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体备课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王丽萍

关键词:集体备课, 护理学基础, 教学
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护理学基础>中的护理技能操作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临床实施护理措施的根本和保证.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对广大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在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49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转诊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目前已被列为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丙类传染病[1].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2010年我院为手足口病定点治疗医院之一,周边县、乡镇、村的手足口病例多数转送至我院诊治.为了确保转诊的安全,降低转诊风险,2010年我科制订了手足口病的转诊护理流程,在手足口病的院前急救转诊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中的应用

    新型护患关系是病人与护理人员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1].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宗旨,做好护患沟通非常重要,我科近年来在护患沟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儿科护士不仅要有一般科室人员的基本素质,更要具备爱心,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2],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儿科护士不仅要与患儿沟通,同时还要与其家长沟通,取得双方的支持和信任,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美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压疮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体系,特别是发挥压疮小组在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压疮病人的治疗及人员培训中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仙蓉;毛晓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提高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通过选好教材、精心备课、重点突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多种方法,提高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质量.

    作者:罗小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对9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关节镜下实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效果显著.认为对于关节镜下的手术,护士必须术前熟悉手术器械,术中要有娴熟的配合技巧,且要做好腔镜器械的维护.

    作者:刘光娥;黄素琼;江进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核查由巡回护士负责主持,核查资料由手术室保存,未实施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验组核查由麻醉医生主持,核查资料纳入病案保存,采取了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比较两组在手术不同阶段安全核查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作为核心制度来落实,可提高手术人员安全核查的依从性.

    作者:谭玉聪;朱学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呼吸暂停经口胃管喂养的护理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呼吸暂停经口胃管喂养的护理.[方法]经口胃管早期微量喂养,逐渐增加奶量,同时关注喂奶前的准备、喂奶的速度以及喂奶后的护理,如体位、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及抚触等.[结果]80例患儿置管喂养过程中未发生腹胀、呕吐、呛奶、窒息等喂养并发症,也未发生胃管滑脱现象,78例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口胃管早期微量喂养,能辅助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保证营养供应,有利于其体格及智力发育.

    作者:卢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评估两组病人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紧张病人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疾病知识优良率,缓解鼻内镜手术病人的不良情绪.

    作者:揭桂莲;彭彩玲;李孔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病人的护理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在临床上是效果较好的一种碎石方法,集多种功能于一身,针对泌尿系碎石、泌尿系肿瘤息肉切除、泌尿系狭窄切开、前列腺切除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1].我院自2009年开展了这项新技术,现将30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1 手术优点

    作者:戴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时间环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环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人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抓好预约时、入舱时、升压初始阶段、吸氧初始阶段4个时间环节段护理.比较两组高压氧治疗时常见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常见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的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时间环节护理,能有效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效果.

    作者:钟运露;陆晓燕;刘玉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对2009年健康体检中B超检出脂肪肝的226名教职工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有氧运动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理念等,以防止脂肪肝的发展,使教职工早日康复.

    作者:官永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104例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人,行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并进行精心护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病人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人术后鼻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红剑;高艳荣;左冬至;耿宛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10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中,实施院前急救为观察组(56例),未经院前急救为对照组(45例),院前急救采取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维持基础生命体征、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发生的呼吸道梗阻、脑疝、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短时间内挽救脑出血病人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秀娥;陈小梅;谭爱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护理

    对45例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给予积极防治及健康教育,结果43例穿刺成功,2例失败,1例因导管脱出拔管,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3例,皮肤过敏1例.认为PICC置管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认真护理,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刘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创敷料在烧伤暴露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对46例烧伤暴露创面进行常规清创、外喷护创敷料及对症护理,结果46例病人暴露创面均按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认为护创敷料能够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顾霞云;唐文华;李莉;花芳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头部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头部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96例头部创伤病人给予积极处理复合伤、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止血、包扎等,同时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结果]痊愈70例,致残14例,死亡12例.[结论]对头部创伤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苏燕;钟琴;曾碧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术后肢体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对206例四肢术后病人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由此判断是否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结果24例病人患肢血氧饱和度<95%,其中22例经对症护理后血液循环好转,1例血氧饱和度<78%,行切开减压术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例血氧饱和度<65%,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证实为血管吻合术后再栓塞.认为脉搏血氧饱和度能早期反映出肢体存在的血液循环障碍,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客观、连续性的优点.

    作者:仝开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医疗形势下优质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题.市场的竞争促使护理人员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1].多年来,由于护理人员的不足和医疗条件的限制,许多护理工作不得不靠病人家属和护工来做,由此带来很多问题.应本着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原则,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在医院和护理部的支持下,我院神经外科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实现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连续、全程的整体护理,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宏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机械通气病人应用振动排痰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病人振动排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对照组采用手工叩击排痰法,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R、SaO2、PaO2、PaCO2以及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用于机械通气病人明显优于手工叩击排痰.

    作者:张会礼;廖常菊;明淑兰;邹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外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护士缺乏、危重病人多、人际关系复杂、护士价值得不到体现、新知识及新技能的更新是外科临床护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对此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的积极应对能力、指导护士释放压力,从而减轻工作压力.

    作者:王洪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