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瑛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疗效及疼痛缓解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期、疼痛缓解期分期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期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期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疼痛缓解期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工作者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以评分法对新乡地区4家医院300名临床护士进行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满分设100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成绩为70.8分±9.7分,三级医院成绩要高于二级医院(P<0.05),学历在专科以上者成绩要高于中专以下者(P<0.05)。[结论]临床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是低学历人群及基层医院,需积极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张慧;王晶晶;张海洋;常红娟;高娟;张会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检验质量在现代医学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客观诊断依据,在一些疾病诊治中甚至起决定性的意义。随着医学检验学的飞速发展、先进检验仪器的引进,提高了检验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新项目层出不穷,常规的检测项目不断更新。目前质量控制在检验科是极为受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忽视[1]。通过对异常结果的分析汇总,发现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客观的重要条件,加强这一环节的管理,确保检验质量,必须正确采集各类标本,标本采集也是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做好这项工作除做好临床检验科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与配合。
作者:张广明;崔永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应用银尔通进行口腔护理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81例COPD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加银尔通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真菌、口腔溃疡、口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尔通用于口腔护理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作者:陆琴花;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出血保守治疗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 PCNL术后48例发生术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选择保守治疗和补救止血(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出血观察、引流管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护理措施。[结果]48例出血病人保守成功40例,8例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结论]出血是 PCNL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加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保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出血并发症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炳琼;冉维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20世纪80年代早期,David Auth 开始研究使用旋磨装置作为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械方法。Bertrand在1988年第1次在冠状动脉内实行了旋磨术。在某些特殊病变比如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技术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及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一个光滑的内腔通道,消除或减少血管壁的气压性创伤;小化血管壁的伸展和弹性回缩。对于一些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或纤维化的病变,球囊可能无法通过或病变难以扩张开,不仅即刻效果不理想,远期再狭窄率也较高。冠状动脉旋磨术用物理的方法将动脉硬化斑块祛除,以提高即刻效果[1],并有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是临床上有用的介入治疗手段。随着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成形术(PTCRA)的广泛应用,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尤为重要。现总结PTCR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以期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刘贵芳;李蓉;王惠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院内系统教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院内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及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病人于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测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院内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病人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秦跃红;王苹;王灵民;张艳艳;王功朝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消毒供应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服务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1]。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发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三项强制性标准,医院消毒供应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设44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1200张,为提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指标使其符合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2年2月开始进行规划,2013年按照“标准”“规范”动工改建,历经半年的建设和装修后落成启用,现将建设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陆霜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对病房1000例病人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表调查,发现病房空间细节管理盲点导致对病人心身健康存在影响,认为护理管理者及护士应重视病房空间细节的管理,及时发现病房管理盲点,并作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对病人心理负面的影响,满足病人心身健康的需要,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李莲英;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行动学习法在急诊护士灾害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行动学习指导小组,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以急诊科42名护士为培训对象,自行组建行动学习小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灾害护理专项培训;培训期间每2个月进行1次考核,从行动学习记录、课件制作、汇报交流3个方面进行评价,从专业知识、学习主动性、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10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培训顺利完成,护士积极性高,培训合格率100%;同时,护士认为行动学习法比较新颖,学习方式灵活,富有趣味性,记忆深刻,满意度100%。[结论]行动学习法是一种反思性自主学习,实践性强,培养了护士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能力,利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法。
作者:时秀锋;赵秋霞;沙国松;董晓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新护士(工龄≤1年)从护生角色到临床护士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工作状况和情感体验,为医院管理者制定人性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帮助新护士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深入访谈法,对15名新护士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负性角色体验有5个主题:工作负荷重,身体“疲惫”;心理负荷重,焦虑;人际冲突;薪酬分配不合理;有离职意向。正性角色体验有1个主题:工作被认可。[结论]新护士在工作之初会产生很多负性身心体验,管理者应高度关注新护士的成长,制定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新护士留职率,以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玉燕;朱冰花;胡燕莹;郑云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两种镇痛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使用硬膜外导管镇痛泵镇痛(PCEA),观察组病人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PCIA),均给予相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 VA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 与 PCIA均是胃癌根治术的有效镇痛方法,可明显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PCIA的镇痛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敏;黄桂荣;叶书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康复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康复治疗的122例病毒性脑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患儿对其进行特殊神经疗法、语言训练、定时的肢体训练等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儿对其进行普通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以及出现后遗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1年后的语言表达正常比例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77.0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后期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异常,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作者:杨细丹;黄滢滢;李丽;胡晔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必然要求,是对人思想管理的新策略,是以思维方式转变为前提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视人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通过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自我管理等方法,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我院急诊留观病区始终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进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红;洪小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便秘是脑卒中病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65.38%,长期卧床者便秘的发生率高达90%[1],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艰难、便意减少,排便次数减少。便秘时病人用力排便可引起血压及颅压升高,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加重原发病,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对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促进原发病康复,减轻病人痛苦。我科2009年1月-2013年8月通过对82例脑卒中病人实施便秘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综述口服中毒病人胃管洗胃的不同体位,包括不同体位优缺点的比较和对清除胃内毒物、提高洗胃效果的不同作用,认为洗胃前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选择正确洗胃体位,才能提高洗胃效果。
作者:孟婧;陆玮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阿柏西普是一种与所有形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 (VEGF A)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紧密结合的融合蛋白。VEGF A 和 PIGF 都是与血管异常生长有关的蛋白质。通过与这些内源性的配体结合,此药能够抑制其与内源受体的结合与活化,从而减少新血管的生成和降低血管的通透性。阿柏西普为静脉注射剂,每隔2周4 mg/kg 静脉输注1 h,治疗过程中在给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IRI)化疗方案药物前给予阿柏西普。该药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现将在我科参与该试验的1例病人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汪彬;卫勤明;陈玲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代币游戏在儿童尿动力学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代币激励法的作用机制制定代币游戏标准。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行尿动力检查的61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检查前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代币游戏,在预约时发放患儿目标兴趣表,了解患儿的喜好,再与家长及患儿沟通协商制定出检查配合时奖励办法,检查过程中对出现的期望行为予以及时的奖励。采用 FLACC量表和 Wang Baker 笑脸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的疼痛评分,计算检查时间,观察两组患儿在检查中的依从性及一次检查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尿动力检查中疼痛评分、检查时间、操作依从性和一次检查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币游戏作为儿科心理护理的一种形式,在儿童尿动力检查中可有效降低患儿操作疼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儿检查依从性。
作者:丁雪芹;吴轶璇;李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病人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病人的临床资料,查阅有关文献对观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局部加压包扎、预防控制感染等措施。腋下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为17 d(9 d~30 d),均未出现感染,未影响术后肩部功能锻炼和后续治疗,控制了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结果]4例病人恢复较好,院外带入1例控制不理想改为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结论]术后早期重视对腋窝和胸壁皮下引流管的观察护理有利于早发现、及时治疗和控制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
作者:姜慧萍;姜丽萍;王丰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