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吸毒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

邱燕美;陈欣彦

关键词:毒品成瘾,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腹腔感染, 护理
摘要: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而腹腔感染是消化道穿孔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吸毒人数不断增加,当这些人群中出现消化道穿孔时毒品的戒断症状给诊治、治疗和护理等带来进一步的难度。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吸毒合并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三级医院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影响其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制定问卷,选取江苏省3所三级医院为研究现场,以2015年5月—2015年12月产科住院待产、分娩的26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孕产妇年龄、居住地、孕产妇分娩知识、心理状态、不良孕产史等是影响其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结论]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是终分娩方式的主导因素,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教育,使其正确认识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从而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秋实;曹宇;王访;王雅男;刘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品管圈管理对护士胰岛素使用掌握情况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护士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管理,对品管圈圈员(护士)进行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的考核,比较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前后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及依从性。[结果]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后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考核得分明显优于品管圈管理前(P<0.05);观察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饮食、活动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还能有效提高护士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度情况,纠正医学失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

    作者:尚治新;严金霞;吴伟英;王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对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内涵及效果进行阐述,了解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现状,介绍脑卒中病人居家护理内容、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系统,为今后研究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提出建议。

    作者:谢莹;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PICC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 PICC 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 PICC 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作者:王艳辉;蔡盈;李婉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授权教育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授权教育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以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与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教育前后病人的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情况,并于4周后进行对比。[结果]与教育前相比,观察组病人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升高,回避维度得分降低,自我效能得分提高(均P<0.05);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练锦娉;郑珠妹;陈爱华;邓敬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的实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由改善前的81.73%降到了19.85%,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同时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气道管理质量。

    作者:袁丽荣;李淑花;王晓丽;赵瑞娜;郝芯郦;王学良;王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1例吸毒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而腹腔感染是消化道穿孔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吸毒人数不断增加,当这些人群中出现消化道穿孔时毒品的戒断症状给诊治、治疗和护理等带来进一步的难度。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吸毒合并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邱燕美;陈欣彦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1例多发性硬化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护理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缓解为特征,表现多种多样,好发于青壮年,儿童少见。小儿多发性硬化是神经系统的高致残疾病,部分患儿可遗留运动或智力障碍。由于多发性硬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复发与进展,其躯体损害及心理变化可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1],给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社会功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我科2016年3月2日收治1例多发性硬化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疾病好转,于2016年3月13日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潘星南;唐小红;周肖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老年人养老意愿研究进展

    介绍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社区养老的意愿研究现状,结合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分析并提出了3种养老方式的改善建议。3种养老方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均应有更高要求。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应重视生活护理的多样性,大力推动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加强养老机构医疗设备补充与建设,培养适应医养结合模式推进的专业养老护理员,增加精神文化活动。

    作者:隋雨芳;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三腔一体化自体免疫细胞回输袋的研制

    细胞免疫治疗与手术、放化疗等联合应用能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减弱化疗毒副反应,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可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细胞免疫治疗能对人体整体功能状态进行调理,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因此,细胞免疫治疗在亚健康防治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14]。随着细胞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亚健康防治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所取得的效果,逐步得到越来越多肿瘤病人的接受。

    作者:崔晔;李琼;樊怡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在评估实践中的应用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健康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表使用中发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社会活动情况、认知能力和情绪行为方面评估困难。建议完善评估工具、补充评估表用户手册、开发智能化评估工具、加强评估员的培训、政府给予支持等。

    作者:丁亚媛;徐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电话回访对膀胱癌手术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膀胱癌手术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膀胱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出院常规指导,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电话回访,分别在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希望水平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希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能提高膀胱癌手术后病人的希望水平。

