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荆伟丽;杜春艳;屈利娟

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密闭式吸痰, 聚维酮碘
摘要:[目的]探讨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 h 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分别应用0.05%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第3天、第5天、第7天的 VAP 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 VAP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可有效降低 VAP 的发生率,延迟 VAP 的发生。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电风暴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电风暴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其发生原因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脏电活动出现急剧严重的紊乱,表现为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反复发作。2006年 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防治指南》首次将“电风暴”定义为24 h 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症候群[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在电风暴发作期,尽快进行电除颤和电复律是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首要措施[2]。2014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电风暴的病人,2 h 内经反复电击除颤58次抢救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戴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预防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的效果

    [目的]观察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艾条灸与音乐放松疗法治疗,对双侧安眠穴、肾俞、三阴交、涌泉等穴位进行施灸,同时给予聆听舒缓的音乐20 min~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4.03分±3.03分,对照组为10.29分±2.36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80.00%,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在预防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中起到一定程度的疗效。

    作者:李淑媛;胡佳;高姗;关风光;黄章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两种输液接头应用于肿瘤病人 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两种输液接头应用于肿瘤病人 PICC 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采用 PICC 置管进行输液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标准化护理流程进行管道护理,对照组采用肝素帽接头进行输液,观察组采用可来福接头进行输液,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管后第3天及第7天,观察组病人炎性因子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可来福接头应用在 PICC 管道中,可避免加重病人的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凌智聪;谭易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肿瘤科护士常见放射性职业暴露及相关防护

    通过对肿瘤科护士常见放射性职业暴露[(刚接受了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ECT)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CT)检查及125 I 粒子植入后6个月内的病人)]及防护问题进行综述,为肿瘤科护士提供相关的防护知识。

    作者:胡佳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静脉炎高危因素与防治进展

    介绍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与分级、静脉炎的分类与发生机制、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静脉炎的预防,指出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性干预,对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非常有必要。

    作者:汤似韫;顾晨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胃肠道肿瘤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病人应对方式与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12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胃肠道肿瘤病人及120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病人及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人应对方式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多,采用屈服应对方式少;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大体与病人应对方式一致;但与国内常模比较,肿瘤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积极应对水平仍低于普通人群;另外,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 <0.05)。[结论]胃肠道肿瘤病人的应对低于国内常模,但是大部分病人能够坦然接受现实,积极面对,主要照顾者的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的应对方式,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病人主要照顾者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在护理时进行正面强化,增强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应对疾病的信心。

    作者:修闽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1例老年病人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及上肢血栓的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病人需要植入起搏器。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相关资料报道起搏器术后并发囊袋血肿发生率1.6%~5.8%[1,2],囊袋感染发生率为0.8%~5.7%[3],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9%[4]。而同时并发囊袋血肿、皮下出血及上肢血栓的病例较为少见,现将1例老年病人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及上肢血栓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钱益;梁远娣;王治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谵妄的综合干预策略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谵妄的综合干预方案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12例高龄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谵妄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谵妄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策略,包括谵妄易感评估、社会心理支持、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选择性药物应用等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8.92%,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为25.0%;观察组谵妄的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效果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实施围术期谵妄的综合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谵妄的发生风险,减轻相关症状,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常国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延续护理对胰十二指肠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胰十二指肠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1周后电话回访,观察组对病人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3个月后采用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 QLQ C30(V3.0)调查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疲劳、疼痛、恶心呕吐、整体健康状况、整体生存质量、睡眠及总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进行延续护理可以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潘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的探讨

    对国外、国内西医院校、国内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作者:刘红霞;林晓鸿;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肿瘤病人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肿瘤病人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适形或调强放疗的120例癌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参加院内、科内安排的定期健康教育讲座,按日常流程进行放疗,观察组放疗中进行心理辅导、放疗常识宣教、放疗体位、呼吸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所有病人放疗前、放疗4次、放疗结束均参加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放疗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率分别为8.33%、21.67%;放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率分别为3.33%、5.00%;放疗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率分别为36.67%、4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肿瘤病人放疗前具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通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田峰;安润华;陶震文;樊如心;崔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我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介绍我国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现状,就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率、归因分析模式、教育培训、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我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现存的诸多问题。针对以上各方面问题总结近年来广大学者为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所采取的策略,为规范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建立标准化的集束管理策略提供借鉴。

    作者:王颖;汪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小儿视觉训练对早产斜弱视患儿的智力开发和视力功能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小儿视觉训练对早产斜弱视患儿的智力开发和视力功能的疗效评价。[方法]纳入斜弱视患儿76例152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儿童视觉训练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斜弱视患儿在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智力开发、视觉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12个月后观察组的神经行为能力、智能 DQ 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为63.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进行视觉训练可提高患儿的智力发育及视力功能。

    作者:莫艳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颅脑外伤患儿主要照顾者早期心理状况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患儿主要照顾者的早期心理感受,为护士提供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0名颅脑外伤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 LoBiondo Wood 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得出4个主题,即心理压力过大、承受照顾负荷、医疗护理服务的高需求、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结论]作为主要照顾者,受访者在访谈中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迫切的照顾需求。护士应及早了解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并进行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重视对照护需求的评估,加强医护沟通合作及知识宣教,鼓励照顾者参与医疗活动,帮助其获得更多外部支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黄华玲;卢美观;沈素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研究现状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应加强中医中药的基础研究,同时应寻找佳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应加强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的研究。

    作者:字绍芬;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音乐疗法在早产儿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音乐疗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包括音乐对早产儿生理、心理、行为、母亲乳汁分泌的影响,也包括音乐自身及早产儿胎龄在干预中的影响,为音乐疗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邓杨清;欧阳艳琼;裴大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国内外饮食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人们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受膳食结构和各国饮食习惯的影响,各个国家的饮食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饮食发展状况,为改善和发展我国饮食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

    作者:李腾;葛莉莉;张楠;余秋霞;李景叶;郭秀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微信辅助教学在显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研究

    将微信辅助教学引入到显微外科的临床护理教学,运用手机黏着性(手机随身携带)、微信功能多样化,根据分阶段目标教学,系统的将专业知识、医学图片、视频等内容发布于显微外科师生交流微信群,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形成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三维时空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当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积极的教学反馈和师生互动,激发了护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减少了护理带教资源的重复,促进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戴巧艳;刘回芬;何翠环;谭云娟;黄小芬;黄天雯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师生双向评价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情况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调查师生对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情况的评价,找出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2份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情况调查表分别对64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和9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带教教师对“教学计划”“临床教师的带教”和“护士长的监督和管理”的评价高于护生(P <0.01);而对“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和“效果及评价”的评价低于护生(P <0.01)。[结论]师生对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情况的评价存在差异性,临床教学存在不足,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继续加强教学医院与护理院校的合作,完善双向评价活动,达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许家素;段宝凤;杨芬;李保刚;朵林;郎俊朋;陈历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满意度、低血糖知晓率、控制饮食情况、出院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血糖、治疗用药依从性、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治疗满意度、低血糖知晓率、控制饮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有效控制病人血糖,提高病人的治疗用药依从性,提高病人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治疗满意度及低血糖知晓率。

    作者:马小燕;李雯;史蓓洁;梅桂娥;朱子军;袁亦杰;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