~2.0 h 后,口腔和胃黏膜会完全吸收曼陀罗而出现中毒症状[57],若不及时救治极易发生生命危险。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曼陀罗中毒很少见,有病例报道多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花及误服误用自制泡酒等所致,我院成功抢救因误食大量曼陀罗叶致急性重度曼陀罗中毒1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姮;向莉;尹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而腹腔感染是消化道穿孔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吸毒人数不断增加,当这些人群中出现消化道穿孔时毒品的戒断症状给诊治、治疗和护理等带来进一步的难度。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吸毒合并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邱燕美;陈欣彦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妇科恶性肿瘤行紫杉醇化疗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即根据化疗方案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并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预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化疗知识知晓率、化疗依从率、化疗总有效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流感染率、皮肤局部坏死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血小板减少毒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依从性及化疗知识知晓率,降低病人化疗风险事件及化疗毒副反应,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的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荣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基于多维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庭氧疗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1例 COPD家庭氧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病人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氧疗执行、相关知识知晓、氧疗操作技能掌握、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急性加重再住院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氧疗执行依从性高,疾病与氧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多,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明显,急性加重再住院人次明显减少,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的护理模式是 COPD家庭氧疗病人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该模式有利于COPD病人缺氧症状的缓解,减少急性加重再住院次数,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邹淑珍;刘静;钟碧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对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内涵及效果进行阐述,了解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现状,介绍脑卒中病人居家护理内容、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系统,为今后研究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提出建议。
作者:谢莹;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