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中毒病人胃管洗胃体位的研究进展

孟婧;陆玮新

关键词:口服中毒, 胃管洗胃, 体位
摘要:综述口服中毒病人胃管洗胃的不同体位,包括不同体位优缺点的比较和对清除胃内毒物、提高洗胃效果的不同作用,认为洗胃前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选择正确洗胃体位,才能提高洗胃效果。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代币游戏在儿童尿动力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代币游戏在儿童尿动力学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代币激励法的作用机制制定代币游戏标准。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行尿动力检查的61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检查前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代币游戏,在预约时发放患儿目标兴趣表,了解患儿的喜好,再与家长及患儿沟通协商制定出检查配合时奖励办法,检查过程中对出现的期望行为予以及时的奖励。采用 FLACC量表和 Wang Baker 笑脸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的疼痛评分,计算检查时间,观察两组患儿在检查中的依从性及一次检查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尿动力检查中疼痛评分、检查时间、操作依从性和一次检查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币游戏作为儿科心理护理的一种形式,在儿童尿动力检查中可有效降低患儿操作疼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儿检查依从性。

    作者:丁雪芹;吴轶璇;李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口服中毒病人胃管洗胃体位的研究进展

    综述口服中毒病人胃管洗胃的不同体位,包括不同体位优缺点的比较和对清除胃内毒物、提高洗胃效果的不同作用,认为洗胃前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选择正确洗胃体位,才能提高洗胃效果。

    作者:孟婧;陆玮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行动学习法在急诊护士灾害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行动学习法在急诊护士灾害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行动学习指导小组,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以急诊科42名护士为培训对象,自行组建行动学习小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灾害护理专项培训;培训期间每2个月进行1次考核,从行动学习记录、课件制作、汇报交流3个方面进行评价,从专业知识、学习主动性、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10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培训顺利完成,护士积极性高,培训合格率100%;同时,护士认为行动学习法比较新颖,学习方式灵活,富有趣味性,记忆深刻,满意度100%。[结论]行动学习法是一种反思性自主学习,实践性强,培养了护士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能力,利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法。

    作者:时秀锋;赵秋霞;沙国松;董晓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乳腺癌病人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病人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病人的临床资料,查阅有关文献对观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局部加压包扎、预防控制感染等措施。腋下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为17 d(9 d~30 d),均未出现感染,未影响术后肩部功能锻炼和后续治疗,控制了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结果]4例病人恢复较好,院外带入1例控制不理想改为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结论]术后早期重视对腋窝和胸壁皮下引流管的观察护理有利于早发现、及时治疗和控制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

    作者:姜慧萍;姜丽萍;王丰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对5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氧疗护理、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时的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结果58例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谢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临床医生对医保政策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临床医生对医保政策的认知情况,探求合理的培训方式,为培养合格的定岗医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名临床医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医生一般资料、对医保政策内容的认知、对培训方式的需求3项。[结果]临床医生对3个目录等规定及目录外用药、检查、治疗的告知签字制度和出院带药的要求这3个方面的医保政策内容的认知度较高,排在前3位。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对医保政策内容的认知不同,在12项医保政策中临床医生对特殊病种相关规定、意外伤害相关规定、单病种管理要求的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作年限的临床医生对培训方式的选择除一对一讲解和墙报外,其他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对医保政策内容的认知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临床医生对培训方式的选择也不同,应根据临床医生对医保政策知识认知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作者:陈琳;杨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放疗联合唑来磷酸治疗骨骼转移疼痛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放疗加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对90例骨转移疼痛病人进行放疗加唑来磷酸治疗,共放疗2周10次(总剂量30Gy),每周5次,同时给予心理、用药、饮食、病情观察、疼痛等护理。[结果]90例病人疼痛完全缓解70.0%,部分缓解21.1%。[结论]对放疗联合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病人给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程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足部护理健康教育进展