    作者:李建平;肖展聪;潘海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基于一对一访谈模式的治疗性沟通在老年脑卒中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基于一对一访谈模式的治疗性沟通在老年脑卒中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老年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一对一访谈模式的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HI)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心理评估,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一对一访谈模式的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希望水平,优化应对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菁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个案追踪法在重症监护室高危压疮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高危压疮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追踪法的个案追踪法设计了压疮追踪检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督查表,对重症监护室(ICU)高危压疮病人进行质量追踪督查,分析追踪法实施前(2014年1月—2014年9月)140例 ICU 高危压疮病人和实施后(2014年10月—2015年6月)152例 ICU高危压疮病人的各项相关护理指标,全面督查高危压疮病人各种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结果]追踪方法实施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为1.32%,家属对压疮护理知晓率为98.68%,家属满意度达98.68%,护理人员对高危压疮病人评估准确率为100.00%,压疮上报流程知晓率为100.00%,Braden评估量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00.00%,与实施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案追踪法是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有效工具,在 ICU 高危压疮病人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蒋冬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1例急性重度曼陀罗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食野菜、野果、野生蘑菇等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大部分人对林林总总的野生植物并不熟悉,从而出现误食而导致中毒,由此丧生者并不少见。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又称洋金花、山茄子、大喇叭花、天麻子花、醉心花、狗核桃、枫茄花、野蓖麻等,种类繁多,各地称呼也不一致,它是茄科野生直立木质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田间、沟旁、道边、河岸等处[1]。我国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分布于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云南(是云南大理的市花)等省区[2]。根、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大多是野生,全株均有毒,主要成分是莨菪碱(hyoscyamine)、山莨菪碱(scopolamine)及阿托品(atropine)等,其生物碱因植物部分不同而异,根含0.20%~0.25%,叶含0.2%~0.7%,种子含0.20%~0.49%,花可达1.8%,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途径、年龄及健康状况而异。成人食果3枚即可中毒,儿童较敏感,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不超过1个,种子3粒或4粒即可中毒,多为急性突然发病。外敷曼陀罗叶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状与口服相同,出现症状时间较口服者为快。中毒时大多与阿托品相似,但具有不发热、皮肤不红等特点,由于其中所含东莨菪碱的拮抗作用所致[3],特异解毒剂为新斯的明[4]。国内外对于曼陀罗中毒均有报道,一般在过量口服曼陀罗0.5 h~2.0 h 后,口腔和胃黏膜会完全吸收曼陀罗而出现中毒症状[57],若不及时救治极易发生生命危险。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曼陀罗中毒很少见,有病例报道多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花及误服误用自制泡酒等所致,我院成功抢救因误食大量曼陀罗叶致急性重度曼陀罗中毒1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姮;向莉;尹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营养疗法在肝硬化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其病因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等。我国为常见的是慢性病毒肝炎,其肝脏病变是逐渐发展的,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常出现并发症,病人病死率较高。肝硬化病人往往呈现出营养不良的现状,所以对此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很重要。

    作者:潘乐;王丽敏;祁桃;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基于Powerpoint制作鼻咽癌放疗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基于Powerpoint制作鼻咽癌放疗病人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owerpoint制作视频基础的演示文稿,确定视频内容,根据需要拍摄视频并剪辑,应用Powerpoint2013将演示文稿导出视频。将97例鼻咽癌放疗病人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播放健康教育视频,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病人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视频播放流畅,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深受病人喜爱。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分别为68.2%和88.7%,功能锻炼依从性为65.9%和88.7%,满意度为95.5%和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PowerPoint制作健康教育视频的方法简单易学,能帮助病人明确放疗过程中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提高病人的认知和遵医行为,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庞继艾;梁雁芳;吴铖林;张武宁;陈建;谭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 SF 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的管道风险程度和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SF 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管道风险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管道护理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降低管道风险程度和减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赖葱葱;梁彩珠;伍梅芳;谭风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1例偏瘫合并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膝关节是风湿性关节炎易侵犯的部位,在发病2年内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关节损伤,致残率达50%[1]。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是膝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3],在减轻终末期关节疼痛、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他手术难以替代的优点[46]。虽然膝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终末治疗,但术后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果偏瘫病人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行偏瘫肢体的对侧膝关节置换术,则进一步加大了其护理和康复难度。回顾我科1例左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左膝骨关节病伴脑出血致右肢体偏瘫的病人,对其实行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病人在护士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下,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许莹莹;王莹;陈秀云;王懿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基于多维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氧疗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基于多维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庭氧疗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1例 COPD家庭氧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病人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氧疗执行、相关知识知晓、氧疗操作技能掌握、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急性加重再住院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氧疗执行依从性高,疾病与氧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多,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明显,急性加重再住院人次明显减少,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的护理模式是 COPD家庭氧疗病人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该模式有利于COPD病人缺氧症状的缓解,减少急性加重再住院次数,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邹淑珍;刘静;钟碧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