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病人不仅追求生活上的舒适,更注重于心理、社会各方面的舒适及生活质量.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科对72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病人尝试舒适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无菌技术管理不完善、手术切口皮肤保护不到位、术中低体温、病人、环境、器械物品、手术人员等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监控,才能达到有效降低腹部手术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手术室中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腹部手术感染.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04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行介入封堵治疗,同时加强术前护理、术后心电监护、手术肢体制动与观察、饮食护理、体温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与防治等.[结果]104例病人均成功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并发心律失常8例,手术穿刺部位渗血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结论]加强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严伟;孙国珍;陶源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为5%~10%,老年糖尿病患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达50%,而酮症酸中毒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2011年12月20日我科收治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人,经抢救治疗、护理,病人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谢桂珠 刊期: 2012年第31期
总结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中医护理,强调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预防肺栓塞、溶栓的护理、发热的护理、患肢的护理、健康宣教等.
作者:冀金莲 刊期: 2012年第31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标志着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在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对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容易罹患各种慢性疾病,同时老年人面临着离退休、收入减少、社会地位改变、子女离家、配偶和朋友死亡等诸多方面的重大生活改变,在适应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邱永琼 刊期: 2012年第31期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诸多并发症中,围术期心肌梗死是为常见、危及病人生命、影响病情转归的恶性并发症之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心脏辅助手段,如体外循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o-aortic balloon pump,IABP)和体外膜肺氧(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等的应用,为挽救病人生命、改善病人预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2012年上半年我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返回监护室1 h即出现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病人,经过积极的床旁开胸,应用体外循环、IABP、ECMO等抢救手段,从而顺利进行监护床旁冠状动脉二次搭桥,抢救成功.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许茜;丁璐 刊期: 2012年第31期
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是护理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期,一般8个月~10个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护理工作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护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提出了挑战.为了有效地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分析以下案例对护生进行进一步培养.
作者:李艳丽;李新平;郭晓娟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出院前复查头颅CT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大部分引流;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血肿腔,18例完全消失,无复发病例,格拉斯哥评价良好.[结论]加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清群;陈峥;李晶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积极进行相关的治疗,同时加强初期基础护理、中期针对性护理、后期护理以及家属指导.[结果]18例病人的精神障碍症状均改善,好转出院;病人住院43d~51d,无一例病人死亡/走失,无一例伤人/自伤事件发生,预后情况良好.[结论]加强1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刘怡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顽固性呃逆产生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腹部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原因主要为胃肠胀气、药物因素、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膈下感染、留置管因素等,给予相应处理后呃逆症状得到治愈或缓解.[结论]认真观察临床表现、正确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有助于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顽固性呃逆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丁亚利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在动静脉内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动静脉内瘘术后病人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输注7d,观察内瘘通畅情况、切口出血等.[结果]30例病人均未发生内瘘闭塞,发生切口渗血1例.[结论]动静脉内瘘术后病人给予静脉输注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保证内瘘通畅、减少切口出血.
作者:胡留霞;冯淑琴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病人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入院1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OS)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1个月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1个月SF-36评分在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角色、疼痛、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病人采用心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作者:陈梅花;谭玉桂;陈兆霞;赵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未发生超敏反应、内脏出血,均出现皮肤淤点、淤斑,口腔血疱自行吸收,1例病人在使用后出现发热,2例病人出现轻度腹泻,经治疗和护理恢复;13例病人均治疗有效,顺利出层流仓.[结论]加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保春红 刊期: 2012年第31期
软骨肉瘤是发生于软骨细胞的恶性骨肉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继发于良性来源的肿瘤,好发年龄为30岁以上成年人,好发部位为长骨以及髂骨,肿块一般增长缓慢,开始多为隐痛并产生压迫症状.软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对放疗、化疗不敏感,但预后比骨肉瘤好.软骨肉瘤一般发病缓慢,早期很难发现且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2011年11月我科收治1例胸壁肋软骨肉瘤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俞璐璐;徐菁莉;赵云 刊期: 2012年第31期
探讨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病人吸痰中的应用,通过确定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查阅文献,选择当前新好的研究依据,制订护理计划,用于49例机械通气病人吸痰的护理实践中.认为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余珍华;魏彩虹;黄灵灵;林明珠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临床护理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彻底清除毒物、促进排毒、动态评估阿托品化等对策,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结果]2例病人因高龄、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6例均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分析护理难点、及时采取对策,可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雪玮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伴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对58例颅脑损伤伴创伤性休克病人进行急救并加强护理.[结果]抢救成功49例,死亡及入院后死亡9例.[结论]抢救中正确评估颅脑损伤程度、迅速查明休克原因、正确实施抢救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发英 刊期: 2012年第31期
在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性质结合采用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使之扬长避短,丰富了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满意度.
作者:施华;潘兰霞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总结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采用与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相似的方法,对3例外阴癌腹股沟拟切除淋巴结手术野内的皮下脂肪进行溶脂和吸脂,再插入腔镜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以超声刀切除淋巴结.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40mL~80mL,平均55mL;术后腹股沟引流管平均9.3d(7d~13d)拔除,病人腹股沟区皮肤愈合均良好,未出现下肢肿胀.[结论]加强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冯燕;朱鑫玲;吴强 刊期: 2012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