    分析我国现有的关于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足部护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及评价,以期为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建议加强社区健康教育体系,以获得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胡汉炜;孔令磷;韩影;张红菊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保守治疗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出血保守治疗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 PCNL术后48例发生术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选择保守治疗和补救止血(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出血观察、引流管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护理措施。[结果]48例出血病人保守成功40例,8例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结论]出血是 PCNL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加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保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出血并发症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炳琼;冉维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病房空间细节管理盲点对病人心身健康影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病房1000例病人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表调查,发现病房空间细节管理盲点导致对病人心身健康存在影响,认为护理管理者及护士应重视病房空间细节的管理,及时发现病房管理盲点,并作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对病人心理负面的影响,满足病人心身健康的需要,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李莲英;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治疗吸氧用具的制作与应用

    高压氧治疗是指将病人处于高气压的密闭氧舱内,通过佩戴吸氧面罩呼吸高浓度氧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气管切开的病人在高压氧舱内接收治疗,不能按常规佩戴面罩吸氧,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吸氧方式。使用常规吸氧面罩吸氧时,病人呼吸道及肺在氧舱内受到高浓度氧的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多易呛咳,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影响病人缺氧状态的恢复。为满足治疗需要,采用Ⅰ级供氧(封闭式连续供氧)时,供氧压力大,易使氧气从面罩缝隙漏出致舱内氧浓度升高,为了能使气管切开插管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高压氧治疗,争取佳治疗时间,确保舱内治疗的安全,笔者将自制高压氧吸氧用具应用于气管切开病人,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洁;吴跃春;林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初产妇父母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述初产妇父母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产后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初产妇提供个性化、合适的社会支持,为提高产妇的父母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减轻产后抑郁症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曹佑梅;张军;王晓惠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院内系统教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系统教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院内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及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病人于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测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院内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病人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秦跃红;王苹;王灵民;张艳艳;王功朝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胃癌根治术后两种镇痛泵的应用效果和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两种镇痛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使用硬膜外导管镇痛泵镇痛(PCEA),观察组病人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PCIA),均给予相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 VA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 与 PCIA均是胃癌根治术的有效镇痛方法,可明显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PCIA的镇痛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敏;黄桂荣;叶书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三级甲等医院新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与体会

    消毒供应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服务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1]。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发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三项强制性标准,医院消毒供应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设44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1200张,为提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指标使其符合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2年2月开始进行规划,2013年按照“标准”“规范”动工改建,历经半年的建设和装修后落成启用,现将建设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陆霜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开展“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能促进养老机构的发展,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无缝对接,提升了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王汕珊;赵媛;胡燕;庞晓丽;王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成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20世纪80年代早期,David Auth 开始研究使用旋磨装置作为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械方法。Bertrand在1988年第1次在冠状动脉内实行了旋磨术。在某些特殊病变比如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技术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及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一个光滑的内腔通道,消除或减少血管壁的气压性创伤;小化血管壁的伸展和弹性回缩。对于一些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或纤维化的病变,球囊可能无法通过或病变难以扩张开,不仅即刻效果不理想,远期再狭窄率也较高。冠状动脉旋磨术用物理的方法将动脉硬化斑块祛除,以提高即刻效果[1],并有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是临床上有用的介入治疗手段。随着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成形术(PTCRA)的广泛应用,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尤为重要。现总结PTCR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以期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刘贵芳;李蓉;王惠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临床护士标准预防知识认知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工作者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以评分法对新乡地区4家医院300名临床护士进行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满分设100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成绩为70.8分±9.7分,三级医院成绩要高于二级医院(P<0.05),学历在专科以上者成绩要高于中专以下者(P<0.05)。[结论]临床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是低学历人群及基层医院,需积极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张慧;王晶晶;张海洋;常红娟;高娟;张会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国内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

    对国内几个省市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进行综述比较,发现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体系还存在着滞后、不完善、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认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作者:张佩;杨庆爱;王桂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